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和權衡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A. 如何協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一直以來是會計界重點研究的問題。相關性和可靠性是衡量會計信息質量的兩個重要的標准。
相關性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做出決策,可靠性又為會計信息提供較為真實、完備的數據內容。一般來說,歷史成本的計量標准下,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以此而認為比公允價值的計量可靠,但是往往缺乏相關性。在公允價值的計量下,能相對確切反映負債及資產的價值變化,因此,具備更高的相關性。
(一)可靠性
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要求對企業而言,通過對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要求如實反映企業的各項會計要素及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內容完整,信息真實可靠,確保會計信息免於偏差或錯誤,通俗地說,就是必須保證會計信息不偏不倚,真實可靠。
(二)相關性
相關性是指關於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符合投資者及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便他們做出相關的經濟決策。
二、可靠性和相關性與會計信息的關系
(一)歷史成本下的可靠性與相關性
盡管從可靠性的角度來看,緣於這種計量模式的客觀性以及可驗證性較強,因此歷史成本無疑成為最理想的計量模式,同時,也應該看到,可靠性是相對的,在歷史成本的計量方式下也不例外。一方面,歷史成本法存在大量的計算、確認、備選和分配方案,使得最終在計算損益的過程中出現失實的後果。比如,使用存貨計價法時,需要事先假定好一定的實物流和資金流之間的相互聯系,計價方法的不同會導致最終會計信息的不同,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很難斷定哪一種計價方式更合理,信息更可靠;另一方面,歷史成本法只能反映已經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發生時的某一個點的信息,因為市場價格隨時隨地都在波動,因此,歷史成本計價辦法無法反映市場價格的變化。同時,歷史成本也並不
具備絕對的可靠性。
尤其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出現,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的缺點日益突出,歷史計價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和決策者的要求,傳統的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中,關於其相關性和及時性的不足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二)公允價值下的可靠性與相關性
關於公允價值的相關性,一般來說都無人質疑。關於歷史成本的計量方式是基於負債發生或取得資產,當時的市場價格,但公允價值是以現行的市場價格為依據的。因此,公允價值能合理地反映現行市場條件帶來的影響,公允價值的不斷變化,也正是反映了市場條件的變化及影響的軌跡。與歷史成本的計量方式相比,公允價值的最大優勢在於關注市場的現在與未來,因此,公允價值計量方式更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也能為企業提供相關的信息,同時為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預測和預期提供基礎,以便於企業決策者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
三、基於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研究
(一)公允價值計量在相關性與協調性之間的權衡從概念就能看出,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及可靠性兩者是一對矛盾,但是兩者又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在會計信息質量中,兩者不斷彼此爭斗、彼此妥協,最終結果形成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兩者的側重點並不盡相同,這也影響了會計計量屬性的選擇,這一計量屬性選擇的不同,反過來又影響了相關性和可靠性在會計信息質量的形成過程中的相互博弈。我們知道,會計計量屬性有如下幾種: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凈現值、公允價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交易的過程中,除了歷史成本是實際交易,其餘都是假設交易的結果,在會計計量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會計計量屬性勢必會進一步加劇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的矛盾,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的出現,無疑為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及可靠性之間的矛盾的緩和提供了契機。公允價值計量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作了一個權衡: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的提高不以降低可靠性為代價,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同時也不降低相關性。
(二)會計計量中引進公允價值存在的問題
從決策相關性的角度來看,公允價值的計量辦法,具備了一定的優越性。
要想更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預測性,就可以按公允價值核算將之前期間的資產持有損益單獨揭示,但在這個過程中,公允價值的運作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公允價值的獲取需要一個客觀的、正常有序合理的競爭的市場環境,要求買賣雙方都在此前充分了解清楚市場情況,盡可能地縮小信息不對稱的程度,買賣雙方都有權公開查閱相關的商品及其市場價格,並且在交易的過程中,雙方已經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所帶來的各種交易風險,在此基礎上確定交易價格。
