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財務會計報表的審查
審查和分析會計報表是稅務稽查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稅務稽查都是從審查和分析企業單位的會計報表開始的。通過會計報表的審查分析,一方面可以概括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的財務狀況、資金狀況和獲利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對企業報表各式各樣指標與資料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找出疑點,明確稽查重點,縮小稽查范圍,有利於提高稅務稽查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收到執簡馭繁的效果。現對會計報表的個組成部分的審查方法進行了探討,以供同行參考。
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並不能顯示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部,更不能完全依靠其查證所有的會計錯弊。是對已經發生的業務活動即既存的客觀事實進行記錄和反映,而不能對未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和反映,即會計報表是對經濟活動的事後反映,而不能進行事中和事前的預測和控制。
1 對資產負債表的審查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財務會計報表,它是一張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按月編報,它是根據「資產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一定的次序,將企業在一定期間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予以適當排列,按照規定的編制要求編制而成的。資產負債表提供企業期末財務狀況的現狀,以及前後財務狀況的資料,它表明企業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方面的實力。
1.1平衡關系的審查分析。資產負債表的格式是賬戶式,資產列示在左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列示在右方。根據會計平衡公式原理,資產總額應恆等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和。審查分析時,如發現左右兩方不平衡,就可判定企業在核算中有錯誤;如發現同欄各項目的合計數與總計數不相等,則一般是其中某些項目計算填列有錯或原始資料不平衡,應在具體分析後找出稽查重點,查明原因並調整賬務。
1.2表中數據來源正確性的審查分析。在核實資產負債表平衡關系的基礎上,一般應區分以下四種情況審查分析資產負債表中數據來源的正確性:
(1)「年初數」和「期末數」的審查。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項目都列有「年初數」和「期末數」兩欄,欄內「年初數」各項數據是根據上年資產負債表期末數所列數字填列的;「期末數」是指月末、季末或年末數,是根據當期各項目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的。稽查時,可採用抽查法復算表中的數據來源,看各項目的「年初數」與上年末資產負債表的「期末數」是否一致。
(2)對根據各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直接或計算填列的項目。應與各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核對。如短期投資、應收票據、壞賬准備、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短期借款、實收資本等。審查時應注意是否將一些應剔除的因素剔除,如應收票據中的已貼現的應收票據等。
2 損益表的審查分析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月份、季度或年度內利潤(虧損)實現情況的報表,按月編報。通過對損益表的審查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確定企業的盈虧;分析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通過對損益表所反映的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等企業損益項目的分析,可以測定企業損益的發展趨勢,預測企業未來收益能力。通過對損益表中各指標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實現利潤的構成、影響利潤增減變動的原因等。
2.1產品(商品)銷售收入的審查分析。影響產品(商品)銷售收入額變化的因素是銷售數量和銷售價格。審查時,應分別對銷售數量和銷售單價進行審查。對銷售數量的審查,應結合當時產銷情況,將本期實際銷售數量與結轉成本的產品(商品)數量對比,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要注意審查有無銷售產品(商品),不通過「產品(商品)銷售收入」賬戶核算,漏報銷售數量的情況。對銷售價格的審查,可根據「產品(商品)銷售利潤計算表」中的銷售價格進行審查,查明有無隱匿銷售收入的問題。
2.2產品(商品)銷售成本的審查分析。產品(商品)銷售成本是反映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的實際成本。
審查銷售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審查期末庫存產品(商品)成本是否正確,因為銷售成本結轉不正確,必然導致庫存產品(商品)數量和成本不實。審查時,可將核實後的期末結存數量按產品(商品)平均單位成本計算出期末應保留的庫存產品(商品)成本,並與賬面數相核對,如大於賬面數,則說明可能存在多轉銷售成本的問題,則需要進一步稽查。
2.3產品(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的審查分析。產品(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是指銷售產品(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建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產品(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數額的變動主要由三種原因引起:一是稅法變動,稅率調整;二是不同稅率的產品(商品)產量結構變動;三是企業申報不實。審查時,可根據「產品(商品)銷售利潤計算表」中的「平均單位稅金」數額與上年數額進行比較,如果有差異且稅率和產品(商品)結構沒有變動,則說明稅金計算有錯誤,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2.4產品(商品)銷售利潤的審查分析。產品(商品)銷售利潤是利潤總額的主要組成部分,應審查企業是否完成了利潤計劃,比上期有無增減變化,在損益表中的計算是否正確。稽查時,可將本期的銷售利潤率與上期、上年同期的銷售利潤率進行比較,如變化較大,而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並無多大變化,就有可能存在收入、成本計算不實的問題,應作進一步稽查。
2.5管理費用的審查分析。管理費用是反映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這類費用通常相對固定,稽查時,如發現有突增現象,應著重審查企業業務招。
3 財務狀況變動表的審查分析
財務狀況變動表也稱資金來源和動用表,按年編報,是根據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及其他有關資料加以分析編制而成的。它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資金取得的來源渠道和資金的去向,可以提供企業在當期內營運資金的流動情況和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可以發現企業資金的籌集和使用是否合理。
