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新到一家公司怎麼開展工作
我今年也是剛剛畢業開始做會計,第一步,對會計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後去商店准備好所需要的賬本,如果是新公司的話,就先扎帳,如果以前有人為這個公司做過帳的話,你先翻看一下賬本,看他是怎麼走的帳,其實出納比會計更操心,有什麼不懂得多請教一下就可以了。
② 作為一名會計新手,進入一家新公司,怎麼做,該從何做起
看你負責那一塊事情,如果全盤負責,你要學的就多了。
③ 一名財務經理到一家新公司工作首先需要了解什麼內容
財務經理到一家新公司工作首先要弄清楚公司的資金狀況,把握是赤字還是盈餘,這樣有助於通盤考慮公司資金的使用與管理。其次弄清楚資金來往的來龍去脈,這樣有助於合理安排資金。
④ 新公司成立如何開展會計工作
一、建賬:
新公司成立,財務上當然首先需要建賬
需要准備的東西:(一)賬本1、總帳:一般採用「訂本式帳簿」。
2、明細帳:一般採用「活頁式」帳頁,格式主要有:三欄式、數量金額式和多欄式。
3、日記帳:主要有: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
4、備查帳:根據單位是否需要來設置。
如果你是用電腦記賬的話,那就簡單些,只需要啟用新賬套,設定科目,設計好報表就可以了。
(二)各種憑證和用具
1、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帳憑證。
2、報銷憑證:借款單、費用報銷單、收據等。
3、其他:記賬憑證匯總表、記賬憑證封面、憑證裝訂線、裝訂工具、科目章、記賬用具(紅、黑色筆、紅藍印泥、曲別針、大頭針、膠水、口取紙等)。
(三)報表
1、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損益表)
3、現金流量表等相關會計報表。
建賬需要注意的問題
1、與企業相適應。企業規模與業務量是成正比的,規模大的企業,業務量大,分工也復雜,會計賬簿需要的冊數也多;企業規模小,業務量也小,設置賬簿時就沒有必要設許多賬,所有的明細賬合成一兩本就可以了。
2、依據企業管理需要。建立賬簿是為了滿足企業管理需要,為管理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所以在建賬時以滿足管理需要為前提,避免重復設賬、記賬。
二、建制
建立財務制度。考慮新公司採用的會計制度,招聘財會人員,建議你給自己做一份計劃: 1。制定各崗位的明細職責,各崗位人員各司其職。
2。規范核算方法和規范會計行為、理順財務管理體制 。
3。建立健全各項財務規章制度。
⑤ 新接手一個公司的財務會計工作,應該了解知道些什麼
會計面試常見問題:
1、一般納稅人可抵扣票證有哪些?納稅申報的流程如何?
2、客戶扣款(已開具發票)如何進行會計處理?需要附哪些原始單據?
3、年終獎是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4、財政年報和匯算清繳報表口徑有什麼差異?
5、公司購買裝修材料用來裝修租用的辦公用房,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6、公司開辦費如何進行會計核算?所得稅清繳時如何進行調整
7、你為什麼離開以前的公司?
8、你目前的工作是什麼?說說你工作的流程。
10、公司成本如何核算?(一般為製造企業)
11、請你談談畢業之後的工作經歷。
12、你現在或最近所做的工作,其職責是什麼?你擔任什麼職務?
13、你認為你在工作中的成就是什麼?
14、在你主管的部門中,遇到過什麼困難?你是如何處理或應付過去的?
15、請談一下你在企業中職務升遷和收入變化情況。
15、你在工作中有什麼收獲和體會?
17、請談談你在這家單位的工作情況和受到的獎勵與懲處。
18、你認為該工作的難點或挑戰性在什麼地方?
19、你認為工作經驗和書本上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哪個更重要?
