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
A. 會計管理體制的管理改革
讓企業會計從企業中完全獨立出來,變成國家派駐企業的專業人員,由國家通過職能部門來實行統一委派、考核、調遣、獎勵、任免和管理。國有企業的會計人員受國家委託,在企業中履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職能,在企業中代表國家利益。全國各地都在推行和完善會計委派制,它對於強化會計監督、制止「三亂」、遏止腐敗、保護會計人員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會計委派制也存在一些問題:
1、它與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相悖。這種體制實質屬於高度集中的體制結構,它不僅會導致會計其他職能萎縮,而且使企業會計的管理重新走上「政企不分」的老路。2、不符合政府機構精簡的原則,各級政府的會計專設機構派出會計人員的再監督成本加大,違背成本效益原則。3、對派出會計人員的工作業績缺乏有效的考核措施,同時也會引起會計人員管理上的混亂。 一政府將所有財政資金集中在國庫,預算單位的一切財政性支出都只有在實際支付行為發生時,才能由財政部門從國庫單一賬戶撥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對從預算分配到資金撥付、資金使用、銀行清算、最終資金到達商品供應商或勞務提供者及用款單位賬戶全過程的監控制度。這一制度建立以後,能夠消除多重賬戶設置、資金撥付環節過多的弊端,減少資金沉澱,增加財政資金活動的透明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這一制度是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有效改革措施,對於財務上的「亂收亂支」等問題來說是一項很有效的舉措。
B. 求高人來一份《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調查報告》十萬火急
(一) 關於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調查與思考摘 要 : 本 文 通 過 對 平 涼 市 目 前 會 計 人 員 工 作 狀 況 的
調 查 研 究 , 分 析 了 現 行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存 在 的 弊 端 , 論
述 了 改 革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的 必 要 性 , 對 進 一 步 完 善 會 計
人員管理體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 會計人員 管理體制
我 國 現 行 的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 是 一 種 會 計 人 員 行 政
關 系 和 工 資 待 遇 歸 屬 於 會 計 人 員 所 在 單 位 管 理 , 在 業 務 上
受 財 政 部 門 指 導 , 並 行 使 國 家 對 單 位 的 會 計 監 督 職 權 的 體
制 。 但 是 , 近 年 來 隨 著 我 國 社 會 主 義 市 場 經 濟 的 發 展 , 在
會 計 工 作 領 域 出 現 了 一 些 不 容 忽 視 的 問 題 , 如 會 計 基 礎 工
作 薄 弱 、 會 計 工 作 秩 序 混 亂 , 造 假 賬 、 會 計 信 息 失 真 等 。
這 些 問 題 的 出 現 , 不 僅 擾 亂 了 正 常 的 經 濟 秩 序 , 而 且 踐 踏
了 嚴 肅 崇 高 的 會 計 職 業 道 德 , 損 壞 了 會 計 工 作 形 象 , 已 引
起 了 社 會 各 界 普 遍 關 注 。 經 過 幾 年 的 整 頓 , 會 計 工 作 秩 序
有 所 好 轉 。 但 與 此 同 時 , 與 會 計 工 作 秩 序 有 深 層 次 聯 系 的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不 健 全 的 問 題 也 開 始 逐 漸 顯 現 , 人 們 開
始 研 究 規 范 會 計 工 作 的 治 本 之 策 。 帶 著 這 個 問 題 , 筆 者 深
入 到 中 央 、 省 駐 平 單 位 和 市 直 各 單 位 , 與 各 單 位 、 各 部 門
的 財 務 負 責 人 及 會 計 人 員 進 行 了 專 題 座 談 , 並 針 對 不 同 行
業 、 不 同 性 質 的 單 位 , 就 目 前 的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問 題 進
行了專題調查研究。
一、現狀和問題
平 涼 市 現 有 會 計 從 業 人 員6139名 , 其 中 中 央 駐 平 單 位
