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從業 » 管理會計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管理會計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發布時間: 2021-08-16 09:18:55

① 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原因

(1)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繁榮及其對經營管理的客觀要求,是導致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原因。
(2)現代電腦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管理會計的完善與發展。
(3)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現代管理科學理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② 管理會計是怎樣形成與發展的怎樣認識它同現代管理科學的關系

這個問題我好象已經回答過了,管理會計包括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全面預算等,是通過成本和績效在實現公司整體戰略的,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您可以到中國管理會計網www.cma-china.rog上去看.
管理會計發展前途是很好的,在國內剛剛開始應用,而且多在製造企業,主要集中在機械和電子行業.中國還沒有相關認證.
發篇文章給你看一下,這個是針對銀行系統的,如果需要其他行業的可以跟我聯系.圖片沒法發上來.
1、概述

隨著銀行綜合經營計劃體系的建立和各項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對各級分行、部門、產品、網點、客戶經理、大客戶、櫃員和各類管理人員諸方面進行量化、細化的投入產出分析,為綜合經營計劃的編制、分解、監控提供依據,為績效考核機制的有效推行提供信息支持。

銀行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為銀行提供了細分經營管理信息的窗口,它可以協助銀行實現對成本、效益、投入產出的定量分析,將銀行經營決策的著眼點從財務會計上升到管理會計層面;為銀行運營成本的控制以及綜合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學的依據。

2、客戶價值

本系統是一個面向管理和決策的系統,其核心價值如下:

-信息集成
有效地集成門櫃業務、信貸管理、卡業務、中間業務等營業系統以及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的信息和數據,利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工具,為銀行經營決策提供量化依據。

-成本控制
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思想,根據作業成本的原理,提供全面准確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從產品成本、部門成本、項目成本、人力成本、質量成本、客戶成本等方面強化成本控制,提供成本費用的歸集和逐級分攤、成本的預測與分析,實現成本的源頭控制、實施控制、核算控制、評價分析,達到集約管理的目的。

-效益分析
在成本明細化控制的基礎上,將直接經營收入和內部轉移收入分解,以確定機構、責任中心、產品和客戶的贏利情況和能力,在此基礎上將創造價值的責任、權力有效分解、落實到位,為加強作業管理、提高作業效率、增強利潤中心的贏利能力服務。

-績效考核
系統自動統計各部門、機構、產品、人員各類投入、產出、利潤等指標數據,並可進行計劃與發生的比較、當前與歷史的比較、同類項目之間的比較等,為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有效、准確的考核提供依據,為第二年科學地制定計劃提供保證。

-風險防範
提供完善的預警控制功能,對經營事件實現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對異常及重要情況進行報警,並提供嚴密的審批和許可權控制,從而有效地防範經營風險。

-信息表現
系統為各級行領導、部門經理、各級管理人員和客戶經理甚至櫃台營業組長,提供多種管理指標信息,並以日期、機構、產品、部門、客戶經理、櫃員為維度,以表格、柱狀圖、餅圖、立體圖、曲線等方式展現。

3、技術實現

採用先進的B/S體系結構,包含Browser、WebServer、Appplication Server、Database Server,技術特色如下:

-使用的米多軟體全面遵循J2EE標準的中間件InforWeb;
-凝聚了面向對象構建數據倉庫的思想;
-採用了在企業商業智能(EBI)領域領先的COGNOS公司的系列工具軟體。

4、系統特點

-數據集中管理,從營業系統、財務系統等統一採集數據,進行整合加工,保證數據的完備性和一致性。
-系統基於B/S結構,可復用銀行的現有網路資源。
-運用先進的數據倉庫技術,通過數據的合理分解、加工,提供多維度的分析和應用,並以靈活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現。
-系統設計靈活,採用參數化的定製方式、智能報表定製工具,可適應不同商業銀行的管理、統計口徑要求,實現管理應用的快速定製。
-採用安全的SSL通訊協議和多種許可權控制手段,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
-支持伺服器群集,系統可支持大數據量和交易量,具備高擴展性,滿足不同規模的應用。
-系統支持數據的高時效性採集,通過OLAP工具實現多層次、多維度的分析處理。
參考資料:這個問題我好象已經回答過了,管理會計包括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全面預算等,是通過成本和績效在實現公司整體戰略的,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您可以到中國管理會計網www.cma-china.rog上去看.
管理會計發展前途是很好的,在國內剛剛開始應用,而且多在製造企業,主要集中在機械和電子行業.中國還沒有相關認證.
發篇文章給你看一下,這個是針對銀行系統的,如果需要其他行業的可以跟我聯系.圖片沒法發上來.
1、概述

