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從業 » 會計人員應如何參與管理辦法

會計人員應如何參與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1-08-16 10:30:11

如何改革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加強會計人員素質培訓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這一職業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其地位在不斷提升,在企事業單位內部發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體制在發生著重大轉變,會計事業也處於由傳統會計向現代會計的過渡之中,而會計的職能定位不只是對企業所從事經濟活動的某一環節進行簡單、機械的核算,而是更加註意財務對企業整個經濟活動的綜合影響,會計工作的內容與職能在不斷增加,難度與責任也相應的增加,這就對企業的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來適應新形式發展的要求,已經成為擺在各個企業管理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企業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是人們在從事本職工作時,其政治覺悟與思想境界的一個重要展現,所以思想政治素質是一名會計人員所具備的最基本素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同時也使人們的慾望不斷增加,對會計人員來說,其所面對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也日益復雜,有些企業為了自己發展的需要,都或多或多的存在一些經濟問題,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相當高的政治覺悟,堅決與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斗爭,以維護會計這項事業的純潔性。
2.業務能力素質 作為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具備業務能力素質是對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要求,是會計人員能夠順利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礎。但是現代企業要求會計人員必須要更高的專業素質,因為其業務能力直接關系著會計信息的質量,而會計信息是企業決策的基礎,如果會計信息不及時或者失真,會使企業的決策失誤,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令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所以企業必須要積極的引導會計工作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自覺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為會計信息的及時、准確提供保障。
3.綜合文化素質 現代社會的市場運作,通常會出現各行各業相互交叉、滲透,這就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體系不能過於單一,不能僅限於本專業,其知識儲備在有一定的深度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廣度。所以會計人員文化素質的提高,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4.溝通協調能力 現代社會的會計人員,其職能不再是簡單記賬與核算,現代財務會計部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跨部門的管理機構,對外要走出企業與其他企業進行溝通,對內要對企業各個部門的生產經營進行組織協調,所以,會計人員必須要學習如何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協調,良好的表達能力同樣也是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5.熟練掌握相關的法律制度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建立法制社會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所處行業的相關規定。這些規定,有些是針對會計人員自身所提出的,比如《會計法》等;有些是針對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過程中所要遵循的准則,比如《企業會計准則》、稅法的相關規定以及企業的內控制度等等。這些都是會計人員的行為准則,它能夠保證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是合法的、規范的,所以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握這些規定。而且,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多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處於不斷的更新狀態,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關注新法律法規的頒布,以保證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建議
1.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 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必須要貫穿於會計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因此,企業的會計部門要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採取各種有效的手段,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樹立正確的會計從事職業道德觀,堅決抵制不良風氣。政府也要啟動相關的監督機制,對於那些違反職業操守,違背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要採取相應的手段給予處罰;而對那些違法亂紀的人員,必須要對其法律責任進行追究,要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評判一個會計人員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標准。 2.創建學習型企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日趨復雜,用瞬息萬變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所以會計工作也必須要追隨時代的腳步,迅速完善。面對知識經濟的沖擊,會計系統在很多層面發生了變化,會計基本假設在發生變化,會計核算的重心在發生轉移,而會計計量的模式也不斷的進行改進,會計人員想要適應現代的財務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面對日益更新的知識體系,要不斷的學習,對自己的知識架構進行更新。企業面對知識經濟的

❷ 會計人員如何參與企業經營決策

【摘要】:正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地位也逐步明確,被賦予越來越多的自主權,特別是《條例》和《兩則》的頒布,更使企業行使自主權有了直接的依據。這些既給企業帶來活力也給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會計工作在內的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必須適應這一變化,實現管理上的轉軌變型,立足於企業生存和發展。 一、會計人員應及時提供真實會計信息,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信息是決策的依據,過去會計提供的信息主要是滿足國家對企業的直接管理,為宏觀管理提供依據,附帶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隨著籌資渠道的多樣化、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以及對外經濟技術交流發展,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會計信息使用者,不再單單是國家和企業管理者,企業債權人、投資者從自身利益出發,