462名 , 省 屬 單 位431名 , 市 屬 單 位1243名 , 縣 ( 區 ) 屬 單
位4003名 。 從 整 個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運 行 情 況 來 看 , 所 有
會 計 人 員 都 是 由 各 單 位 自 主 選 擇 和 聘 用 的 , 財 政 部 門 對 會
計 管 理 工 作 的 職 責 , 除 了 傳 達 貫 徹 落 實 國 家 、 省 上 有 關 財
務 會 計 法 律 、 法 規 、 政 策 等 之 外 , 僅 對 會 計 人 員 的 從 業 資
格 、 職 稱 考 評 、 後 續 教 育 、 專 業 培 訓 等 專 業 、 業 務 層 面 的
事 宜 負 責 。 通 過 深 入 細 致 地 調 查 研 究 , 筆 者 認 為 現 行 會 計
人員管理體制存在以下四個方面不容忽視的問題:
( 一) 會計人員的雙重身份, 不利於會計人員按統一的
標准和價值觀實施會計監督
一 方 面 , 會 計 人 員 是 單 位 的 職 工 , 既 要 代 表 本 單 位 正
確 核 算 , 精 心 理 財 , 另 一 方 面 又 要 代 表 國 家 對 單 位 的 經 濟
活 動 進 行 監 督 , 有 效 防 范 和 制 止 違 法 違 紀 行 為 的 發 生 。 但
從 實 際 運 行 狀 況 看 , 這 種 雙 重 身 份 往 往 使 會 計 人 員 很 難 擺
正 自 己 的 位 置 , 在 單 位 利 益 與 國 家 利 益 發 生 沖 突 時 , 會 計
人 員 往 往 處 於 兩 難 境 地 , 於 是 出 現 了 「頂 得 住 的 站 不 住 ,
站 得 住 的 頂 不 住 」 的 怪 現 象 。 對 單 位 領 導 違 反 財 經 紀 律 的
行 為 , 一 些 會 計 人 員 知 而 不 報 , 視 而 不 見 , 明 哲 保 身 , 不
敢 檢 舉 ; 個 別 會 計 人 員 甚 至 直 接 參 與 做 假 賬 , 協 同 作 弊 。
通 過 調 查 統 計 , 對 當 前 普 遍 發 生 的 會 計 信 息 失 真 問 題 , 有
96%的會計人員認為他們不是主觀故意的。在調查中, 不少
會 計 人 員 坦 言 : 他 們 是 不 得 已 而 為 之 , 如 果 沒 有 得 到 上 級
的 授 意 和 指 使 , 他 們 自 己 是 不 會 主 動 去 制 造 虛 假 會 計 信 息
的 。 所 以 , 目 前 會 計 人 員 的 這 種 雙 重 身 份 , 使 會 計 監 督 職
能很難有效發揮。
( 二 ) 會 計 人 員 從 屬 於 本 單 位 自 主 確 定 的 人 事 管 理 制
度 , 不 利 於 財 政 部 門 對 會 計 人 員 進 行 更 直 接 有 效 的 監 督 和
保護
長 期 以 來 , 會 計 人 員 的 人 事 任 免 以 及 工 資 、 獎 金 、 福
利 等 都 由 會 計 單 位 或 主 管 部 門 管 理 , 財 政 部 門 只 實 施 會 計
業務指導。在這次調查中, 有99%的會計人員認為在會計業
務 工 作 中 領 導 說 了 算 , 他 們 不 敢 堅 持 財 經 法 規 , 否 則 , 要
下 崗 或 換 崗 。 從 一 定 意 義 上 講 , 現 行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缺
乏 保 護 會 計 人 員 依 法 履 行 職 責 的 條 件 和 加 強 監 督 制 約 的 機
制 。 會 計 人 員 要 真 正 成 為 約 束 單 位 領 導 權 力 的 執 法 官 , 按
照 現 行 管 理 體 制 , 無 論 從 身 份 、 地 位 還 是 從 職 責 、 權 限 而
言 都 是 不 太 現 實 的 。 如 果 會 計 人 員 因 堅 持 原 則 而 受 到 單 位
領 導 的 排 擠 、 打 擊 和 報 復 時 , 財 政 部 門 亦 很 難 對 其 實 施 有
效保護。
( 三) 單位負責人的不良行為造成會計工作信息的失真
會 計 人 員 的 工 作 完 全 在 單 位 負 責 人 的 領 導 、 管 理 下 進
行 , 單 位 負 責 人 擁 有 充 分 的 用 人 權 。 會 計 人 員 只 是 單 位 內
部 聘 用 、 受 雇 的 從 業 人 員 , 由 於 這 種 管 理 上 的 從 屬 性 , 往
往 使 會 計 人 員 很 難 擺 正 自 己 的 位 置 。 會 計 人 員 在 工 作 中 表
現 出 的 不 按 財 經 法 紀 辦 事,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是 單 位 負 責 人 個
人 意 志 的 體 現 , 是 單 位 負 責 人 施 壓 、 指 使 、 教 唆 等 行 為 的
直 接 結 果 。 在 調 查 中 , 筆 者 詢 問 一 些 會 計 人 員 同 單 位 領 導
關於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調查與思考