3.1核對流動資金來源項目。將「本年凈利潤」與損益表中「凈利潤」核對;將「固定資產折舊」與「累計折舊」賬戶核對;「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攤銷」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賬戶的貸方發生額核對;將「固定資產盤虧(減盤盈)」與「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賬戶的有關內容核對;將「清理固定資產損失(減收益)」和「固定資產清理收入(減清理費)」項目與「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核對;將「增加長期負債」項目與「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賬戶的貸方發生額核對;將「收回長期投資」項目「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賬戶核對:將「資本凈增加額」與「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賬戶的年末數與年初數的差額的合計數核對。
3.2核對流動資金運用項目。將「利潤分配」的各個項目與「利潤分配」賬戶的各個二級科目核對;將「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凈增額」項目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賬戶核對;將「增加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項目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賬戶核對;將「償還長期負債」和「增加長期投資」項目分別與「長期負債」和「長期投資」賬戶核對。
3.3審查表的右方流動資金各項目變動情況是否真實可靠。流動資金各項目的變動是以資產負債表各有關項目的期末數減去期初余額的差額列示的,為了全面反映企業流動資金增減變動的產生原因,便於財務分析,對不直接影響流動資金增減的某些項目,也不能過於忽視而不進行審查。
3.4分析企業財務狀況。通過審核無誤的報表數據,考察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變動的情況,分析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一是審查資金來源及運用情況,分析企業重大財務活動是否符合有關財經法規和財政制度要求,是否合理運用資金,有無運用不當;造成企業資金緊張;二是分析流動資金本年增減變動的原因,主要考核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增減變化的原因是否合理、正當;三是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重點分析企業營運資金的增減變化,即企業以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的差額,這一差額越大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
B. 財務報告的審查
1、概要
財務報告審查,通常是指企業聘請中國注冊會計師對其財務報告所反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進行審計驗證,作出客觀公正的審計意見,以便於財務報告使用者據以進行正確的經營決策與監督控制。當然,單位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也有權對財務報告進行審查。
2、相關法律
中國對於財務報告審查的法律、法規性規定,隨著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而逐步加強。
國務院1992年發布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第三十條規定:「企業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資產負債和損益考核制度,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批。有條件的,經登記注冊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審計事務所審查後,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核」。
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生產辦1992年5月印發的《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中規定:「經批准,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股票可以交易或轉讓;股東數不得少於規定數目,但沒有上限;每一股有一表決權,股東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公司應將經注冊會計師審查驗證過的會計報表公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製作財務會計報表,並依法經審查驗證」。
國家體改委1992年5月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第六十九條和《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第四十六條,都規定:「會計報表需經注冊會計師驗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規定注冊會計師承辦的第一項業務是「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同時,在第十六條中規定「會計事務所對本所注冊會計師依照前款規定承辦的業務,承擔民事責任」。
國務院1996年4月發布的《關於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為了有效制止和防範利用會計報表弄虛作假,提高會計報表質量,要依法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根據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要採取分步到位的辦法,即:凡是沒有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在1996年年底前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凡是沒有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必須在1997年年底前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到2000年依法應當實行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所有企業,必須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
為了防止注冊會計師在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中發生質量問題,國務院還規定:「國家主管機關應當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每年應抽查一定數量由注冊會計師出具的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或審計准則、規則,有意隱瞞真實情況、甚至通同作弊的,要依法嚴肅處理,並取消其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情節嚴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吊銷該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事務所的營業執照」。