20、你會做兩套賬嗎?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⑥ 會計剛入職怎麼開展工作
首先先做公司的老會計的安排,然後自己做賬或者遇到自己不了解的呢時候,可以去問問老會計,記住不懂就要問,所以你你定要和老會計打好關系。
⑦ 作為一名會計到一個新單位應該怎麼做
新手會計走到工作崗位後,還有很多實務操作的技能需要學習,注意經驗的積累。如果有時間,最好同時參加實操類的培訓。你平時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實操培訓課題,如「新手如何做好、管好內賬」「工業企業的會計上崗實訓」等。
⑧ 今後去到一個新企業如何走向會計工作崗位
一個新公司,切忌來了就馬上設置會計科目,馬上進行單據的會計處理。財務要在籌辦期開始介入公司的財務籌劃,先於公司運行,這六個字非常重要。新公司如何進行財務籌劃?
一、組織機構
公司運行的基礎是組織機構,財務賬套設置的基礎也是組織機構。新公司可以按照核心工作流程設置,計劃、供產銷、輔助,按類似的流程設置,比較簡單明了。組織結構圖繪制完畢後,財務人員要逐個部門判斷費用列支科目,逐級判斷基礎的工作流程。組織機構圖裡面暗含的管理目標、工作理念等信息非常多,要想辦法摸索其中的奧妙。組織機構圖也可以按照工作重點等順序排列,不再一一介紹。
二、繪制主流程圖
主流程是公司的核心運行機制,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各種資源在這個圖裡面流動。數據鏈、價值鏈、證據鏈,在這個圖體現;合同流、資金流、發漂流、物流,都附著在主流程里;審批流程,人財物都暗含在主流程中。
三、制定標准
按發生頻率、重要性、難易程度確定標准制定順序,將公司的標准體系建立起來。建標準的時候,極其容易的將各種制度同步建立起來,例如差旅費,乘車標准、補助標准等。標准與制度具有杠桿作用,要根據經營情況加杠桿或者減杠桿。注意一點,不是每一個制度、每一個條款都適用,要將個別條款設置一個啟動時間,待具備條件了再運行,可以在制度或標准中增加未來適用條款。
四、表單
財務運行是靠表單體系完成的,表單的背後是業務。每個表單的編制、審核、批准,必須落實到崗位,表單的流轉順序要清晰簡明扼要。表單分為業務表單與財務表單,業務表單可能有幾十種,也可以先選出關鍵表單,以後再豐富其內容;財務表單,有自製與外來兩種,自製表單是會計核算最重要的單據,涉及企業的核心利益,例如各種稅款的計算表、產品成本匯總表等。設計之初要將規律性的表單做好核心管理要素的設計,內容的繁雜程度要與企業目標與管理水平接近,不要用優質企業的管理手段管理個體戶。
五、編碼
編碼體系經常被忽視,編碼質量決定了公司運轉的質量,有的企業編碼比較少,可能只有幾十個,有的企業編碼比較多,可能有幾百萬個。編碼要有互聯網思維,一定要共享,各個管路體系要使用一致的編碼體系。研發編碼、製造、倉庫、財務、銷售、采購,全公司各個部門都要用這個體系運行。財務人員能力有限,產品部門須作為編碼工作的核心部門介入。部門編碼、崗位編碼,必須統一編制與使用。如果將這項工作放大,則需要將BOM整理出來。
六、會計科目體系
核算需要的每個會計科目都要逐一分析,不要拿過來就用,二級科目怎麼設計,三級科目怎麼設計,科目順序怎麼安排,類似問題都要徹底弄清楚。例如:銀行存款科目,每個會計科目的功能是什麼要規劃好,實現專戶專用管理,不要一個科目包打天下。費用科目,建議參照匯算清繳的順序設置,用則有,不用則無。供應商的順序、客戶的順序,這項設計要與業務部門溝通好。
七、稅
公司要交什麼稅?繪制出稅項體系圖,完整的將各種稅列出來,便於日後的分析。每項稅產生在哪個業務節點,如何獲取單據,這些都要找到。如何避免多交稅,有沒有辦法節稅,要同步設計出方案。
八、核心業務的會計摘要
會計科目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徵,不能滿足管理需要,會計摘要起到了對事件描述的補充作用,這些補充信息可以承載更多的非財務信息。編制一個會計摘要體系表,並固化在軟體的常用會計摘要中,會計的日常會計分錄制單直接調用修改,禁止在制單環節進行非標操作。
九、附言
