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會計是如何形成的
㈠ 淺析人力資源會計
一、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發展史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概念
人力資源會計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密西根大學的赫曼森第一次明確提出的,但是關於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至今尚未有標准規范的統一定義。人力資源會計的創始人之一弗蘭霍爾茨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是把人的成本和價值作為組織的資源而進行的計量和報告,其目的是便於把人作為組織的資源而進行管理。
美國會計學會人力資源會計委員會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定義為:辨認和衡量有關人力資源的信息,並溝通這種信息給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的秩序。
盡管這些定義各有側重,但總體上講,人力資源會計是價值核算和管理的一種活動。本文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是把人力資源作為社會或企業的一項資產對其成本價值進行確認、計量和記錄並對其參與利潤分配活動進行記錄,並將有關信息報告給各有關方的會計管理方法。它不同於傳統會計的顯著特徵有:第一,確認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第二,人力資源投資是構成人力資產的主體,是長期創造價值的源泉,所以應予資本化。第三,人力資源是有分配企業剩餘索取權的權力。
(二)人力資源會計發展基本情況
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知識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緊密相關;當復雜勞動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逐漸超過物質資本投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時;人們自然就會將注意力轉向能夠引起經濟快速增長的生產過程中知識承擔者——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並對勞動者勞動能力的形成過程進行全面的反映和監督,這就是人力資源會計形成的基本情況。
1、國外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階段
20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以美國著名教育經濟學家、人力資本理論之父——西奧多.W.舒爾茨首次提出人力資本的概念為標志,形成了人力資源會計的重要的理論,以美國赫曼森發表的《人力資產會計》為起點,提出了較為完整的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這一時期的研究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2)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計量模型的研究階段
20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以美國會計學家埃里克、弗蘭霍爾茨等人為代表,提出研究人力資源會計模式。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弗蘭霍爾茨的「為取得、開發和重置作為組織資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的計量和報告」的人力資源會計模式,通過這一理論模型,確定並開發出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兩種模型並在實踐中開始嘗試運用。
(3)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發展和完善階段
20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當美國的會計學術界提出並在實踐中嘗試運用人力資源會計的時候,其他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的會計界研究人員也對人力資源會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提出了較為成熟的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理論,並同時進一步在企業會計管理實務中驗證。其間盡管受諸如「將人進行會計管理有損人的尊嚴」等傳統思想的束縛和非議,但人力資源會計還是得到了全面、迅速的發展。
2、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發展階段
我國的人力資源會計起步較晚,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開始介紹和研究人力資源會計問題。1986年陳仁棟翻譯、出版了弗蘭霍爾茨所著的《人力資源會計》,第一次系統的介紹了人力資源會計的內容。進入20世紀90年代人力資源會計從介紹為主轉向以研究為主。湧出了包括陳仁棟、閻達五、徐國軍等在內的一批研究者,為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和應用開拓了領域。盡管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實踐也已有小范圍的應用,但是由於人力資源這一因素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帶來了人力資源價值確認和計量的困難;同時由於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研究中所提出計量模型的不完善,實際可行性差等原因;使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受到阻礙。理論上仍未形成統一規范的體系,實踐中仍未得到推廣。
二、國內外人力資源會計研究
