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如何協助領導管理企業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下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中國企業要想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占據主導地位,就一定要以外部的競爭力為導向,形成中國企業自身的強大核心競爭力。管理會計的發展與應用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同努力,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筆者堅信,隨著我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日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以及大型跨國企業的不斷涌現,管理會計具有的專業化、職業化以及國際化等特點已為企業管理者和管理會計專業人員所認可,將肯定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道路上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進而為中國經濟仍至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1.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首先,可吸收西方國家的先進新型的管理會計理論以及方法,比如,戰略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存貨管理等等。對以上西方國家的先進新型管理會計理論,我國可適當地引入與借鑒,但絕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第二,要進行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採用實證研究方法,要理論聯系實際,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發展體系。第三,在組織方面,也要根據實際建立中國管理會計師協會,專門研究管理會計的權威性機構為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服務,並且創辦專業性的管理會計刊物,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各項研究活動,並根據發展需要調整研究方向,發揮管理會計應有的指導作用。第四,要及時總結出我國企業在開展管理會計研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成果,以全面推進管理會計理論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工作。
2.引入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在管理會計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須加強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精確性。首先,要重視引進作業成本及作業管理,作業成本法解決了產品生產過程的共同成本的分配問題,提高了成本計算結果的精度,還引導企業管理者對成本動因的高度關注,克服傳統成本法中間接費用責任不清的不足,可使企業管理者施加必要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二,拓展成本管理的內容。成本管理應包含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所有環節,成本管理是一中全員、全流程的管理,涉及市場、研發與設計、製造等各個環節,企業應讓成本管理形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鏈條。第三,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包括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後分析與考核。事前預測可以使工作更加嚴謹,減少意外風險的發生,事中控制是成本計劃順利實現的保證,事後分析和考核則可以為今後的成本控制提供經驗與教訓。
3.加強高層管理者的管理會計意識,提高專業管理會計人員專業綜合素質。第一,企業管理者是一個單位的決策者,沒有領導的支持,管理工作難以實施。管理會計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管理者自身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也要樹立管理會計意識,這樣才能統籌規劃,使企業的管理會計體系適應或滿足企業的管理需要,並為企業未來發展的發展提供支持。第二,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管理會計的運用效果。管理會計不同於傳統的財務會計,它要求會計人員要具有責任意識,在對待管理會計相關的新業務、新理論、新方法等方面,能夠積極進取,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勇於創新、敢於實踐,以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經濟建設對會計工作的需要,真正從過去的傳統財務會計轉變為服務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結合的實踐應用上來,使自己不只是會計核算方面的技能專家,而應當成為組織間、組織內管理會計團隊的直接領導者,甚至是企業管理的領導者。
4.建立適合管理會計的內外部環境。第一,內部環境上,企業應當加強對開展管理會計全面應用的企業文化建設。首先是要培養企業員工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倡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樹立管理會計管理觀念,強化管理會計意識。企業應當總結好管理會計應用方法,形成企業管理會計制度,企業董事、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在企業日常管理活動中以管理會計為企業管理的行為守則,帶動、影響整個團隊,共同營造以學習管理會計方法,實踐管理會計應用的企業文化氛圍。第二,外部環境上,要優化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促進大中型國有企業管理機制的轉變,並進一步帶動其它所有制經濟實體的管理機制的加快轉變,建立適合現代企業管理的管理會計制度;為企業應用管理會計提供示範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環境;為企業管理會計的運行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