財政部1995年2月印發的《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建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年度財務報告應於年度終了後在規定的時間內連同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查賬報告一並報送主管財政機關」。
《規范》第八十三條規定:「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委託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委託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並配合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不得示意注冊會計師出具不當的審計報告」。
3、財務報告審查的法律責任
根據以上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年報會計報表審計的法律責任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企業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委託注冊會計師對其年度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性和合法性進行審計,取得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現階段,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財務報告必須委託注冊會計師審計;今後其他企業逐步實行財務報告由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
第二,注冊會計師必須依法執行企業財務報告審計業務,並對審計業務的質量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財政部門必須依法對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告審計業務進行檢查,並對檢查結果嚴明獎懲。
4、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告的審計
財務報告審計是注冊會計師的一項法定審計業務。財政部制定的《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基本准則》和《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1號——會計報表審計》,對企業財務報告審計的目的與范圍、審計計劃、審計實施和審計報告作出了詳細規定。
(1)審計目的與范圍。
①財務報告審計的目的。財務報告審計的目的是對被審單位財務報告的以下方面發表審計意見:
A.財務報告的編制是否符合《企業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即合法性;
B.財務報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變動情況,即真實性;
C.會計方法的選用是否符合一貫性原則。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只是合理地保證財務報告使用者確定已審計財務報告的可靠程度,給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一個可以作出正確決策的機會;不能被認為是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及其經營效率、效果所作出的承諾。
②財務報告的審計范圍。
A.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由注冊會計師進行財務報告審計的企業單位;
B.審計業務約定書約定的被審計單位會計報告期內與財務報告有關的事項,以及影響注冊會計師作出專業判斷的所有方面;
C.被審單位會計報告期內的會計憑證、賬簿、財務報告及其他有關資料。
(2)審計計劃。
①企業要與會計師事務所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其中要明確審計目的、范圍及雙方責任與義務等事項。
②注冊會計師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事項、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評價的基礎上,制定出審計計劃,從中確定審計程序和方法,作為實施財務報告審計工作的依據,以保證及時、有效地進行審計工作。
(3)審計實施。財務報告的審計,涉及到被審計單位和注冊會計師兩個方面的工作關系,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是實施審計的重要保證。
①被審計單位在財務報告審計過程中的主要責任。
A.及時提供注冊會計師所要求的全部資料,並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
B.為注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條件及合作,隨時介紹有關情況,及時解釋注冊會計師提出的問題。
C.按照約定條件向會計師事務所及時足額支付審計費用。
②對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中的要求。
A.嚴格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原則。
B.按照審計計劃,實施審計程序。
C.一般採用抽樣審計的方法,必要時採用檢查、監盤、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復核等方法,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D.對審計工作認真進行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E.對執行業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保密。
F.對發現的被審單位會計賬目和財務報告中數據、內容或處理方法方面的錯誤,提出改正意見和調整說明。
G.對發現的被審計單位對重要會計事項的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會計處理直接損害報告使用者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者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財務報告中的有關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的內容等問題,要向委託人明確提出。
H.認真研究並整理所取得的審計證據,及時出據審計報告。
(4)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後,以經過核實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分析、評價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有四種:
①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告,依照審計准則規定的程序、方法進行審查後,確認被審計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准則及有關規定,符合實際情況;財務報告提供的會計信息內容完整,表達清楚,無重要遺漏;財務報告的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可發表無保留的審計報告。
無保留意見是注冊會計師對被審單位財務報告的最好評價,表明被審計的財務報告是真實、公允、合理的,是可以信賴的。