發生分歧如何處理時, 竟有83%的會計人員認為應該完全按
照 領 導 的 意 見 辦 , 掩 蓋 問 題 , 應 付 檢 查 , 這 充 分 說 明 了 會
計人員在工作關繫上的從屬性和思想行為上的附和性。
( 四) 財政部門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能難以充分發揮
目 前 的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 財 政 部 門 對 會 計 人 員 的 管
理更多地停留在諸如會計各種考試、會計業務培訓、發書、
辦 證 等 具 體 繁 瑣 的 事 務 管 理 上 。 調 查 中 發 現 , 絕 大 部 分 會
計 人 員 認 為 財 政 部 門 為 他 們 解 決 不 了 什 么 具 體 問 題 , 他 們
的 衣 食 住 行 只 有 依 靠 本 單 位 , 才 有 可 靠 保 障 。 事 實 上 , 財
政 部 門 僅 僅 能 為 會 計 人 員 提 供 業 務 指 導 及 培 訓 服 務 , 難 以
從 行 政 隸 屬 、 政 治 經 濟 待 遇 和 崗 位 優 化 選 擇 等 方 面 實 施 根
本性、獨立性、客觀公正性的有效監管。
二、對策及建議
針對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 要徹
底解決會計工作秩序混亂和會計信息失真等深層次問題,
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深化對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
改革:
( 一) 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 切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
務管理
所謂 「會計核算制」, 即成立會計核算中心, 是指在財
政 部 門 內 部 設 立 的 二 級 單 位 , 由 核 算 中 心 會 計 人 員 對 屬 於
集 中 核 算 對 象 , 即 財 政 撥 款 的 行 政 、 事 業 單 位 的 經 濟 業 務
活 動 進 行 代 理 記 賬 、 集 中 核 算 、 代 理 報 表 和 委 托 監 督 。 實
行 這 種 「會 計 核 算 中 心 」 的 管 理 模 式, 是 對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的 一 種 深 層 次 改 革 。 它 可 以 改 變 會 計 人 員 的 身 份 和 地
位 , 形 成 相 對 獨 立 、 監 督 和 被 監 督 相 分 離 、 擺 脫 單 位 領 導
干 擾 的 全 新 的 會 計 監 督 管 理 工 作 機 制 和 體 制 。 在 單 位 資 金
使 用 權 和 財 務 自 主 權 不 變 的 情 況 下, 由 會 計 核 算 中 心 對 國
家 機 關 、 行 政 事 業 單 位 的 行 政 經 費 、 事 業 經 費 、 專 項 撥 款
和 預 算 資 金 等 實 施 監 控, 對 各 單 位 的 財 務 收 支 采 取 「集 中
管 理 、 統 一 開 戶 、 分 戶 核 算 」 的 辦 法 。 納 入 集 中 核 算 的 單
位 一 律 撤 消 單 位 會 計 、 出 納 崗 位 和 銀 行 賬 號 , 單 位 內 設 報
賬 員 , 一 切 會 計 業 務 都 集 中 在 會 計 核 算 中 心 進 行 。 實 行 這
種 管 理 方 式 後 , 會 計 人 員 的 管 理 、 待 遇 均 由 會 計 委 派 機 構
進 行 管 理 , 與 所 屬 單 位 脫 離 一 切 關 系 , 單 位 領 導 無 權 干 涉
會 計 事 務 。 這 樣 , 既 可 以 使 會 計 人 員 有 效 地 擺 脫 對 所 在 單
位的依附關系, 而且又能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監督職權,
全 面 、 真 實 、 准 確 地 反 映 和 監 督 單 位 的 各 項 財 務 收 支 情 況
和經營成果, 同時還可以防止因依法堅持原則而遭受不公正
的待遇, 也可以防止單位任用不稱職或瀆職會計人員, 從根
本上解決會計人員處於兩難境地、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
( 二) 建立會計公司, 加強對企業及自收自支單位會計
人員的統管
會 計 公 司 是 以 建 立 會 計 人 才 資 源 有 限 責 任 或 合 伙 公 司
為 依 托 , 以 真 實 、 完 整 、 准 確 地 反 映 會 計 信 息 為 基 礎 , 以
改 進 和 加 強 會 計 工 作 , 全 面 規 范 會 計 行 為 為 途 徑 , 將 會 計
人 才 全 面 推 向 市 場 , 實 行 社 會 化 管 理 , 逐 步 建 立 「公 司 統
