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如何記住
Ⅰ 如何快速記住會計分錄
一、會計科目
對於會計科目的認識是大家能否成功做出分錄的核心也是基礎,然而會計科目種類及數量繁多,所以大多數考生在面對眾多的科目時就「退避三舍」。從考試的角度來看,其實整個初級職稱考試階段,科目表中的科目並非全數用到,僅僅只是一部分出現頻率比較高,例如資產類: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而這些頻率高運用的科目其實並無理解的難度,具體選哪些學習考生可參考除第一章以外後續每章節所要重點學習的科目。建議各位考生朋友特別是零基礎,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去讀懂這些科目。至於如何讀懂,建議各位考生採用拆字法然後自己組裝,例如資產處置收益,根據字面意思可以把它拆解為由於在資產處置時(出售)所產生的收益,進而加深對於這一科目的理解和記憶,其實科目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將經濟語言轉化為會計語言,更加的簡潔、准確。
二、記賬符號
科目僅僅體現了經濟業務是什麼,而賬戶才能體現經濟內容的增減變動。其實從用法來看,科目和賬戶用法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掌握不同的賬戶其增減變動方向,對於這六類賬戶的增減變動,相信大多數考生採取的措施是死記硬背,其實這些賬戶變動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根據拓展等式,資產(成本)+費用=收入+負債+所有者權益,從該等式中滿足一項規律:資金的存在形態=資金的來源,所以拓展等式右邊(資產、成本、費用)增加為借方減少為貸方,拓展等式左邊(收入、負債、所有者權益)增加為貸方減少為借方。明確了科目是什麼、借貸表示的增減,做一個完整的分錄,整體的解題思路為:①判斷經濟業務發生會引起哪些科目變動;②具體科目屬於哪一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③判定增減方向。
三、金額
初級職稱的考試題型中,其中不乏讓大家判斷分錄的正誤,以及計算科目的入賬金額,所以金額的計算也是尤為重要。從初級職稱的內容分布來看,第一章其實就是整體闡述會計是什麼、會計科目怎麼用、證賬表完整做賬流程,而後面的章節其實就是針對於每一類科目下具體內容展開,例如第二章資產類,包含了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等,而大家在每個新科目的學習完畢後,對金額的計算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部分章節重點考查核心其實恰好就是在金額也就是科目的入賬價值上。
Ⅱ 怎樣快速記住會計知識呢
想快速記住會計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總結,看書時做做筆記,把一些問題歸歸類。例如,在學習資產減值問題時,可以自己對比總結一下,固定資產折舊和減值的區別和聯系,怎麼使用這兩個近似的科目;再如,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的區別和聯系。。。
下面就是我的一個筆記摘錄,供參考吧。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的區別和共同點:
1)融資租賃所有權可以轉移,經營租賃則不可
2)前者要求出租的資產在開始租賃前使用年限不能超過全新時該資產使用年限的
區別 大部分,後者沒有此要求
3)在會計處理上,融資租賃承租人對租入資產計提折舊,出租人停止計提
4)經營租賃要對售後租回合同中特殊余額做披露
1)披露要求基本相同 未確認的租賃費用余額
相同 分攤未確認費用所採用的方法
2)承租人租賃費用分攤方式基本一致,均可採用直線法(平均年限法)
3)或有租金和初始費用,確認為當期費用(或收入)
會計業務或知識不是靠記住(背下來)就能掌握和提高的,會計實際上是一門技術,與車工、銑工差不多,只是工人加工對象是材料,會計加工對象是數據。
所以會計知識要靠實踐才能掌握和牢固。在日常會計處理中經常會遇到書本上根本沒有涉及的事情,或者說會計業務是不斷變化的,除了基本規范和原理外,會計實務的處理需要積累,甚至需要智慧。
Ⅲ 會計分錄怎麼樣能都記住
你要理解流程這樣才能記住,看是什麼樣的業務.主要是要理解了,不用刻意去記.
Ⅳ 怎樣記憶會計分錄最快
記憶會計分錄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1、首先從會計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內容。
2、學習記賬規則和記賬流程,學習會計制度,學習基礎知識。
3、多練,多積累實際經驗。
4、及時了解各種財稅政策,拓寬知識面。
5、注意靈活運用,逐步做到精準核算,合理避稅。
(4)會計如何記住擴展閱讀:
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2、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3、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4、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5、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Ⅳ 會計分錄如何才能記住
要想快速掌握會計分錄的正確應用,不能靠死記硬背,也不能以某一會計教材給出的舉例分錄來作為萬能的金鑰匙。我上學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講的方法是: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結合經濟業務來來捋順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把所有的經濟業務歸類,找出各類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搞清在哪裡用那些會計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4、聯系會計准則,結合會計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內容
5、重點的掌握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遞延稅項、或有負債等賬務處理
6、理清成本歸集與分配、成本結轉、損益結轉、各項稅費的計提與核算
7、多做一下賬務處理練習,強化記憶內容
Ⅵ 怎麼學習才能快速的記住會計基礎.........
理解性記憶,不能死記硬背,像借貸方面的你要結合一下實際也是可行的,一些特殊的就要牢記。
Ⅶ 如何能夠真正快速記清楚會計科目!
一般情況下,會計從業資格證需要考3科,《初級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考試科目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會計技能考試,指《初級會計電算化》,可隨時在各區財政局和會計進修學院報考,通過後取得合格證書。
第二類是會計專業知識考試,包括《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基礎》,實行全市統一考試,通過後取得成績合格證明(2年有效)。免試條件:
申請人符合報考基本條件且具備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中專以上(含中專,下同)會計類專業學歷(或學位),自畢業之日起2年內(含2年),免試《初級會計電算化》。
(7)會計如何記住擴展閱讀:
會計報考科目建議:
報考兩門:會計+稅法/財管。稅法的所得稅學習對於會計的學習很重要;而會計的學習對財管的學習也很重要。不過財管和稅法相比,稅法更合適一些;另外「會計+審計」的報考,不做重點推薦,因為審計學習需要會計基礎,而審計學習周期長很多,所以無形中這個組合時間學習會更長,報考應慎重。
報考一門:會計。只報考一門建議從會計開始,從此開始注會的學習旅程,注意打好基礎,不要只為了60分通過,考慮到會計的重要意義,學習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注會整體的學習。
報考三門:會計+稅法+財管。會計和稅法的學習可以明顯促進財管,所以財管不宜單獨報考,要注意知識體系的內部聯系。財管的學習上位於會計之後,學習周期不是很長。
報考四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主要考慮的是難度問題,而且也是學習時機的問題。因為風險管理適合在財管之後學習,學習順序上與稅法可以並列,位於會計和財管之後,總體上不是太影響注會的整體安排。
報考五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經濟法。經濟法的特點是適合考前三個月左右開始學習,所以增加經濟法並不會影響大局。學習安排上風險管理可以安排在經濟法之前,也可以並列學習。
Ⅷ 會計科目怎樣能記住。
首先看你是參加考試,還是實際工作,參加考試,那隻能背了,多做點題自然就記住了。
實際工作記不住,那就是業務不熟練,幹上半年常用的自然就全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