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現會計職業的文明禮儀
㈠ 文明禮儀體現在哪些方面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頜、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
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並攏或兩膝合並傾斜;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
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鍾」。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㈡ 如何遵守會計職業道德
按下面規定做:
第二節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第十七條 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職業品質、嚴謹的工作作風,嚴守工作紀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第十八條 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
第十九條 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並結合會計工作進行廣泛宣傳。
第二十條 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
第二十一條 會計人員辦理會計事務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第二十二條 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運用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第二十三條 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
第二十四條 財政部門、業務主管部門和各單位應當定期檢查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並作為會計人員晉升、晉級、聘任專業職務、表彰獎勵的重要考核依據。 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由所在單位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由會計證發證機關吊銷其會計證。
㈢ 求關於會計職業與禮儀形象的文章
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時時處處隱含著德育內容。要求會計教師要努力挖掘,找准會計知識傳授與德育滲透的結合點。例如在講授《會計基礎》時,加強對學生進行會計工作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的教育,激發他們學習本專業的興趣,從內心熱愛會計職業,把個人的理想同會計職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在《財務會計》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國家、企業與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要嚴守法規、公平正直,為國家和企業當好家理好財。在《財務管理》教學,要求學生節儉理財,做好參謀,切不可為企業出歪點子。在《審計》教學,要教育學生做到客觀獨立,以高度的責任感,履行會計監督的職能。在《成本會計》教學,教育學生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要開源節流,處處精打細算,反對鋪張浪費,反對講排場、擺闊氣。在會計教學內容的傳授過程中,通過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長期熏陶學生。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他才能根據自己的信念,自覺地選擇會計行為。
㈣ 如何展示職業禮儀風采如何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護理人
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禮儀方面非常非常重要的,祝你健康快樂
㈤ 會計的職業道德的含義和內容中關於如何做
會計職業道德,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各種經濟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它貫穿於會計工作的所有領域和整個過程,體現了社會要求與個性發展的統一,著眼於人際關系的調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與亞為評價標准,並以社會評價(榮譽)和個人評價(良心)為主要制約手段,則一種通過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非強制性規范。所以題目中的C選項,說職業道德具有強制性是錯誤的。
㈥ 會計的職業道德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會計的職業道德主要體現在:
1、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2、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3、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等方面體現。
(1)。要求會計人員正確認識會計職業,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戒懶、戒惰、戒拖;熱愛會計工作,敬重社會職業;安心工作,任勞任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切實對單位、對社會公眾、對國家負責。
(2)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保守秘密,不為利益所誘惑。
(3)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
(4)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6)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勤學苦練,刻苦鑽研;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實際工作學,在學中思,在思中學,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8)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擺正位置,文明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㈦ 會計職業道德八大准則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有八項,包括以下方面:
1)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會計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4)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堅持准則。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6)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勤學苦練,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8)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7)如何體現會計職業的文明禮儀擴展閱讀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不斷增加,各種社會誘惑也隨之增加,而會計作為我國各職業崗位中有著關鍵性作用的職業,其工作人員在利益驅使或權力的脅迫下某些時候會進行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的操作,如進行會計造假,偽造、篡改、隱匿會計資料,進行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造假,以權謀私,利用職位之便謀取私利,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造成該種現象原因大體分析如下:
(一)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素養有待加強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學歷、高職業道德的會計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但我國會計行業從業人員整體職業道德素養水平卻仍存在不足,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
①部分會計人員職業能力不強,在執行會計業務時墨守成規,不願學習新的會計職業技能,對於新的會計思想、方法不願接受,尤其是部分從事會計行業多年的老會計人員,不願創新,不願接納新的事物,導致知識、技能的老化,不能很好促進企業會計的發展,使之真正推動企業的發展。
②部分會計人員不能很好的主動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他們甚至對國家最新出台的一些會計法律法規都不能很好的了解掌握。
③一些會計人員在利益面前經不住誘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堅持原則,做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或存在上級領導因利益對會計人員進行施壓,造成部分會計人員為了明哲保身,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為領導的私利服務。
(二)領導者原因
多數會計人員是在企業上級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一些領導者的意志往往會被強加給會計人員,如果某些上級領導的職業道德素養不高,就會導致一些會計人員放棄職業道德,為領導服務。