隨著銀行綜合經營計劃體系的建立和各項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對各級分行、部門、產品、網點、客戶經理、大客戶、櫃員和各類管理人員諸方面進行量化、細化的投入產出分析,為綜合經營計劃的編制、分解、監控提供依據,為績效考核機制的有效推行提供信息支持。

銀行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為銀行提供了細分經營管理信息的窗口,它可以協助銀行實現對成本、效益、投入產出的定量分析,將銀行經營決策的著眼點從財務會計上升到管理會計層面;為銀行運營成本的控制以及綜合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學的依據。

2、客戶價值

本系統是一個面向管理和決策的系統,其核心價值如下:

-信息集成
有效地集成門櫃業務、信貸管理、卡業務、中間業務等營業系統以及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的信息和數據,利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工具,為銀行經營決策提供量化依據。

-成本控制
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思想,根據作業成本的原理,提供全面准確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從產品成本、部門成本、項目成本、人力成本、質量成本、客戶成本等方面強化成本控制,提供成本費用的歸集和逐級分攤、成本的預測與分析,實現成本的源頭控制、實施控制、核算控制、評價分析,達到集約管理的目的。

-效益分析
在成本明細化控制的基礎上,將直接經營收入和內部轉移收入分解,以確定機構、責任中心、產品和客戶的贏利情況和能力,在此基礎上將創造價值的責任、權力有效分解、落實到位,為加強作業管理、提高作業效率、增強利潤中心的贏利能力服務。

-績效考核
系統自動統計各部門、機構、產品、人員各類投入、產出、利潤等指標數據,並可進行計劃與發生的比較、當前與歷史的比較、同類項目之間的比較等,為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有效、准確的考核提供依據,為第二年科學地制定計劃提供保證。

-風險防範
提供完善的預警控制功能,對經營事件實現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對異常及重要情況進行報警,並提供嚴密的審批和許可權控制,從而有效地防範經營風險。

-信息表現
系統為各級行領導、部門經理、各級管理人員和客戶經理甚至櫃台營業組長,提供多種管理指標信息,並以日期、機構、產品、部門、客戶經理、櫃員為維度,以表格、柱狀圖、餅圖、立體圖、曲線等方式展現。

3、技術實現

採用先進的B/S體系結構,包含Browser、WebServer、Appplication Server、Database Server,技術特色如下:

-使用的米多軟體全面遵循J2EE標準的中間件InforWeb;
-凝聚了面向對象構建數據倉庫的思想;
-採用了在企業商業智能(EBI)領域領先的COGNOS公司的系列工具軟體。

4、系統特點

-數據集中管理,從營業系統、財務系統等統一採集數據,進行整合加工,保證數據的完備性和一致性。
-系統基於B/S結構,可復用銀行的現有網路資源。
-運用先進的數據倉庫技術,通過數據的合理分解、加工,提供多維度的分析和應用,並以靈活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現。
-系統設計靈活,採用參數化的定製方式、智能報表定製工具,可適應不同商業銀行的管理、統計口徑要求,實現管理應用的快速定製。
-採用安全的SSL通訊協議和多種許可權控制手段,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
-支持伺服器群集,系統可支持大數據量和交易量,具備高擴展性,滿足不同規模的應用。
-系統支持數據的高時效性採集,通過OLAP工具實現多層次、多維度的分析處理。

③ 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的根本原因

為了科學地預測和決策企業的經濟活動,各種數學的、技術的數理統計方法逐漸與會計科學結合起來,使會計的管理職能不斷擴大和延伸,逐漸形成側重於企業內部管理的會計方法體系,這就是管理會計從會計中分離出來的經濟基礎和歷史源因。