由於我們目前市場發展的特殊性及現實情況,關於公允價值的准確獲取依舊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這與我國的國情及經濟發展的現狀不無聯系,中國的市場經濟才剛剛起步,市場化水平還比較低,依然面臨著信息不完全及資產交易不活躍的市場現狀。
另一方面,由於市場交易價格的不穩定性,也會帶來公允價值現值技術在實際的會計計量中難以操作的問題存在。新會計准則對於公允價值也有相關的規定,如果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那麼一旦當期的公允價值波動較大時,也會相應較大地影響到企業當期的利潤情況。在我國目前資本市場還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如果大量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勢必會加劇利潤操縱現象[2]。尤其是對於持有金融工具的企業而言,若採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首先需要對金融工具的市場價格進行重新估計,並且要確認好因價格波動帶來的未實現的利潤或引起的損失。可以看出,公允價值的計量容易引起企業利潤的激烈波動,也會進而加劇我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及波動性,增加金融風險。此外,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也會相應給企業經營人員當期的業績帶來影響。因為,金融工具的價格波動並不是本公司的經營人員所能掌控的,其必然受到外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
(三)中國會計公允價值准則改劃的趨勢
在我國目前的會計准則中,提供了不少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基礎,但是關於公允價值的具體的判斷標准,還沒有設計,這使得投資者在面對會計信息時,很難理解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為此,關於我國會計公允價值准則改劃的趨勢,筆者作了如下幾點分析:第一,在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時,許多金融工具以外的負債或資產項目,一般情況而言並不存在活躍市場,建議提供相關的公允價值進行可靠計量的標准及應用指南。
第二,建議在公允價值計量准則應用指南中,提供更多的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示例,特別在新興市場經濟環境中,應如何確定公允價值尤其是應用估價來確定公允價值。
第三,以非市場基礎確定的公允價值,應當強化披露要求,在非市場基礎情況下,確定公允價值的管理層的假設、確定方法、估價師的評價等等,甚至包括可能會引起財務報表重要指標發生何種變化的敏感性等方面的信息。[3]
四、解決中國現階段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措施
(一)完善財會法規體系
我國目前的會計法規體系,依舊存在著部分法規內容
滯後、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部分會計法規內容陳舊過時,不能適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以及不斷變化發展的市場的需求,更不足以應對經濟全球化給企業帶來的挑戰;二是部分會計法規雖然做了相關的規則,但是缺乏充分的調研論證,並沒有將會計法規政策與我國
的具體國情、
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相關會計法規不科學、不合理,在實施的過程中暴露出很多的問題;三是部分會計法規的相關規則、政策制定得比較籠統,其伸縮性太大,存在很多漏洞,進而影響了會計法規政策的有效發揮;四是部分會計法規內容不完整。因此,完善我國目前的會計法規體系已經是成為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
(二)縮小會計政策的可選擇空間
關於縮小會計政策的可選擇空間,一直以來都是會計理論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日益成為資本市場效率研究的重要命題。在會計實務操作的整個流程中,從最初始的經濟事項的確認、計量,再到會計報表的最終形成,期間會計政策貫穿始終,在整個會計流程中,會計政策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形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會計准則制定
的過程中,將「公允表達」作為目標制定的准則,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以便企業利益達到最大化。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誠信道德水平
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下,要做到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及相關性的統一,應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及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素質。一方面,由於會計人員職業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允價值的判斷,因此,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相關執業能力,以便公允價值最終達到最優估價。另一方面,要不斷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升會計人員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相關會計信息的意識,同時使其認識到會計工作對維持資本市場和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性
B. 會計信息的要素: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等都怎麼區分呢
會計要素是組成會計報表的基本單位,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個方面。
C. 會計問題:請舉例說明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可靠性:1,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根據進行報告,例如不能為了粉飾損益表,虛擬開出存貨出庫憑證。2.應付款項是有銀行貸款發票,所錄金額是有客觀證明的,是可核實的
3.某些情況下需要估計房地產的價值,這時由專業的房地產評估師進行評估就是可靠性的一種體現,因為房地產評估師是中立的第三方,如果自己在利益驅動下高估或低估其價值就背離了可靠性。
相關性也叫重要性嗎??