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在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告進行審查時,如發現以下情況,應發表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A.被審計單位個別會計事項的處理或財務報告個別重要項目的編報方法不符合有關規定,被審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B.由於財務報告中個別項目失實,影響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或財務狀況變動情況的恰當反映,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C.個別重要會計事項的處理或財務報告個別重要項目的編報方法與前期不一致,又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D.存在重要的未確定事項,注冊會計師無法適當地預計其對財務報告相關項目的影響;
E.注冊會計師受到被審計單位人為的或客觀條件的限制,未能實施某些必要的審計程序,難以證實個別重要項目的真實情況。
保留意見只是針對財務報告審計中的某些具有較大影響的問題。除保留意見列示的問題外,對其他沒有問題的內容,注冊會計師在其審計報告中仍然發表為無保留意見。
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客觀地提出了被審計單位財務報告中存在的、被審計單位又拒絕進行調整的問題,以及一些不能預計確認的未定事項。由於這些問題和事項的存在,會影響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所以注冊會計師作出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會引起財務報告使用者的充分關注。
③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在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告進行審計時,如發現以下情況,應發表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A.被審計單位選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嚴重違反《企業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會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B.被審單位的財務報告嚴重歪曲了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情況,被審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C.重要事項的會計處理或財務報告重要項目的編報方法與前期不一致,且不符合財會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
D.存在重要的未確定事項,注冊會計師已知其結果將嚴重影響到財務報告重要項目的真實反映。
④拒絕表示意見的報告。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告不能提供真實、合法、完整的會計資料,對應當審計的項目不提供合作甚至阻撓審計工作,或者強迫注冊會計師作出虛假審計報告等行為,導致注冊會計師無法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和無法取得必要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拒絕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告表示意見。
5、財務報告的保管期限
1、月、季度財務報告:保管期限為3年包括文字分析;
2、年度財務報告(決算) :保管期限為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C. 會計報表該怎麼審核 會計報表要審核哪些數據
每月會計報表完成前,必須對會計報表涉及的相關數據進行審核,確保賬賬相符、賬表相符、賬實相符和賬據相符。具體由財務經理或主辦會計主導,其他會計配合,審核內容概括但不限於如下18問:
1、審核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末級科目」產品的數量是否一致?如果數量不一致,說明結轉數量不對。
2、審核「末級科目」產品的毛利率是否出現負數或當月「末級科目」產品的毛利率與累計毛利率懸殊過大?如果出現負數或毛利率懸殊過大,需要查明原因,避免差錯。
3、審核當月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其對應的銷售價格測算毛利率與當年可比產品累計毛利率是否懸殊過大?如果當月產品測算毛利率與當年可比產品累計毛利率出現懸殊過大,需要查明原因,避免差錯。
4、審核存貨庫存數量明細是否出現負數?如果出現負數,說明入庫或結轉數量不對。
5、審核存貨庫存明細的單價是否合理?如果與當月進出存貨的價格懸殊過大,需要查明原因,避免差錯。
D. 財務報表如何審核
(一)財務會計報表審核的基本要求
1.法人客戶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是指利用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方法,對客戶提供的營業
執照、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財務會計報表附註、財務情況說明
書、審計報告和驗資報告等進行審查,分析並發現財務會計報表是否真實反映了企業的財務
狀況,確定財務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實程度,對可能存在的重大問題予以揭示,
並出具審核意見。
2.各級信貸人員在進行信用評級、授信、信貸審查時,均應對客戶提供的財務會計報表進行審核。審核時應遵循獨立、客觀、的原則,並充分利用重要性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3.財務會計報表審核結果僅供我行信用評級、授信和信貸審查使用,財務會計報表審
核人員應遵守保密制度,堅持原則,不得擅自透露有關客戶的財務情況和其他資料。
4.各行要加強與財政、稅務、工商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定期將客戶向我行提供的財務
會計報表與財政、稅務、工商部門的報表進行核對。
(二)財務會計報表審核的方法和內容
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方法包括對財務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報表相互之間勾稽關系審核、重要會計科目審核和異常情況審核等。對於合並財務會計報表除進行上述審核外,還應該要求企業提供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過的本部(母公司)和占合並財務會計報表比重較大的子公司財務會計報表,並進行審查
E. 會計報表怎麼審核 會計報表審核要點
事業單位審計的重點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和部門決算報表,具體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附表、部門決算報表主表、部門決算報表附表、填報說明和分析報告等。 審計分技術性和政策性審核兩部分。技術性審核,主要看報表的完整性、真實性、表內關系是否平衡、與賬證是否相符。如財務報告編制依據是否有不一致,財務報告是否不真實問題。政策性適合,則涉及審計人員對政策把握的寬度和深度。如違規使用發票;違規收費;違規截留、挪用、使用資金;應繳未繳預算收入;預算外資金往來款長期掛賬、專項資金結余、事業單位經營收支結余未單獨核算、招待費超支等,都是問題。 此外,一些審計現在也進行績效評價,就是對事業單位資金效益進行評價,給出建議等。
F. 如何審查會計報表,發現問題
看現金流量表,最右下角的現金余額為負責就說明,資金有問題,經營不順。
利潤表中成本的比例超過50%以上,費用的比例超過30%就有問題。
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的總額超過資產總額就有問題。
G. 怎樣進行財務審計
怎樣進行財務審計:
1、編製程序控制有哪些?