管 、 社 會 招 聘 、 單 位 用 人 、 工 酬 分 離 、 風 險 執 業 、 行 業 自
律 、 政 府 監 管 、 全 面 規 范 」 的 會 計 人 員 管 理 體 制 。 具 體 的
運作機制是:
1. 會 計 公 司 作 為 社 會 化 服 務 的 中 介 機 構 , 實 行 自 主 經
營 、 獨 立 核 算 、 風 險 自 擔 、 合 理 收 費 、 照 章 納 稅 。 會 計 公
司 在 政 策 及 法 律 、 法 規 允 許 的 范 圍 內 進 行 客 觀 、 公 正 的 執
業, 不受任何行政干預。
2. 會 計 公 司 通 過 招 聘 使 用 會 計 人 員 , 建 立 會 計 行 業 新
的 用 人 機 制 。 一 是 一 律 取 消 現 有 企 業 及 自 收 自 支 單 位 在 職
會 計 人 員 的 干 部 或 職 工 身 份 , 脫 離 原 單 位 , 通 過 嚴 格 篩 選
後轉為會計公司招聘使用;二是對各院校財會 類 學 生 可 直 接
進 入 人 才 市 場 , 由 會 計 公 司 招 聘 使 用 。 對 被 聘 用 的 會 計 人
員 , 與 會 計 公 司 依 法 簽 訂 勞 動 合 同 , 建 立 「雙 向 選 擇 、 公
開 招 聘 、 競 爭 上 崗 、 優 勝 劣 汰 」 的 用 人 機 制 , 從 而 增 強 會
計人員的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 督促會計人員做好工作。
3. 建 立 用 人 單 位 對 會 計 人 員 的 優 選 機 制 , 明 確 用 人 單
位 與 會 計 公 司 的 法 律 責 任 。 會 計 人 員 由 會 計 公 司 統 一 管 理
後 , 各 部 門 需 要 會 計 人 員 只 能 由 會 計 公 司 提 供 , 用 人 單 位
根 據 自 身 生 產 經 營 特 點 和 會 計 核 算 特 點 到 會 計 公 司 選 擇 自
己 需 要 的 會 計 人 員 , 並 以 協 議 或 合 同 形 式 明 確 會 計 公 司 與
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責任, 不允許用人單位在社會上自聘。
通 過 推 行 會 計 集 中 核 算 制 和 建 立 會 計 公 司 , 從 根 本 上
解 決 會 計 信 息 失 真 、 會 計 人 員 業 務 素 質 低 、 會 計 基 礎 工 作
薄 弱 、 財 務 管 理 工 作 混 亂 等 問 題, 使 財 政 部 門 真 正 承 擔 起
和履行好會計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能。 (二) 私企會計人員調查報告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會計隊伍現狀分析;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改變現狀的對策;進行講述。其中包括:會計人才嚴重不足、老齡、無證、兼職人員過多、職業道德觀念欠缺、會計人員管理體制不清、私企對會計工作不夠重視、依賬納稅的少,定額納稅的多、私企對高素質會計人員吸引力小、理順會計人員管理體制、變「三不管」為「三管」、加強對私企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正規賬目,規范代理記賬、對私企業主進行規范培圳等,具體材料詳見: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私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有關資料顯示,**市20**年私營 -
企業組織注冊資本122億元,從業人數97萬人,全年實際上繳入庫稅收總額98532萬元,佔全市實際上繳人庫稅收總額的48%。
私營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顯要,作為私營企業重要部門的會計隊伍的現狀,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關注點,為此,筆者對**縣私企會計隊伍現狀進行了調查。
調查資料顯示,個體私營企業里持有會計證,具備從業資格的121名會計人員中,50歲以上45人,佔37%,會計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50歲以上人員比重較大。不僅如此,**縣私營企業組織現有會計人員中,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佔67%,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其他經濟組織擔任現職會計的兼職人員。私企會計隊伍呈現的特徵是:年齡老化,人員不固定,不具備從業資格人員眾多。