D. 如何理解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可靠性質量特徵
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並不矛盾,會計核算的客觀性原則決定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准確和可靠,而會計信息的運用必須符合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滿足有關方面了解會計主體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會計主體內部加強經營管理的需要。
E. 什麼是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1、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必須與使用者的決策相關,要對使用者有用,能夠影響其決策。FASB指出:會計信息要與投資者、債權人等使用者的投資和信貸決策相關,就必須通過幫助其對過去、現在和將來事件的結果做出預測或者是證實或更正先前的期望,從而具備在決策中導致差別的能力。
2、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是指:當會計資料沒有重要差錯或偏向,能如實反映它所擬反映或應當反映的情況並能提供使用者作依據時,就具有了可靠性。
3、二者的關系: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不能離開可靠性去談論相關性,也不能離開相關性去談論可靠性。首先,它們共同構成會計信息的主要質量特徵,有用的信息必須同時具備這兩種質量,信息的相關性強,但不真實可靠,則會使投資者產生錯誤判斷,甚至誤導決策;反之,若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強,但相關性差,這樣的信息再完整,再可靠,也無多大用處。其次,相關性與可靠性都是從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相關性回答信息使用者需要什麼信息,而可靠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對會計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再次,相關性與可靠性都要受成本效益原則、重要性原則的制約。
F. 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是否存在矛盾為什麼
可靠性是指會計信息必須是客觀存在的和可驗證性的;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與信息使用者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聯,即與使用者進行的決策相關,並具有影響決策的能力。從這兩個名詞的定義里不難看出,可靠性同樣也是相關性的基礎,只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才能具體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相關性。
G.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中可靠性與相關性的關系
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會影響到使用者的決策和社會資源的配置。本文對構成會計信息質量的要素、可靠性與相關性從多個角度進行了闡述。
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組織形式多元化導致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進一步分離,會計也從一個有助於個體經濟控制其經營的系統,發展到一個為外部投資者提供決策所需信息的系統。
由於信息使用者對於信息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會計信息不僅會影響個人的決策,還會影響到市場的運作,這就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提出了要求,即決策有用性。決策有用性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來說,可靠性和相關性——這兩者相權衡所得到的信息是對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因此,可靠性和相關性被認為是會計信息應具備的兩項主要質量特徵,而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觀也被主要會計准則制定機構廣泛採納。
一、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性是指確保信息能免於錯誤及偏差並能忠實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現象或狀況的質量。也就是說,會計信息應該是准確的、不偏不倚的。
在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可靠性是由五個方面的具體特性來支撐的:
(一)真實反映
「信息要可靠,就必須真實反映其所擬反映或理當反映的交易或事項」。
(二)實質重於形式
「信息如果要想真實反映其所擬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項,那就必須根據它們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不是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
(三)中立性
「信息要可靠,就必須是中立的,也就是不帶偏向的」。
(四)審慎
「在有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出所要求的估計時,在判斷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謹慎,以便不虛計資產或收益,也不少計負債或費用」。
(五)完整性
「信息要具有可靠性,就必須在重要性和成本允許的范圍內做到完整」。
我國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就提出「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這一表述只將真實性和完整性包涵在可靠性之中,而對實質重於形式、謹慎性則是以單獨條款與可靠性並列表述,但沒有條款對中立性進行表述。
二、相關性(Relevance)
相關性是指與決策有關、具有改變決策的能力。也就是說,具有相關性質量特徵的會計信息會影響其使用者的決策行為。
在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認為,「信息要成為有用的,就必須與使用者的決策需要相關」,「信息的相關性受到其性質和重要性的影響」。其中,重要性是支撐會計信息相關性的一個具體特性,「如果信息的省略或誤報會影響使用者根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我國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對相關性的表述為:「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表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基本一致。
雖然可靠性和相關性是會計信息兩項重要的質量特徵,但是兩者之間並不是總保持一致的。在某些情況下,或者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很好,但可靠性較差;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很好,但相關性又較差。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觀認為:在非理想環境下,編制一份既具有完全相關性又具有完全可靠性的財務報告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在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進行權衡,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在很大程度上,與會計交易或事項的確認三、從確認原則來看可靠性和相關性
