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結轉怎麼結轉
A. 請問會計的結轉怎麼做分錄
月末損益類科目結轉分錄:
1)結轉各項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借:投資收益
借:補貼收入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結轉各項成本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其他業務支出
貸:營業費用
貸:管理費用
貸:財務費用
貸:營業外支出
貸:所得稅
B. 會計月末結轉利潤分錄怎麼做
一、月末結轉分錄:
1、收入的結轉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期間費用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3、成本、支出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
4、稅金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所得稅
二、會計月末結轉利潤之前,要檢查當月業務是否都已入賬,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分配,主營業務成本是否結轉等、除結轉損益以外的業務都做完後,開始結轉損益(利潤)。
收入類損益科目從借方轉入本年利潤貸方,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等
貸:本年利潤。
費用類損益科目貸貸方轉入本年利潤的借方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等。
所以損益類科目結轉完畢後,損益類科目無余額。
年度終了,除將12月的損益結轉到本年利潤外,還應將本年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結轉後本年利潤科目無余額。
(2)會計的結轉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月末計提費用:
1、提取折舊費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2、提取保險費(五險)
借: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
3、提取工資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應付工資
4、提取稅金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營業稅、城建稅等
月末計提折舊:
1、只有一般納稅人,才可以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
2、固定資產進項稅抵扣與計提折舊沒有關系。也就是說,不管進項稅是否能抵扣,固定資產都要計提折舊。
3、如果是可以抵扣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按抵扣進項稅後的金額計提折舊。
會計中除了過渡性的科目外,月末都結轉。財務費用(專指利息部分),壞帳損失、各類資產的減速值准備都需要計提。現在的固定資產允許抵扣進項稅稅額了,那麼進項稅額不計算在固定資產的原值之內,扣除已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要在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開始計提折舊。
按照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不同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年限不一樣,都使用直線折舊法,預計凈殘值一般為5%,根據企業實際,可以不設凈殘值。
參考資料
網路_月末結轉
C. 財務月末如何結轉呢
是結賬需要進行本年利潤的結轉,而月末結轉時則不需要。
年終結賬時:
1、將「收入」類科目轉入「本年利潤」的貸方,即: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
貸:本年利潤
2、將「成本」,「費用」類科目轉入「本年利潤」的借方,即: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損失
3、最後,用「本年利潤」的貸方數減去借方數
(1)如果「本年利潤」的貸方數減去借方數大於零,則表示該會計年度企業是盈利的,作如下處理: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如果「本年利潤」的貸方數減去借方數小於零,則表示該會計年度企業是虧損的,作如下處理: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3)會計的結轉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
二、企業期(月)末結轉利潤時,應將各損益類科目的金額轉入本科目,結平各損益類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的貸方余額為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借方余額為當期發生的凈虧損。
三、年度終了,應將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後結出的本年實現的凈利潤,轉入「利潤分配」科目,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凈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
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 —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
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為了使「本年利潤」科目能准確、及時地提供當期利潤額又不增加編制分錄的工作量,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本年利潤」賬頁採用多欄式。
把「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等項科目,由一級科目轉變為「本年利潤」下的二級科目使用,減少了結轉時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設的產品明細賬仍需按數量和金額登記。
按「附表」賬頁中期末結出發生額,在編制損益表時不用查看多本賬簿,只通過「本年利潤」就能滿足編制損益表的需要。「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項費用,每月的發生額不大或業務筆數不多,也可直接作為「本年利潤」的二級科目使用,以減少結轉的工作量。
如果上述費用較大或發生的業務筆數較多,仍需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明細賬,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中。
D. 您好:請問會計帳月末如何結轉
將損益類科目全部轉入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率
貸: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借:期間費費
相關損益是借方增加的科目
貸:本年利澗
E. 會計年終結轉怎麼做
一、如果本年利潤為貸方余額,則說明本年盈利了,應對其進行分配,作如下分錄:
先將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如果年初利潤分配在借方,說明以前年度虧損,用本年度結轉的利潤彌補,彌補後余額仍在借方的說明還有虧損留待以後年度彌補。
(2)結轉本年利潤後利潤分配余額在貸方的,作如下分錄:
按利潤總額的10%計提法定盈餘公積金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盈餘公積 根據公司情況自主決定是否計提任意盈餘公積金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盈餘公積 向股東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股利 可以合並以下作如下分錄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貸: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二、如果本年利潤賬戶為借方余額,表明本年度經營結果為虧損,則將期余額直接結轉至利潤分配賬戶,留待以後年度彌補。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F. 會計分錄中如何結轉損益
一般損益類的會計科目,月末都要結轉。結轉期間損益時會計分錄做法如下:
1、結轉分錄:
結轉各項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期間費用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支出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
3、稅金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股利
(6)會計的結轉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根據會計制度,可以每月結轉損益科目,也可以每月不結轉,待年底時一次性結轉;
每月結轉的方法叫做「賬結法」,年底一次性結轉的方法叫做「表結法」,採用「表結法」結轉損益的,本期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項目的金額按上期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金額與本期損益表的「凈利潤」金額的合計數填列。
在線軟體目前只提供賬結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期未處理」—「高級設置」中有個選項,一是按科目余額的反方向結轉系統默認值,將金額轉換為正數後再來定義它的余額反方向;例如,財務費用—利息收入,若錄為借方負數,在結轉時,系統按借方正數結轉至本年利潤。
二是按科目屬性中定義的科目方向進行反方向結轉;例如,財務費用—利息收入,若錄為借方負數,在結轉時,系統按貸方負數結轉至本年利潤。
用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留意這其中的差異,以免對相關賬務報表產生誤解。
以試算平衡表為例,若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按科目余額的反方向結轉,因借方一正一負,合計數為零,在表中不體現;若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按科目屬性中定義的科目方向進行反方向結轉,因借貸方均以負數表述,在表中可直接體現。
參考資料:網路-結轉損益
G. 月底了要結轉哪個會計科目怎麼結轉
借:所有的收入類科目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利潤)
貸:所有的成本類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所有的期間費用科目 (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
其他支出 (營業外支出、投資損失)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本年利潤 (有利潤計入貸方,虧損則計入借方)
每季度末,根據利潤總額計算當期應退補的所得稅,如果有應交所得稅,則: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如果是負數,則不做分錄,或做反向分錄將以前季度的所得稅沖減,年末再匯算當年應交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