私營企業為經濟建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但調查資料顯示,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縣私營企業的會計隊伍狀況,制約著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國家稅收的按時足額繳納,具體情況如下:
一、會計隊伍現狀分析
1、會計人才嚴重不足
據**縣工商部門統計,至20**年底,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1701戶,個體私營企業605個。而根據**縣財政部門的資料,至20**年底,領取會計證的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總數為121人,若個體私營企業按每個企業配備一名會計人員計算,企業數和持證會計人員之間的差異數達484人,若再加上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按1%計算)應交稅金實行查賬徵收,全縣個體工商戶需要配備會計人員17名(按每戶配1名計),兩者合計,**縣個體私營企業應有會計人數與持證人數之差達501人。
2、老齡、無證、兼職人員過多
近幾年來,我國會計制度發生了巨大變化,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每年財政部門都對持有會計證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更新會計人員業務知識。由於絕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無會計證,所以他們得不到及時的培訓。加之,大部分離退休人員已不在編,從而也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導致會計人員業務知識老化,對新的會計法規,規章知之甚少。
3、職業道德觀念欠缺
由於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又得不到及時的培訓和教育,加之他們直接服務於個體私營業主的工作環境影響,很容易使部分會計人員經不住個人經濟利益的驅使,玩忽職守,不恪守職業道德,不客觀反映會計事項,不按時足額向國家交納稅金,有的甚至幫助業主出謀劃策,偷逃稅收,給國家稅收帶來一定的困難和損失。
二、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
1、會計人員管理體制不清
筆者調查表明,長期以來,個體私營企業好像只有兩個部門管理:一個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核發營業執照,收取工商管理費,另一個是稅務徵收部門。好像誰也沒有想到,個體私營企業里的會計人員應該由哪個部門來管。財政部門是會計制度的制定部門,也是會計業務培訓的管理部門,從這一點上講,個體私營企業里的會計人員也應由財政部門負責管理和培訓。但在實際工作中,工商機關給私企做了登記,稅務機關向私企征了稅,這兩個機關都沒有向財政機關核實會計人員的職責, 而財政部門認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一直是稅務部門管理的對象,他們根本無法掌握個體私營企業中會計人員的情況,從而造成了個體私營企業中會計人員"三不管"(工商不管,稅務不管,財政不管)的狀況。
2、私企對會計工作不夠重視
在對私企業主的調查中,筆者發現,由於法治觀念、納稅意識、文化素質以及認識上的不同,多數業主把會計只看成簡單的記錄、統計人員,沒有足夠的重視。在聘任會計人員時,也不太注重會計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往往只考慮支付成本,寧肯聘任未經系統學習的,也不聘任經過大中專院校正規訓練的,有人說「在私營企業中, 會計有證和沒證一個樣,畢業和沒畢業一個樣」,從而形成了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局面。
3、依賬納稅的少,定額納稅的多
私企會計基礎薄弱,稅務部門往往不以會計資料為依據進行征稅,而是簡化為定額征稅。這就使業主認為會計人員的素質高低對業主影響不大,甚至導致了個別業主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費不肯報銷,培訓期間不算出勤,直接影響了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4、私企對高素質會計人員吸引力小
私企的經濟規模一般相對較小,待遇一般偏低,有的還讓會計人員兼任其它工作,對一些高素質會計人員吸引力不大。即使個別業主肯支付較高報酬,也未必會有更多的會計人員願意應聘。被聘的素質不高,又沒有更多的學習提高的機會,整體素質低豈非必然?