有結賬控制,即期末結賬控制主要抓住兩個關鍵,結賬程序和結賬質量
有對賬控制,在編制財務報表前必須在賬簿與記賬憑證及所附原始之間,各種有關賬簿之間、賬簿記錄與財產實存數之間進行認真的核對
有試算平衡控制,在手工賬務系統中為保證賬簿記錄正確無誤,在正確結賬、認真對賬的基礎上,還須進行試算平衡工作。
2、如何對財務報表內部控制進行測評?
了解並描述報表編制的內部控制;通過檢查有關表、賬或進行實地觀察,驗證企業所涉及的報表編製程序的健全性及有效執行情況;通過調查、詢問、實地觀察,檢查報表編制的各個環節、各崗位責任制的健全性;運用抽查法檢查編制財務報表的准備工作是否充分、有效。
3、財務報表的舞弊信號有哪些?
關注的信號可供參考,比如年末或季末收入大量增長;銷售增長超過行業水平,並不能被合理證明;毛利率異常增長;年末之後銷售退回增加;應收賬款回首天數的顯著增加或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存貨周轉天數增加;財務杠桿顯著變化;現金流量或流動性問題;非財務業績指標的顯著變化
4、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審計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資產負債表:一貫性原則,實際成本計價原則,謹慎性原則及重要性原則
利潤表: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謹慎性原則
5、如何審查資產負債表的真實性與正確性?
在正確性方面需要看錶內所列資產時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表內所列資產是實際存在的,表內所列負債無一遺漏,表內所列未分配利潤的計算正確。
6、對利潤表的可信性審查有哪些指標?
主要是投資報酬率和產品成本率兩個指標。
7、現金流量表審查的方法有哪些?
檢查核對法,比如檢查標志報表所依據的資料的可靠性。
分析法,比如通過江現金流量表與其他經濟活動資料對照分析,其中又分趨勢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金額驗證法,用其他報表根據公式驗證或相關會計憑證。
8、會計變更包括哪些?
有存貨計價的變更,成本計算方法的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長期建築合同中會計方法的變更。此外還需要注意會計政策的變更,會計方法的變更,會計估計的變更和財務報告個體變更。
9、對合並報表進行審計需要關注哪些?
合並財務報表合並范圍的審查,重視個別財務報表的審計,合並工作底稿和抵消分錄編制的審查,合並財務報表編制格式正確性的審查,合並財務報表所列指標可信性的審查,合並報表附註信息披露的審查。
10、對於關聯方交易應審查的重點有哪些?
需要審查是否分別對關聯方以及交易類型予以披露;對外提供合並財務報表的,對於已經包括在合並范圍內各企業之間的交易不予披露,當應當披露與合並范圍外各關聯及其交易。
H. 如何審查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首先,確認的報表的真實性,應該從財務部的內核入手,即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內部控制,這點很關鍵。
再者,應該要獲取到其管理層對財務數據的有效性的承諾,確定管理層的風險水平,綜合前期的調查,綜合確定其財務報表的審計風險。
最後,任何的審計,在做好前期的准備前提下,根據經驗所確定的風險水平,認定所審查報表是真實、無虛假記載。
I. 如何進行會計賬務檢查。
會計核查的內容也就是會計檢查的對象,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賬務檢查。主要檢查賬務處理是否嚴格按會計制度組織會計核算,處理各項賬務是否真實、正確、完整、合法.以達到賬證、賬賬、賬實、賬表、內外賬務的相符。
2、業務檢查。主要檢查各業務部門處理各項業務是否按有關政策、法規。制度辦理。
3、財務檢查、主要檢查財務收支計劃的完成情況、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各項收支和管理費用開支情況以及財務成果分配使用情況,檢查的目的是督促企業講究經濟效益。
(9)如何進行財務會計報表的審查擴展閱讀
按所涉及的會計資料劃分,可分為:
(1) 審查會計憑證。即對會計憑證的編制依據進行檢查,看其是否真實、合法,手續是否完備,數字是否正確,所附單據是否齊全,印章是否齊備,業務內容是否合法等等。
(2) 審查帳簿。即對帳簿進行檢查,看其記載是否合乎規定,內容是否真實完整,反映的業務是否合理合法等等。
(3) 審查報表。即對會計報表進行檢查,看其編制是否合乎規定,內容是否正確,反映的業務是否合乎政策規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