計算加權平均怎麼寫會計分錄
❶ 這道題用加權平均法怎麼做會計分錄呀
甲材料加權單價=(6000+4000+1900)/(120+80+38)=50,則
55型手機耗用甲材料金額=120*50=6000,以此類推。
這個匯總表上按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算出來的單價跟匯總表上的實際單價是一樣的,有點特殊。
❷ 商業會計中能不能使用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結轉成及會計分錄
當然可以了,加權平均法無論在商業,工業,行政,預算會計中都是最科學的,加權平均法唯一不足之處就是麻煩,只要你不怕麻煩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
❸ 請教加權平均法核算
這種方法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價格,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加權平均法是指標綜合的基本方法,具有兩種形式,分別為加法規則與乘法規則。 加權平均法又稱「綜合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在市場預測里,就是在求平均數時,根據觀察期各資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別給以不同的權數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點是:所求得的平均數,已包含了長期趨勢變動
❹ 加權平均怎麼計算成本可以舉例嗎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價格,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加權平均法成本,就是按庫存包裝物,原材料庫存表設好結存平均價,在本月出庫領用生產數量*平均價得出的生產成本額。
不過早要設好包裝物,原材料生產領用成本表每個欄目,設在包裝物,原材料這二個庫存表下,工作表2設入庫統計表1號至31號止等內容;工作表3設出庫統計表1號至31號止等內容;工作表4設成本表,設好表格和函數,成本表格中設,品名,規格,單位,平均單價,生產領用數量,金額,非生產領用的數量,金額,最後合計數量,金額。最後合計數量,金額欄自然總和包裝物和原材料庫表的本月出庫數量和金額。這樣在統計完畢時,這二種成本表就好了(頂端標題行設:包裝物生產領用成本表,原材料生產領用成本表,)把工作表二張成本表可列印出作分錄: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包裝物
貸:包裝物—詳見成本表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原材料
貸:原材料—詳見成本表
非生產領用的數量,金額作分錄
借:有關科目
貸:包裝物—詳見成本表
貸:原材料—詳見成本表
總的會計工作各個所應用的表格設好,月終工作就輕鬆了,按時上交報表。
❺ 會計分錄一次加權平均法
本期銷售收入:7800+16900=24700
本期購貨成本:5500+6300+5950+2400=20150
本期可供銷售商品成本:2000+20150=22150
本期可供銷售商品數量:200+500+700+700+200=2300件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22150/2300=9.63
永續盤存制下銷售數量:600+1300=1900件
永續盤存制下期末庫存數量:2300-1900=400件
永續盤存制下期末庫存金額:9.63*400=3852
永續盤存制下銷售成本:22150-3852=18298
實地盤存制下期末庫存金額:9.63*398=3832.74
實地盤存制下銷售成本:22150-3832.74=18317.26
永續盤存制下銷售毛利:24700-18298=6402
實地盤存制下銷售毛利:24700-18317.26=6382.74
❻ 5按照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編制本期發出材料的會計分錄 怎麼算出來的
借 製造費用 6012 =30.06*200
貸 原材料 6012
借 生產成本 30060 =30.06*(400+600)
貸 原材料 30060
借 管理費用 3006 =30.06*100
貸 原材料 3006
按用途分別計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❼ 會計分錄和加權平均法計算
所有的題嗎
❽ 會計中加權平均法公式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購入存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購入存貨數量);
庫存存貨成本=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8)計算加權平均怎麼寫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優點: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而且在市場價格上漲或下跌時所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平均化,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
缺點: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與現行成本有較大的差異。
適合物價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這種方法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不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計算
❾ 商場採用加權平均法會計分錄
加權平均法分為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鑒於你是商場
應該用的是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這種只是核算方法
沒有什麼分錄而言吧
就是為了算平均單價
知道成本
❿ 一次加權平均法分錄怎麼做急啊 !!
加權平均
做材料的成本時,不是在
分錄
裡面體現的,是在購進入庫或者出庫時,在核算成本時於帳簿上體現的,不用做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