三、改變現狀的對策
1、理順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會計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公司,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會計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持有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行屬地原則,縣級以上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因此,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應把個體私營企業的會計人員管理工作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納入自己的職責范圍,完成國家法律、法規所賦予的任務。當然,還要協調工商、稅務兩部門的工作,才能改變目前現狀的弊端。
2、變「三不管」為「三管」
工商、稅務、財政三部門協調互動,大力稽查,嚴禁無證上崗。個體私營企業數量多,分散,流動性較強,三部門應各自發揮自己在工作上的優勢,對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認證、業務進修等工作以財政部門為主,並組建由稅務、工商兩部門參加的監管機構;稅法培訓由稅務部門負責;其他法規由工商部門負責。日常檢查以稅務、工商部門為主,財政部門可採取抽查方法。這樣才可保證無從業資格證書人員不擔任會計工作,有利於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對私企按時、足額交納稅收,對防止無照經營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3、加強對私企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
針對目前私企會計人員現狀,由財政部門應該把全體私營企業會計的培訓工作納入自己的培訓計劃之內,並由三部門聯合,對那些有從業資格證書又實際欠缺太多的會計人員,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補課:一是對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培訓,規范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二是加大對《會計法》、《合同法》和相關稅收法規的培訓,讓會計人員學法、懂法、守法,三是加強私企財務管理,提高會計人員為業主服務和對國家負責的能力。新晨範文網
4、建立正規賬目,規范代理記賬
由於稅務部門對一些私企實行定額納稅,致使一些私企沒有建立規范的賬目。規范個體私營企業的會計行為,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對已達到一定規模而沒有按規定建賬的,應由財政、稅務、工商部門協同建制建賬,更多地實行依賬納稅,逐步減少定額納稅,是改變目前現狀,避免定額徵收的不準確性,做到公平稅賦的重要措施。與此同時,還應該規范代理記賬,引導業主到具有代理記賬資格的機構中聘請兼職會計,這樣才能給私營企業健康發展、培植穩定稅源打下好的基礎。
5、對私企業主進行規培圳
培訓私企業主,對他們進行《稅法》、《合同法》、《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觀念和文化素養,提高他們對會計人員重要性的認識,讓他們懂得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對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加強企業經濟核算、節約支出、提高經濟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重視會計工作,支持會計培訓,聘任高素質有會計工作者。
本文《私企會計人員調查報告》由新世紀範本網(www.fbw.cn)為您整理,更多文秘範本請訪問: http://www.fbw.cn/Wmfb_940434.shtml
C. 國外如何解決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問題研究
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財務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由於目前的改革主要集中於會計人員管理體制這一部分,所以,也可以用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作為替代詞,但對「會計」一詞的含義應做廣義的理解,即包括財務和會計兩個部分。
D. 完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意義
2 建立政府宏觀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有人認為,會計管理應該和美國一樣交給社會去管理,這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作為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既要符合國情,又要循序漸進。
2.1 要加強政府對會計人員的宏觀管理,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2.1.1 當前企業的資金配置主渠道,決定了政府必須對會計工作包括會計人員進行管理。從國際上看,一個國家對會計工作的管理范圍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金市場的特徵,如果企業直接融資是資金市場的主要特徵,那麼會計工作可交由民間社會管理(包括會計標準的制定)。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國的證券市場有了一定發展,但企業資金來源主要還是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和國家投資、銀行在資金的籌集和分配中起著主導作用。由於企業資金配置的主渠道是間接融資(主要是國有資金),而不是直接融資,因而尚不具備由民間管理會計工作的條件,由政府管理會計工作,這是與我國資金配置的基本方式相適應的。
2.1.2 新修訂的憲法規定,公有制在我國的各種經濟成分中佔主體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的體現。會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工作,在加強國有經濟管理及實現宏觀調控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工作要對所有投資者負責,其中對國家資本金保全及增值增效更要負責。因此,政府部門對包括會計人員管理在內的會計管理工作不能削弱,而要加強,這也是與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
2.1.3 要繼續探索會計人員人事制度的改革模式,這是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而問題的關鍵是要改變會計人員「雙重身份」的狀況。當前,各地試行的會計委派制度是改革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有益嘗試。會計人員的委派制,能較好地解決會計人員「雙重身份」問題,並符合中紀委十五屆二次全會提出的「改革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精神。我國國有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是政府委派的,需建立科學的治理機構,而會計人員統管統派正是規范進入市場的法人行為的強力制衡機制,它可以較好地解決會計人員「雙重身份」及財政部門對其執法監督難問題。在委派會計制度下,會計人員在多元利益主體(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等)中不屬於任何一方,而是處於多元利益邊緣,實施特殊服務行為,肩負依法公正處理各方利益的使命,這種體制使會計人員不會偏向多元利益主體的任何一方。