20世紀中葉以後,特別是知識經濟這一嶄新的經濟形態的出現,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識經濟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的經濟,是繼傳統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一種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全新的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將不在以物質資本的增加為主導,而取決於人們對人力資本的開發和利用、取決於人們對人力資本這一重要的生產要素的認知與開掘。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掌握科學技術的勞動者,即人力資源已日益成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人力資源成了宏觀和微觀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與此認識相適應,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研究更加深入。盡管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方法未能夠全面應用於會計實踐中,但已經形成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對於社會經濟發展已經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人力資源會計發源於美國,自1964年美國密執根大學的赫曼森明確提出了人力資源會計這一概念後,美國會計學會(AAA)以及全美會計師協會(NAA)一直致力於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特別是1973年美國會計學會下屬的人力資源委員會(CHRA)發表報告對人力資源會計做出了積極的評價,更是推動了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我國會計研究人員在介紹國外人力資源會計研究情況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可供參考的理論和方法。而縱觀國內外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研究狀況,比較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可以為歸納為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和人力資源權益會計等三種人力資源會計模式,下面就一些主要的研究成就作簡單介紹。
㈡ 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
人力資源會計是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個會計分支。美國會計學家弗蘭·霍爾茨在其《人力資源會計》一書中把人力資源會計產生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1960—1966年)
此間的理論研究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學者們從其他相關理論中衍生出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概念。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受到許多相關理論發展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舒爾茨為代表的有關人力資本的經濟理論。
1964 年,美國密歇根州大學企業經濟研究所的赫曼森在《人力資源會計》中最先提出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並被引入會計學的研究之中。他提出,人力資源構成了企業最有效的經營資產,為使會計報表更為完善,對企業管理公務員更為有用,其內容應該包括人力資本。1965—1966年,美國會計學會對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進行了系統研究,認為需要對人力資源費用成本及人力資源效益進行衡量與評價,並交由密歇根州大學社會研究所進行實驗。
2)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計量模型學術研究階段(1966~1971年)
此間,以開發計量人力資源成本模型(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和人力資源價值模型(貨幣和非貨幣)及評價其有效性為標志,並且研究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一種人力資源管理公務員、部門經理、財務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的工具所具有的現實和潛在的用途。在此期間,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密歇根州大學進行。1967年,該大學成立了一個「人力資源會計聯合開發小組」,小組成員在進行人力資源歷史成本計量研究所在的巴里公司的年終結算中首次披露有關人力資源會計的信息,這為小型企業應用人力資源會計的程序和方法提供了依據。
美國會計學會在美國密歇根州大學進行的實驗取得了成果,利克特教授在《人力組織一它的管理和價值》一書中設專章論述人力資源會計。他認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中不包括人力資源項目,就像資產賬面價值和實際市場價值之間巨大差異一樣,會導致企業管理公務員做出錯誤的決策。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布諾默特、弗蘭霍爾茨等人在《會計評論》和《管理會計》等權威會計刊物上陸續發表了幾篇有關人力資源會計具體實施的論文,論述了如何評估人力資源,提出了如何將人力資源會計納入傳統的會計體系的建議。總之,該階段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和基本技術處理方法逐漸形成,並在實踐中開始嘗試。 (1971—1976年)
此間,人力資源會計發展迅速。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學術界和會計實務工作者都進行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在會計和企業管理刊物上發表了計量人力資源、將人力資源會計納入傳統會計制度的文章。不僅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發展迅速,而且歷史成本法和現時重置成本法等人力資源會計的程序和方法也得到發展。
此間,發生了兩件重大事件。一是美國會計學會在1971~1973年間成立了人力資源會計委員會,組織和支持一些人力資源會計項目的開發,發表了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報告,極大地推動了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二是1974年,弗蘭霍爾茨教授的專著《人力資源會計》問世。 (1976~1980年)