如部分上級領導在各種利益驅使下或為了追求過高目標額的實現等滿足一己私利的行為而放棄職業道德,利用職位之便脅迫會計人員為其私利服務,而部分會計人員會在利益的誘惑或領導者以將其辭退等行為的脅迫下放棄職業道德,利用職務之便進行會計信息造假等各種違規操作,致使會計信息失真,損害企業集體利益。
(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不夠重視
經濟發展,物質財富增加,各種利益誘惑隨處可見,在如此物慾橫流的社會背景下,增加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就顯得更為重要,而目前我國關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卻不足,整個社會的職業道德重視度並不高,職業道德雖在工作實踐中能夠不斷加強,但其本身的教育培養也不容忽視。
首先,學校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不足夠重視,學校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培養,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而知識學習階段價值觀的培養,對以後進入職場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其次,進入會計行業之後的職業道德教育多以公司培訓為主,但公司培訓也多為職業能力的培訓,忽視了對職業道德的培訓。對職業道德教育的不重視成為職業道德素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監督機制不完善
雖然我國已制定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來規范會計人員行為,但關於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處罰辦法的法律規定卻仍不健全,無法達到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人員實現嚴懲嚴辦以警示的作用,導致部分會計人員無視法律的存在,鋌而走險,謀取私利,法律對其監督存在一定的漏洞。
我國對會計行為的其他監督還包括審計監督、財稅監督等,但這些監督部門往往各自為政,缺少有效的溝通協作,不能真正的發揮對會計人員的有效制約。會計監督體系的不完善使得會計管理存在一些漏洞,而有些會計人員鑽了會計管理的漏洞,進行一些違法違規操作,喪失了職業道德。
㈧ 會計中的會計職業道德有那些特徵,這些特徵又如何表現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應該是自覺與強制性,規范性與靈活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原則性特點
會計工作與國家政治和經濟緊密相關,會計工作必須在一定的道德影響和制約下存在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會計工作既具有明確的經濟目的,又具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同時,又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這種政策性決定了會計工作的原則性。作為財會工作者,政策觀念一定要強,要勇於堅持原則。政策和職業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范疇,但作為社會主義的財政政策,財會規章制度都反映了國家、集體和廣大生產者、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要使這些政策、法規制度得以順利貫利和實施,必須堅持原則。堅持原則不僅使財會工作者職業義務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強,充分利用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管理權,對各種浪費行為和不正之風進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財會工作者自身不會因時時與錢打交道而成為一個喪失原則、認錢不認方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者。作為財會工作者,如果不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堅持按原則辦事,不僅害了自己,也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無私性和廉潔性特點
會計工作與錢、財、物緊密相聯,這就要求財會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廉潔自律、奉公守法、公而忘私、公私分明,以國家、集體的利益重於一切為最高原則。無私性集中體現在財務工作者的道德習慣行為上,廉潔奉公,不貪不沾,一塵不染,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傳統作風。財務工作者必須以此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思想上築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蝕的堅不可摧的壁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受住各種考驗。
(三)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服務性和利益高度相關性的特點
為人民服務是所有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根本所在,這就決定了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服務性和利益高度相關性的特點。社會主義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新型的關系,即相互服務、利益相關的關系。每個人既是服務的主體,又是服務的客體,每個人既為他人提供利益,同時也獲得利益。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財務工作的性質也決定了財會工作者必須樹立服務意識。因此,服務性是財會工作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財會人員面對各種經濟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風,樹立服務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四)會計職業道德具有規范性和約束性特點
會計工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宰,在進行理財時,其自身素質和形象非常重要,必須有一定的規范性和約束性,明確會計人員「應該怎樣做」的界線。如《會計法》要求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會計從業資格,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此,在新形勢下,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㈨ 體現會計職業道德特徵的有
一)原性則
原則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典型特徵。作為財會工作者,政策觀念一定要強,要勇於堅持原則。政策和職業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范疇,但作為社會主義的財政政策,財會規章制度都反映了國家、集體和廣大生產者、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要使這些政策、法規制度得以順利貫利和實施,必須堅持原則。堅持原則不僅使財會工作者職業義務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強,充分利用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管理權,對各種浪費行為和不正之風進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財會工作者自身不會因時時與錢打交道而成為一個喪失原則、認錢不認方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者。作為財會工作者,如果不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堅持按原則辦事,不僅害了自己,也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無私性
財務工作要求財會人員具有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為,以國家、集體的利益重於一切為最高原則。無私性集中體現在財務工作者的道德習慣行為上,廉潔奉公,不貪不沾,一塵不染,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傳統作風。財務工作者必須以此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思想上築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蝕的堅不可摧的壁壘。
(三)服務性
財務工作貫穿於我國四化建設的各行、各業、各個部門。可以說,沒有財務管理工作,我國的四化建設就會癱瘓,國家財產就會受到巨大損失。財務工作既不能獨立於各行、各業、各部門而存在,又不能置於各行各業各部門之上。財務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財會工作者必須樹立服務意識。因此,服務性是財會工作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財會人員面對各種經濟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風,樹立服務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四)時代性
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道德標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類型多樣化。財會人員所維護的不僅僅是企業和國家的利益,還涉及到委託人與受委託人的多方利益。因此,在新形勢下,對財會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更高。所以說,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具有很強的時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