會計委派製作為一種新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在上海、山東、河南、湖北等有所進展。2000年機構改革後,我省還專門成立了會計委派管理機構,龍岩、南平、漳州等市已著手對市屬部門進行會計人員統一委派。總體而言,各地的會計委派工作發展不平衡。筆者認為,應總結各地會計委派制的成功經驗,並加以完善,以點帶面,逐步推開,最終全面實現會計人員的統管統派。
2.1.4 要強化會計人員管理的法制建設。新修訂的《會計法》賦予財政部門對違反會計法規的處罰權,突出了單位負責人、直接主管及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因此要加強財會法規的宣傳教育,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對會計人員的監督檢查和違法處罰。
2.2 建立健全會計人員行業自律制度,是政府對會計人員進行宏觀管理的必要補充
2.2.1 政府機構要求財政部門對會計人員的管理職能由目前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轉向監督檢查、行政管理和信息服務,這客觀上要求財政部門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時,應把眾多具體的、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委託給行業自律組織去辦理,包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管理等具體事務均可由行業自律組織去完成。
2.2.2 會計行業自律組織除現有的注冊會計師協會外,還可考慮成立會計總會,會計公會等面向所有會計人員的行業自律組織,在財政部門授權范圍內進行業務管理活動和提供相關服務,並接受財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2.2.3 財政部門還可建立執業會計人員市場,便於企業挑選會計人才,保證會計人員的合理流動,具體工作亦可由行業自律組織去完成。
E. 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探討什麼意思
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財務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由於目前的改革主要集中於會計人員管理體制這一部分,所以,也可以用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作為替代詞,但對「會計」一詞的含義應做廣義的理解,即包括財務和會計兩個部分。
1 關於改革的背景及其成效
1.1 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監督乏力、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依然是困擾我國會計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如有些單位沒有按規定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有的會計既管錢又管賬,或者該建賬的不建賬,卻搞賬外賬,甚至做假賬;許多單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會計資料不完整、憑證不合法、數據不準確等現象,使會計信息失去客觀性。單位的會計人員既在本單位負責人領導下工作,又要對領導的行為實行會計監督,實際上很難做到。
1.2 健全企業內部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奠定基礎
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做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從而使國有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這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會計工作上應採取得力措施,把強化企業內部約束機制和強化企業外部監督機制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實現企業的「科學管理」。推行財會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可以促進財會人員認真執行財會管理制度,准確核算收支,加強內部控制,自覺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科學地做好企業的全面預算、投資決策分析、經濟運營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等工作,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奠定基礎。
1.3 促進一系列財會改革措施的貫徹落實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各個方面都在加快改革步伐,一系列財會方面的改革措施陸續出台。在最近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領導指出:「切實轉變財政職能,集中精力抓大事」。但轉變財政職能,實現財政收支的平衡,還存在著許多困難,關鍵是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能否真正得到落實。為了全面做好當家理財的工作,財政部門已經出台了「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預算外資金管理票款分離」等改革措施。為落實好這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樣迫切需要強化財會管理和監督,切實做好國家財政管理的基礎工作。從我省試點情況看,推行財會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後,單位會計人員能自覺地從維護國家和集體利益出發,積極配合執行各項改革措施,促進了一系列財會改革措施的貫徹執行。
2 關於改革的具體實施辦法
2.1 關於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具體實施形式
(1)會計人員委派制。
(2)集中報賬制(統籌制)。
(3)代理記賬制(委託代管制)。
2.2 關於會計人員的委派機構
負責委派會計人員的委派機構應是企業的所有者或出資人。按照國有資產分級管理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應設委派機構。同時,根據《會計法》第五條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主管部門管理本地區的會計工作,因此應由財政部門代表同級人民政府作為委派機構,或者由政府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企業集團作為對其下屬企業實行委派制的委派機構。在試點過程中,其他地區還有由財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共同作為委派機構的形式。但由財政部門直接委派的形式較為少見,而常見的委派機構是:由財政部門牽頭設立的會計管理局(站、中心等)。