此間,是會計界對人力資源會計興趣減退的階段。這主要是由於人力資源會計的初步研究工作已經完成,前期結果已經完畢,所剩下來的會計難題需要由少數會計學家解決,而且需要企業自願繼續做實驗對象。而參與試行人力資源會計的企業組織必須花費相當大的成本,但其效益很難測量,因此企業的態度不夠積極。這使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進入了一個低潮。 (1980年至今)
自1980年後,會計界又陸續發表了許多人力資源會計的論文,同時,應用人力資源會計的企業也增加了。尤其是美國海軍研究署建議在海軍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人力資源會計,與企業相比,美國海軍擁有充足的經費從事人力資源會計研究。這使得人力資源會計停滯發展的勢頭得以好轉。 至20世紀80年代,某些大型的企業,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德克薩斯儀器公司、通用電器公司均採用了人力資源會計。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如美國梅特羅銀行,擁有職工18 000人和150億美元資金,已使用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於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加拿大格林菲爾德航空公司應用人力資源會計信息評價臨時解僱職員的成本和效益。
1985年,弗蘭霍爾茨在《人力資源會計》第二版中,列舉了30個應用人力資源會計的案例,闡述了企業管理公務員需要應用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於經營決策和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另外,他也闡述了企業管理公務員應用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所取得的成果。如一個電子公司根據人力資源會計信息,了解企業職工離職的損失金額大得驚人,因此立即採取措施降低職工離職率;一個保險公司通過人力資源會計信息了解到培訓核算員的收益金額,相當於培訓費用金額的兩倍;一個工業企業應用人力資源會計評估 ,臨時解僱職工的成本和效益,從而作出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
由於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大,人力資源會計學家 認為人力資源會計已進入迅速發展的時期,其中既包括人力資源會計理論,也包括人力資源會計程序和方法,並且還認為它 將使傳統會計產生重大變革。
㈢ 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力在生產力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日趨重要,人力資本會計的重要作用必將被人們意識到,人力資源會計也必將普及性地進入傳統的理論和實踐范疇。前途光明,道路崎嶇.因為人力資源現在在中國還沒有引起重視,我有個同學就是畢業與武漢某著名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幾年裡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自己創業,搞服裝批發.供你參考.
㈣ 人力資源會計怎麼做人力
建議考取證書,學的專業一點
㈤ 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樣構思成什麼樣
其實還不錯啦、、、現在有很多人學會計的、、、人力資源也挺多的、、、這兩個專業都還好。。。
㈥ 人力資源會計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人力資源會計,在20世紀60年代由赫曼森(B.H.Herman-son)提出以來,引起了會計理論界和勞動經濟界的普遍關注;在我國人力資源會計,會計學界也作為專題研究得轟轟烈烈。
㈦ 什麼是人力資源會計,其工作內容有什麼
人力資源會計是人力資本理論在會計學領域的深入與發展,烽火獵聘資深顧問把人力資源會計定義將通過會計報告把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狀況完整地公示給財務信息使用者,公司股東、風險投資者、政府可以通過人力資源會計報告分析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潛力、前景。
主要包括:
一、人力資源會計對會計平衡公式產生巨大影響,傳統會計平衡公式在人力資源會計引入人力資產、人力資本和勞動者權益等概念後,將變為物力資產+人力資產=負債+勞動者權益+所有者權益。
二、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
三、人力資產核算和勞動者權益核算。
四、設置人力資產賬戶、人力資本賬戶、人力資產累計折舊賬戶、人力資產成本費用賬戶、人力資產損益賬戶、勞動者權益分成賬戶。
五、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的賬務處理。
六、人力資源的會計報告。
㈧ 人力資源會計的概況
20世紀80年代初人力資源會計引入我國,正處在介紹國外研究成果、探討學科內容及其實用性的階段。
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匯報》發表了著名經濟學家潘序倫的文章,提出我國必須開展人才會計的研究,建議既要計量人才成本,也要講求效益,率先在國內提出人力資源研究的問題。此後,會計學界發表了大量人力資源會計的論文,就人力資源會計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20 世紀80年代,我國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傾向於介紹有關概念和問題。如1986年出版的陳仁棟翻譯弗蘭霍爾茨所著的《人力資源會計》,是我國第一次系統介紹了人力資源會計的內容;張俊瑞在《會計研究》1987年第2期發表《關於人力資源會計的幾個問題》,人力資源會計成為中國會計學會「七五科研規劃」和《會計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進入20世紀90年代,人力資源會計從介紹國外研究成果轉向系統研究,如1991年陳仁棟出版了《人力資源會計》;1993年閻達五主編的《會計准則全書》將其作為准則來設計;1994年徐國君出版的《行為會計學》,是一部從人的行為的角度對人力資源進行價值核算和管理的著作;1997年徐國君出版的《勞動者權益會計一人力資源會計的新模式研究》,則在對現有會計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將人力要素作為一項正式的會計要素,系統納入會計體系加以核算和管理,精心構建了勞動者權益會計模式的一部開拓性的著作;1997年劉仲文出版的《人力資源會計》;1999年張文賢出版的《人力資源會計制度設計》,把我國的人力資源會計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時期。