權責發生制是在交易和事項發生時確認其影響,並在相關會計期間進行會計記錄和報告;現金收付制則是在收到或支付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時確認其影響,並在當期進行會計記錄和報告。
目前,不論是國際會計准則還是中國的會計准則普遍都採用權責發生製作為確認原則。因為,在真實反映方面,權責發生制下的會計信息能夠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能夠反映企業經濟業務的實質而不是形式。即:同時符合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可靠性的「真實反映」和「實質重於形式」兩個方面。根據權責發生制編制的財務報表,不僅反映了企業過去發生的、關繫到現金收付的交易和事項,還反映了企業未來收付現金的權利和義務,為使用者提供全面了解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決策有用的信息,符合相關性的要求。但是由於權責發生制下的會計信息容易隨著會計人員的判斷和估計而變化,甚至被利用來進行信息操縱,因此,有人認為權責發生制下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比現金收付制差;現金收付制是對經濟事項的真實完整的記錄和反映,具有可驗證性,也符合可靠性的要求。現金收付制下反映的會計信息更有利於評價企業的變現能力和預測未來財務狀況,也更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收益質量和投資者的現實利益。
對於權責發生制與現金收付制的可靠性與相關性,一直存在爭論。但各主要會計准則制定機構都十分重視現金流量信息,因而制定了相關的准則。我國新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就是在以權責發生制為主的會計准則體系中,將現金流量表作為充分披露信息的補充,使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夠選擇決策需要的信息,增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提高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性。
和計量密切相關。
四、從計量屬性來看可靠性和相關性
歷史成本要求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項目基於交易或事項的實際交易價格或成本進行計量;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願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如現行市價、重置成本和可變現凈值等。
一般來說,在真實反映方面,公允價值信息優於歷史成本信息;而在可驗證性方面,歷史成本信息優於公允價值信息。傳統的財務會計以歷史成本為主要計量屬性,歷史成本是按照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取得或交換時付出或收到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計量的,這些金額都是客觀的數據,具有可驗證性,因此具有可靠性。然而,即使歷史成本在資產取得日與市價和可變現凈值是一致的,但隨著市場變化和時間推移,市價和可變現凈值會發生變化,所以歷史成本缺乏相關性;而公允價值是在市場公平交易狀態下獲得的價值信息,並隨著市場變化和時間推移而更新,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使用者預測過去、現在或未來事件的結果,證實或者更正先前的預期並會在決策中起作用。因此,公允價值信息具有較高的相關性。但是,公允價值是通過市場交易獲得的,而市場環境是復雜多變的,一方面可能存在著不公平的交易;另一方面有些會計要素可能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可供參照的交易價格而只能估計,從而使公允價值信息的可靠性降低。
會計界對於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的可靠性與相關性也存在爭論,會計准則制定機構也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並採取了一些改善的方法。如:在歷史成本原則下,一些主要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等的後續計量採用了歷史成本減去備抵項的方法,即部分採用公允價值,以提高歷史成本計量的相關性。我國新發布的會計准則體系對公允價值實行有限引入,也是保證會計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兼備的權衡之計。因為中國正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資本資產市場還不是真正的活躍。此外,中國的誠信體系還不完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比較普遍,有限引入公允價值是一種科學的、謹慎的、提高信息有用性的舉措。追問:這也太多了吧 就是論述題 都不知道怎麼答回答: 可靠性是指確保信息能免於錯誤及偏差並能忠實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現象或狀況的質量。也就是說,會計信息應該是准確的、不偏不倚的。其從五個反方面概述:1、真實反映 2、實質重於形式3、中立性4、審慎 5、完整性
相關性是指與決策有關、具有改變決策的能力。也就是說,具有相關性質量特徵的會計信息會影響其使用者的決策行為。1、從確認原則來看可靠性和相關性2、從計量屬性來看可靠性和相關性綜上所述會計信息質量特徵中可靠性與相關性的關系需要在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進行權衡,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在很大程度上,與會計交易或事項的確認有關。
H. 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含義重要程度如何
我國財政部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中列示了八項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要求,其中就有這兩個。
可靠性原則: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相關性原則: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這兩個原則都是會計信息的首要質量要求,都是對決策有重要作用的會計質量要求,但是並沒有說誰更重要。
我的理解是,應當這兩個同等重要。
如果會計信息與沒有相關性(比如會計信息反映的是其他無關公司的信息),那麼它再正確,再可靠,對決策也起不到絲毫作用。
如果會計信息沒有可靠性(比如會計信息里都是假的信息,與事實相反的信息),那麼它相關性再強,也只能誤導決策。
I. 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是否矛盾為什麼
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在其《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中,對會計信息明確了八大質量要求。在八大質量要求中,又分為兩個層次:
即可
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最基本和首要的要求,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是對會計信息質量基本要求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可靠性與相關性,既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會計信息最本質的兩大特徵,這是財務會計報告目標決定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相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這正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正是由於可靠性與相關性二者的充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