5.加快開發管理會計軟體的步伐,使管理會計逐步向信息化方向發展。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應用已成當務之急。特別是管理會計經常需要運用一些復雜的計算分析方法,建立一些比較復雜的數據模型,採用計算機軟體可保證數據運算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可大大減少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使管理會計人員能夠准確、及時地為企業管理者提供預測、決策等方面的信息,滿足企業管理者進行管理經營決策的需要;同時管理會計軟體的應用還可以大大拓展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活動中的應用范圍。因此,開發出精確有效的管理會計軟體,並使企業為之應用,是未來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必然趨勢。
『貳』 如何控制公司財務管理
要合理地配置人、財、物,以創造價值,實現經營目標,「財」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是生產流轉不可少的,沒有財務資源企業就不能運轉,這里的「財」狹義上講是資金,從廣義上講,「財」指財務資源,包括資金及資金安排、財務信息、財務管控手段等等,有些經理人對財務資源缺少足夠的認識,或者由於受財務專業門檻所限,很難具體利用財務資源的價值,甚至無法評估或評價財務具體的工作質量。經理人如何管理財務資源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在不同的公司體制中,財務部門具有不同的地位及職能,在獨立的法人公司中,財務理所當然地向經理人負責無論是業務上還是行政體繫上,財務核算混亂經理人要管,資金支付的安全性經理人也要管,資金的籌集及合理安排也要管,財務出了問題經理人要負責等等,這在會計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分公司或存在主管部門的企業組織體中,一般財務部門或人員由總部委派,總部會要求財務在業務上向總部負責,在行政上向經理人負責。這時經理人往往會因為財務人員是總部的,所以就不過問財務部門的事,只要業務上資金能夠保證,在工作中能夠配合自己的工作就行,至於財務出了什麼樣的問題由總部負責與其沒關系。而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有問題的,盡管這種委派的財務體制承擔總部主管部門的賦予的部分職能,但作為經理人仍要對公司的財務負責,具體的講就是要對資金安全負責,要對資金收益負責,要對財務核算的真實性負責,要檢查公司的財務制度是不是嚴謹並督促財務人員去完善,要定期聽取財務人員的工作匯報,要定期了解核實財務工作的狀態。在這里要明確的是:無論什麼公司體制下經理人對財務工作都是要負有責任的。
財務在公司的組織體系中是一個特殊的部門,在傳統的意義上,財務的職能是核算及監督。核算指通過會計規范將企業的經營收支、資產增減、業務往來等經營信息反映出來,監督則是指通過各種控制及牽制制度的安排對業務管理、資金流轉、資產安全中不和諧因素或偏差進行反饋及處理。這樣使財務在公司里的工作有一條或明或暗的主線,這就是資金流及資金安全,只要和資金流有關的經營環節都是財務關注的地方,而資金流恰如人的血液,人體的哪一個部位沒有血液流過呢,財務需要管的很多,有些方面看似多管閑事。
在業務人員往往將財務視為一個成本部門,一個制約業務發展的部門,一個沒事找茬的部門,一個多管閑事的部門,所以對財務比較抵觸,比如,業務人員好不容易談個客戶,到財務這面一審核,不符合公司財務政策,業務做不成了,業務人員會埋怨財務,經理人也應該埋怨財務嗎?不是的,經理人應該為自己擁有一個負責人的財務而感到欣慰。這時財務面臨很大的壓力,經理人應多給他們一些理解與支持。
在財務管理控制方面有一些基本原則,如崗位分離,授權審批,責任到人,監督檢查等等這些都是作為企業建立管理控制機制是有效且必要的,經理人掌握這些基本財務知識會對駕馭財務資源、保證資金安全是很有意義的。
記賬的與管錢的是不相容的崗位,兩個崗位必須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收支業務的全過程,至少兩個人以上才能把企業的錢付出去。經理人在管理財務時要注意觀察,是不是存在一個人就能把企業的錢付出去,比如企業的財務印章沒有分開保管,如果是,這很危險。要關注未經授權的資金支付,如果發現未經審批就付款的現象,要堅決嚴肅處理,決不能姑息。經理人要經常查看銀行現金流水賬,對自己陌生的付款事項保持高度警惕。
要讓財務工作上台階、有價值,經理人要給財務管理創造舞台,一個好的舞台上可以上演一幕好劇目,以下是一個財務經理的工作方針,我相信這個劇目會很精彩:
要穩健:穩健是一個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礎,關鍵在於資產的安全完整是否得到完全的管控,體現形式在於流程的完整性與可靠性,讓各項業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改善混亂狀況的直接辦法,所有流程都需要形成閉環,事事有人跟事事有人管,責任清晰明確。
要高效:效率是我們體現在行業內領先他人的武器,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存在是合理但不一定是最優,這是我們改善工作最具有挑戰性的地方。減少重復勞動增加協同效應,分別從根源上以及技術層面解決問題。
要增值:財務不是簡簡單單的寫寫畫畫,是要通過數字看問題說明問題解決問題,公司中沒有一個部門能夠比財務更能夠了解公司綜合的狀況,我們一覽眾山小的同時需要指出業務環節或者經營過程的不增值地方或盲點或改善點,有理有據。我們的價值就在於給公司創造的效益而不是核算出效益。
要服務:財務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畫腳,也不是跟在業務後面要數據,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溶入到業務中去,做一個技術型的財務人員,站在共同的立場以財務的視角考慮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成為業務的協作對象。
我們可以看到財務不是經理人的束縛,不是絆腳石,財務是經理人的得力助手,合作夥伴,是企業的好管家,經理人管好財務才能經營好公司。
『叄』 簡述如何從會計方面體現公司管理及控制
公司財務部門是一個重要的管理部門。
財務部門主要通過費用及成本的核算進行管理及控制。及時的統計數據為公司領導提供最准確的數據。公司領導根據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調整。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肆』 公司財務要怎麼管理
在充分考慮企業控制環境的條件下,要求會計系統做到:
確認並記錄所有真實的交易;及時充分描述交易,以便對交易做適當的分類;計量交易的價值,以便記錄其適當的貨幣價值;確定交易發生的期間,以便將交易記錄在適當的會計期間;在會計報表中適當地表達交易(業務)和披露相關事項。
建立健全控製程序:
(1)交易(業務)授權;交易(業務)必須是管理人員在其授權范圍內而存在和發生的,分為一般授權和特殊授權。一般授權是在公司規章制度中列明許可權,解決許可權范圍內、普通的業務活動;特殊授權是在上級領導或最高領導的單次特准授權,解決許可權范圍外、非正常的業務活動。
(2)職責劃分;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領導授權,在考慮節約成本的情況下,設置各部門、各崗位,建立、健全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相互銜接、監督、復核、牽制制度。嚴禁一人完成一項或多項業務,保障業務的發生,有專人負責,有一人或多人的監督和復核。
(3)憑證與記錄控制;對原始業務憑證進行編號民,保證所有業務均已記錄和沒有交易被重復記錄。對原始憑證的保管、查閱、銷毀制定製度。
(4)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對資產的安全保衛、保管,防止毀損,限制非相關人員接近資產和重要資產記錄。
(5)獨立稽核;驗證由另一個人或部門執行的工作和驗證所記錄金額估價的正確性。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財務部門和管理當局的責任;是加強內部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是評價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管理、有效控制基礎。
2.保護資產安全和完整;
企業的資產不是單一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企業的運轉過程中,資產不斷地改變其存在的形式,先以貨幣資金的形態存在,購入固定資產,原材料,勞動力等,在生產中轉化為產品成本,期間費用,或直接進入銷售領域,攜帶附加利潤在銷售中再變成貨幣。這一實物流轉存在於企業不同的部門、崗位之間,按一定先後次序進行得,周而復始,永不停息。
建立、健全資產地確認、計量、驗收、領發、和盤點制度,是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的必經程序。各部門應對本部門掌控資產的安全與完整負責,如保衛部門應對公司的整體資產防盜負責;倉庫部門應該對入出庫物資負責,對入庫存貨進行驗收、對存貨地領發進行監督;生產部門應該對車間在產品的保管、生產負責,准確核算領用及耗用原材料,耗用勞動力及製造費用;銷售部門應該對現銷和代銷商品負責收回現金資產。
財務部門應該從整體角度考慮資產地安全、完整,對各個部門的資產進行定期不定期盤點、復核、監督、檢查。企業地運轉是建立在資產地運轉基礎之上得,保護資產地安全完整,是各個部門的根本目標和基礎,是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
3.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合法和完整。
資產在各部門、各崗位地流轉,留下足跡就是原始的會計資料。會計資料,保證業務得真實性,沒有多計;保證業務得完整性,沒有少記;保證業務得合法法性,遵守相關的會計制度、准則、法規和企業具體得操作要求,為防止企業員工的錯誤與舞弊,評價企業領導人的業績,會計報表地建立,納稅報表地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據和評價基礎。
為此,必須保證會計資料的質量。必須遵守:客觀性原則,內容真實,數字准確,資料可靠;可比性原則,橫向可比,同期可比;一貫性原則,縱向可比,前後期可比;相關性原則,有用性;及時性原則,時效性;明晰性原則清楚明了。
『伍』 如何處理會計與企業,會計與公司領導的關系
我見過好多會計與企業的關系搞不好,一般都是會計不明白自己在企業的位置,也許是在稅務部門開了幾次會議就把自己當成了國家派到企業的人員了,說話辦事就有了點有持無恐。
會計要知道自己在企業中也是一般的員工,只是受企業領導聘用在財務崗位上而已,是幫助企業管理好財務的一個方面。企業可以聘請你,也可以解聘你。為此,只要能明白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與企業及領導不可能搞不好關系。
會計在認真幫助企業負責一個方面的同時,還要幫助企業遵守國家稅務制度,做到合理避稅,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陸』 如何使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作用
管理會計是西方企業為了加強內部管理經營,實現最大利潤,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收集、加工和闡明管理當局合理的計劃和有效的控制經濟過程所需的信息,圍繞成本、利潤、資本三個中心,分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的一個會計分支。
管理會計是將現代化管理與會計融為一體,為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人員提供管理信息的會計,它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的組成部分。
作為會計另一分支的財務會計,其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要全面發揮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應有作用,單靠財務會計系統是不夠的。而正是由於財務報告所承載信息的有限性,信息披露時范圍、數量和質量上的缺失,使得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無法從現行財務報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滿足。一旦有了管理會計信息需求,管理會計分支的存在便有了意義並且在完善公司治理和公司的高效運轉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與財務管理相輔相成,健全和完善了企業會計制度。
為管理者提供企業經營的各種管理信息,幫助管理者進行計劃、決策和控制。
為公司治理中的權責利統一提供理論與方法。
為股東提供董事會責任履行和業績考核等方面的信息。
『柒』 企業管理者如何藉助會計提供的信息幫助決策
藉助財務分析資料,可以通過對比發現企業在管理中的漏洞,發現哪個環節存在浪費和不規范,以便於加以改進,堵塞跑冒滴漏,增加效益。好的會計應該能做好此項工作,當好參謀。
『捌』 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應主動就單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這是會計職業道德中
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