此外,近幾年的《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財會月刊》等雜志都發表大量論文,深入探討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模式等問題。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特別是隨著我國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企業投資主體和市場主體地位的加強以及中國加入WTO後國際國內對人才競爭的加劇,我們已經無法迴避人力資源價值管理方法即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與實施。這既是對傳統體制下把「人力」僅僅作為成本費用觀點的突破,更是確立人力資源的價值與投資的關系,從而實施對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確認、計量和記錄,並對人力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和管理。因此,可以預見,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必將會獲得迅速發展。 知識經濟的蓬勃興起帶來了會計理論開發的巨大突破,由此產生了人力資源會計這一新型的會計分支。人力資源會計自6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幾十年了,中外學者對此作了許多有益的研究與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與成果。然而,步入90年代,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卻停滯不前,發展緩慢,至今未形成較為完善的科學體系,還停留於「紙上談兵」,無法付諸於實踐。究其原因,在於會計界至今尚未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方法體系,尤其是確認、計量和報告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人力資源成本的內涵看,對「人力資源」的歸集和分配,只是原有會計核算程序的改革,並未突破傳統會計的范圍。帳面上人力資產的價值並不代表人所(能)創造出的價值。以現時重置成本計價,有個重置標准和不同企業的可比性問題,與財務會計的結合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
第二由於人力資源的確認與計量不是以實際成本為基礎,其中涉及到許多主觀因素和假定條件,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的模型大相徑庭且過於繁瑣。因此,至今未與傳統財務會計融合,只能作為管理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來提供信息。
第三勞動者的權益未能明確界定。企業因取得,開發和使用人力資源付出一些代價特別是將人力資源上的支出資本化為一項單獨的資產,從投資者立場看似應屬於企業所有者,但人力資產上的那部分支出恐怕並不足以說明所有權的歸屬。勞動者權益和確定是人力資源會計的核心和本質所在,不解決好這一問題就無法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熱情,無法激發企業活力。這是知識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人力資源會計必須面對的問題 人力資源會計是把人作為有價值的組織資源,而對它的價值進行計量和報告和程序。它的目的在於用人力資源創造能力來反映組織現有人力資源的質量狀況,為企業管理當局和外部利害關系集團提供完整的決策信息。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內容包括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兩個方面。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指:為取得、開發和重置作為組織的資源所引起的成本的計量和報告。人力資源價值會計主要是研究人力資源對企業的經濟價值如何計量以及人力資源經濟價值的決定因素問題,目的在於用人力資源的創造能力來反映組織現有人力資源的質量狀況,為管理當局和外部利害關系集團提供完整的決策信息。
同傳統會計一樣,作為鑒別和計量人力資源數據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體系,也應建立在一系列會計假設的基礎上,這是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所必須依據的先決條件。
20世紀,人力資源會計假設在我國會計界有著不同的看法,綜合各種觀點,可以提出五個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假設:
1、人力資源會計的信息是不可缺少數據假設
人力資源的數據信息對面上的和潛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的評價都是有用的,無論是管理當局還是外部投資者都必須依靠人力資源會計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人力資源作出正確的決策。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是會計存在和發展的靈魂。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是不可缺少的數據信息假設,正是人力資源會計存在和發展的的前提條件。
2、人力資源是會計資產的假設
這是指人力資源可能為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管理。這一假設是人力資源會計能否成立的關鍵所在。如果人力資源不是會計意義上資產,那麼也就無法進行會計核算,無法對使用者提供人力資源會計信息。人力資源會計資產假設是建立人力資源會計原則,決定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論基礎。由這一假設還可以派生出其他假設:
· 人力資源是會計主體可以控制的;
· 人力資源具有未來服務的能力;
· 人力資源是可以計量的,包括用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
3、持續經營假設