❸ 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1.為了規范對公司會計人員的管理,使得公司會計人員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高專業技術水平,以公司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宗旨,特製定本辦法。

2.本辦法適用於公司本部及所屬子公司、分公司對會計人員的選拔、任用和管理。

會計人員的任職條件

1.公司會計人員實行定期輪崗制度,一般2~4年輪崗一次。

(1)外派到控股子公司的財務總監、財務部經理,一般3~4年輪崗一次。

(2)公司財務部的科級幹部,一般2~3年輪崗一次。

(3)一般會計人員,一般2~3年輪崗一次。

(4)出納員在同一出納崗位上工作滿2年者,必須輪崗。

(5)退休前兩年的會計人員原則上不再輪崗。

2.會計人員的具體輪崗時間,由財務負責人按照上述規定,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3.會計人員調動崗位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

(1)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科長監交。

(2)科長辦理交接手續,由部長監交。

(3)部長辦理交接手續,由財務負責人監交。

(4)財務負責人辦理交接手續,由公司總經理監交。

❹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管理制度是什麼

會計法》第50條第3款規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者的制度。」由此可見,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統一制定的;
2、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應當依據《會計法》制定;
3、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核算制度
會計核算制度主要是有關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會計科目的設置與要求、財務和會計報告的格式與要求等規范。
2、會計監督制度
會計監督制度是指有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本單位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的制度,主要包括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實物與款項、財務收支及其他會計事項的監督。
3、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管理制度
《會計法》中關於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一章除了規定基本的制度外,還規定了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這種統一的會計制度主要就是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4、會計工作管理制度
會計工作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對會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等制度。

公司自己的會計制度主要是要在部分會計核算方面再細規定一下。例如固定資折舊辦法,折舊年限,無形資產是否攤,攤多久,存貨入庫、出庫的核算方法、白條的規定等等。

❺ 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哪裡制定

財政部。
全國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財政部制定,各地可以根據其制定本地的具體實施辦法。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2005年財政部令第26號)
第四條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第三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和中央主管單位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報財政部備案。

❻ 會計人員如何處理堅持原則與參與管理的關系

這個問題有點大,堅持原則,與參與管理並不矛盾,堅持原則主要是在不做假賬的方面,而參予管理主要是對決策提出財務方面的支持,做不做假賬是由單位負責人和會計人員來決定的,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參與管理,則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籌劃和財務管理\預測的能力.

❼ 會計參與管理應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管理型」會計,應具有廣博的管理會計知識,能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這個層次要求會計人員能對經濟活動產生的會計信息進行科學的整理,有效地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控制和考核。主要通過經費自給率、人員支出與公用支出分別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指標對事業單位會計報表從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情況、資產負債的構成及資產使用情況、收入支出情況及經費自給水平等方面進行財務分析和評價。分析單位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各項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措施能否得到落實。同時,要找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第三個層次是「戰略型」會計,需要會計人員有對資源價值動態認識的能力和對全局的把握能力。一個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是集財務分析師、管理會計師、CPA.aspx>注冊會計師於一體的復合型管理者,以適應我國加入WTO後面臨的全球性競爭。對於此層次會計人員能力的要求,財政部在2006年初提出:「必須造就一批精通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善於理財、熟悉國家財經法規、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復合型會計人才,以適應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發展要求」。「國際視野」、「戰略思維」是會計能力層次的最高要求,是每一個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奮斗目標和行動指南。
會計人員專業業務素質的三個層次是一個階梯式的能力要求。從具備「核算型」會計能力到具備「管理型」會計能力再到具備「戰略型」會計能力,會計人員要實現兩個基本轉變:即財務工作職能從記賬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財務工作領域從事後的靜態核算向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控制轉變。

❽ 《會計人員管理辦法》自哪年實施

會計人員管理辦法
為加強會計人員管理,規范會計人員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本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