付款是個大事情。如何寫附言決定了資金劃轉憑證的法律效力。支付采購貨款如何寫附言,日常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如何寫附言,付款發貨怎麼寫,這些都要統籌考慮。禮節性語言文采與素養如何體現,也是要做好安排的。
十、核心業務的證據鏈安排
財務要管好用好證據鏈,每個業務、每個會計科目,分別需要什麼樣的證據鏈,都要做好安排。例如:采購業務憑證順序,資金支付憑證、采購發票、合同評審單及合同(首頁➕記載價款頁➕蓋章頁)、質檢單、入庫單。
⑨ 剛跳槽到新公司的財務經理應該怎麼開展工作
要知道,如果一家公司的財務工作開展得很順利,基本上是不會對外另招經理的。而決定外招財務經理的,大多數的情況是財務工作亂得一塌糊塗。
首先,是清理賬務和報表。
從記賬開始,先做好最基礎的,然後再逐步向更高層級推進。第一步,一定要首先對記賬、統計和核算這樣最基礎的工作進行梳理,確保這些基礎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確保最基礎的數據能夠准確、完整,有了這些,才能再談其他。一個新任的財務經理,能否讓下屬服從和配合,下屬是否服從你、配合你,取決於你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第二,是梳理財務的操作流程,主要是對基本的操作程序進行梳理。
新任財務經理,在梳理賬務和報表的同時,要重點梳理財務的操作流程,完善並簡化財務手續,首先提高財務自身的辦事效率;其次要和業務部門有效溝通,重新建立良好的配合關系。在和業務部門溝通時,一定要帶著解決問題的意圖去和他們溝通,而不要帶著要管控業務部門的意識去溝通。如果說解決了賬務和報表方面的問題能夠得到老闆的認可,那麼梳理好財務流程就能得到業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認可。
第三,注意選擇開展財務管控的時機。
前面說到,在和業務部門進行溝通時,不能帶著管控的意圖,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要放棄管控的目的。財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控,何時開始管控,一定要看時機,時機不成熟,絕對不宜盲動。
新任的財務經理一定要先把前述兩項工作做到位,才能開始考慮財務管控的問題,而把前述兩個方面的基礎打好之後,還需要再等候合適的時機開展管控工作的,這個合適的時機,就是等老闆說話,什麼時候老闆自己說話要管控了,什麼時候就是你開始進行管控的時機。
拓展資料:
職責定位
從公司治理層面,財務經理作為企業經營過程和結果信息的匯聚點,有責任代表所有者對經營者進行監督,履行監督職能;同時作為企業執行層中的一員,財務經理又必須抓好會計基礎工作的建設,承擔起企業的價值管理人角色,全過程地參與企業管理控制系統。
(1)監督與報告職責。
(2)制度建設和優化職責。
(3)溝通職責。
從對內來講,制度的執行和宣貫需要全體員工達成理解和共識,而涉及價值和利益分配的所有制度的解釋和溝通是財務經理的重要職責,很難相信沒有達成理解和共識的制度會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執行。如果員工不理解或者抵觸,必然會影響工作的方向和積極性,而積極性的受挫必然影響企業的價值創造。
因此,溝通職責是財務經理的重要職責,其目的是處理好企業內外各方面的各種財務關系,尋求理解與共識,構建企業經營的和諧環境。
⑩ 進入一個新企業的成本會計需要怎樣開展工作
一般來說,成本會計工作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
1.整理各項費用並進行歸集和分配;
2.做記賬憑證並登賬;
3.月末對費用進行核算;
4.統計各項費用的指標考核結果並上報經理。
成本分析:
1.根據成本構成和歷史發生情況以及計劃指標進行比較;
2.成本分析報告。
除非是新設立的企業,沒有自己的成本會計業務流程。一般,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成本報表,以確保管理者需要的數據和會計信息的一貫性。
如果是採用財務軟體的話,一般可以根據基礎數據自動生成報表,只要注意基礎數據錄入正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