F. 我急需關於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文章,謝謝大家
有本書叫<管理聖經>
上面寫的很好的,當初我就是參考這本書寫的
G. 會計工作組織與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探討 不知道怎麼把兩者聯系起來寫,沒有頭緒,沒有思路,求指導!!
組織架構決定了管理的層級,也就決定了其體制,從這個思路去想想。
H. 如何改革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加強會計人員素質培訓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這一職業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其地位在不斷提升,在企事業單位內部發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體制在發生著重大轉變,會計事業也處於由傳統會計向現代會計的過渡之中,而會計的職能定位不只是對企業所從事經濟活動的某一環節進行簡單、機械的核算,而是更加註意財務對企業整個經濟活動的綜合影響,會計工作的內容與職能在不斷增加,難度與責任也相應的增加,這就對企業的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來適應新形式發展的要求,已經成為擺在各個企業管理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企業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是人們在從事本職工作時,其政治覺悟與思想境界的一個重要展現,所以思想政治素質是一名會計人員所具備的最基本素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同時也使人們的慾望不斷增加,對會計人員來說,其所面對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也日益復雜,有些企業為了自己發展的需要,都或多或多的存在一些經濟問題,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相當高的政治覺悟,堅決與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斗爭,以維護會計這項事業的純潔性。
2.業務能力素質 作為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具備業務能力素質是對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要求,是會計人員能夠順利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礎。但是現代企業要求會計人員必須要更高的專業素質,因為其業務能力直接關系著會計信息的質量,而會計信息是企業決策的基礎,如果會計信息不及時或者失真,會使企業的決策失誤,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令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所以企業必須要積極的引導會計工作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自覺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為會計信息的及時、准確提供保障。
3.綜合文化素質 現代社會的市場運作,通常會出現各行各業相互交叉、滲透,這就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體系不能過於單一,不能僅限於本專業,其知識儲備在有一定的深度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廣度。所以會計人員文化素質的提高,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4.溝通協調能力 現代社會的會計人員,其職能不再是簡單記賬與核算,現代財務會計部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跨部門的管理機構,對外要走出企業與其他企業進行溝通,對內要對企業各個部門的生產經營進行組織協調,所以,會計人員必須要學習如何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協調,良好的表達能力同樣也是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5.熟練掌握相關的法律制度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建立法制社會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所處行業的相關規定。這些規定,有些是針對會計人員自身所提出的,比如《會計法》等;有些是針對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過程中所要遵循的准則,比如《企業會計准則》、稅法的相關規定以及企業的內控制度等等。這些都是會計人員的行為准則,它能夠保證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是合法的、規范的,所以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握這些規定。而且,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多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處於不斷的更新狀態,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關注新法律法規的頒布,以保證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建議
1.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 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必須要貫穿於會計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因此,企業的會計部門要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採取各種有效的手段,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樹立正確的會計從事職業道德觀,堅決抵制不良風氣。政府也要啟動相關的監督機制,對於那些違反職業操守,違背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要採取相應的手段給予處罰;而對那些違法亂紀的人員,必須要對其法律責任進行追究,要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評判一個會計人員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標准。 2.創建學習型企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日趨復雜,用瞬息萬變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所以會計工作也必須要追隨時代的腳步,迅速完善。面對知識經濟的沖擊,會計系統在很多層面發生了變化,會計基本假設在發生變化,會計核算的重心在發生轉移,而會計計量的模式也不斷的進行改進,會計人員想要適應現代的財務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面對日益更新的知識體系,要不斷的學習,對自己的知識架構進行更新。企業面對知識經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