企業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持續經營下去,破產清算畢竟是少數。即使可能發生破產,也是難以預計發生的時間。因此,在人力資源會計上除非有證據表明企業將要破產、關閉,否則都假定企業在可以預見將來持續經營下去,持續經營假設可能派生出人力資源會計分期假設。按人力資源會計分期假設,可以把企業持續不斷的人力資源經營活動人為地劃分為一定期間,以便分階段考核企業的賬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持續經營假設是人力資源會計的一個重要基礎前提,即在確定人力資源支出的會計處理時,如果支出影響是短期的,則就費用化,否則應資歷本化。在進行人力資源投資時,也應合理確定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關系。在確定人力資源價值的時,應考慮到其未來收益。
4、勞動力資源對象假設
這是指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對象可以表述為一個會計實體中作為生產要素的人力資源,既勞動力資源。它說明了人力資源會計價值所指向的對象是具有一定范圍和條件的,具體包括:
· 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對象僅限於一個會計實體所能控制、支配運用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投資成本和價值的計量應以一個會計實體為限,不能超過這個范圍。
· 人力資源會計所要計量人力資源是作為生產要素的過去資源。勞動力資源對象假設為正確確定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的內容,科學劃分權責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
5、人力資源的價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數假設
這是指人力資源價值除了來自本身的技能、性質、健康等狀況外,還受到管理方式的影響。人力資源價值在不同管理方式下會產生不同的經濟效應。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其一,不同管理活動,可以使單項人力資源價值增長、耗竭或保持不變。其二,不同的管理活動,可以使人力資源的協作力或集體力增強、不變或減弱。人力資源的價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數假設為人力資源科學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㈨ 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
人力資源會計是在運用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原理基礎上,與人力資源管理學相互結合、相互滲透所形成的一類專門會計學科,是對組織的人力資源成本與價值進行計量和報告的一種程序和方法,是會計學科發展的一個全新領域。美國密歇根大學赫曼森1964年首次提出「人力資源會計」這一概念後,通過一大批會計學者堅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較為完整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體系,特別是知識經濟的到來更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推廣創造了契機,並初步在企業實踐中結出碩果。 人力資源會計與傳統會計對人力資源的核算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更完整、更科學地反映了企業人力資源狀況。因為它承襲了傳統會計學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又在內容上有所創新變化,構築出一套完整的新會計體系,主要包括:一、人力資源會計對會計平衡公式產生巨大影響,傳統會計平衡公式在人力資源會計引入人力資產、人力資本和勞動者權益等概念後,將變為物力資產+人力資產=負債+勞動者權益+所有者權益。二、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三、人力資產核算和勞動者權益核算。四、設置人力資產帳戶、人力資本帳戶、人力資產累計折舊帳戶、人力資產成本費用帳戶、人力資產損益帳戶、勞動者權益分成帳戶。五、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的帳務處理。六、人力資源的會計報告。 人力資源會計是人力資本理論在會計學領域的深入與發展,烽火獵聘資深顧問把人力資源會計定義將通過會計報告把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狀況完整地公示給財務信息使用者,公司股東、風險投資者、政府可以通過人力資源會計報告分析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潛力、前景。
記得採納啊
㈩ 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的產生背景
人力資源管理會計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它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匯報》發表了著名會計學家潘序倫先生的文章,提出我國必須開展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研究。到80年代中後期,我國會計界出現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研究熱潮。90年代後期,與世界經濟環境相適應,我國會計界再度掀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研究的熱潮。1997年以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受到各種學術刊物的關注,許多刊物都相繼刊登這方面論文,其中涉及較多的是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的一般概念和實施的必要性、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目標、基本假設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的確認、計量、計價模式和報告等問題。此外,還有一些專著問世。但從總體上看,對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的研究依然局限於「就會計論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