④ 管理會計的發展是怎樣的

管理會計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早期企業管理層對內部計量的運用。當時的紡織廠、兵工廠等企業為了衡量內部生產過程的效率,在市場交易信息之外,開始對企業內部特定管理信息提出要求。1855年,新英格蘭的利曼(Lyman)紡織廠以復式簿記為基礎,首創了一套成本會計制度,它所提供的成本會計信息,能反映產品成本、工廠布置變化影響和對原棉收發的控制情況。19世紀中期,鐵路業的出現和迅速成長為成本會計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由於鐵路公司在當時規模最大、組織最為復雜且營業跨越廣闊的地理區域,對成本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穎的會計管理技術方法開始得以發展,19世紀80年代起,鐵路公司的成本會計方法被更大規模的銷售企業、鋼鐵公司等所採用並加以發展。銷售企業按部門和地理區域統計關於銷售周轉的明細情況,並編報類似於後來收入中心所用的業績報告。而鋼鐵公司對協調、控制所需的統計數據進行了發展,將鐵路業早已採用的會計憑單制度(Voucher system of accounting)加以引進,並將成本報表作為控制工具,最著名的案例就美國鋼鐵巨頭卡耐基(Andrew Carnegie)鋼鐵公司,他成功的將成本報表用於業績評價、質量檢查、副產品決策、銷售定價等方面,形成了最早的管理會計雛形。
之後的一段時期,隨著成本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成本會計系統與資本會計系統、財務會計系統相互獨立,其設計和運行歸製造部門負責,其提供的成本信息被製造部門用來評價營業效率、進行定價決策、控制和激勵工人業績,管理會計理念進一步發展,管理會計開始定位於企業整體的商業成功,而不是以編制對外財務報告為目的進行工作。
進入全球商業時代後,管理會計開始為企業制定戰略決策的提供依據,並給予可靠的分析及預測,對於企業經營的每個環節,實施更為精細的管理,也為科學管理水平的提升帶來了機遇。
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考:華圖好會計CMA考試官網:http://www.htcma.com/
CMA考試最新動態請關註:http://weibo.com/goodacccma (CMA考試交流群:274701837 )

⑤ 管理會計是如何形成與發展的

管理會計形成、發展的「三階段論」

一個世紀以來,管理會計的形成與發展可分為連續的三個階段,即成本會計(Cost accounting)、現代管理會計(Modern management accounting)和後現代管理會計(Post—Management accounting)三大階段。以下依次進行論述:

(一)「成本會計」階段

成本會計是工業化的產物。成本會計的形成與發展,歷時半個世紀,即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期)。在這一期間,成本會計的形成與發展,主要表現為:

1.從賬外計算發展到賬內計算。嚴格地說,賬外計算並不是會計,只是生產的附帶工作的一部分——生產人員在生產中進行工、料和其他耗費的計算。而賬內計算,是指將成本的發生、積累和結轉納入復式記賬系統,由會計專業人員進行業務處理,藉以為會計期間終了編制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提供相關的成本數據。可見成本的賬內計算雖已納入企業的會計系統,但並不具獨立性,實際上只是財務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

2.依據泰羅的「科學管理」學說,建立「標准成本會計」,實行事前計算與事後分析相結合,以促進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提高效率,減少浪費,為企業加強內部的成本管理(控制)服務。可見「標准成本會計」不同於成本的賬內計算,它大大超越了傳統財務會計的基本框架,而為會計直接服務於企業管理開創了一條新路。「標准成本會計」的這一特性,使它能履行管理會計的一定職能,因而在20世紀50年以後,隨著現代管理會計的興起,它被納入「現代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作為「執行性管理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繼續發揮作用,是很自然的。

但也必須看到,導源於泰羅制的「標准成本會計」,實施的有效性,有賴於整個社會大的社會經濟環境和企業內部生產技術系統的穩定,表現為長期大量生產具有穩定的市場需求的較少品種的產品。如果不是這樣,原始意義上的「標准成本會計」就難於有效地運作了,這是它的局限性。

總的說來,在成本會計階段,認識和分析問題,基本上還停留在「技術」層面上,並沒有提到應有的理論高度來認識。這可以說是一個總體性的缺陷。但美國會計學家J.M.Clark於1923年出版的《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Overhead Costs》一書中提出的「不同的成本服務於不同的目的」(Different Cos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的論斷,卻富有哲理性,至今仍為眾多學者反復引用。可見其理論價值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貶損,反而在管理會計以後的發展階段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理論的重要性也於此可見一斑,足以發人深省。

(二)「現代管理會計」階段

這一階段約起於20世紀50年代終於20世紀的90年代之初。這一歷史階段,管理會計所取得的進展,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完成從執行性會計向決策性管理會計轉變。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會計系統重點放在為企業內部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服務,並不涉及決策咨詢方面的問題。因為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中間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企業面臨的經濟大環境是:社會物資缺乏,供不應求,產品生產出來以後不愁沒有銷路。因而經營決策問題並沒有在企業管理中引起足夠的重視,而被排除在會計視野之外。20世紀50年代以後,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是由於:從20世紀50年代起,資本主義世界進入所謂戰後期。從此資本主義經濟陸續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並大規模應用於生產,使社會生產力獲得十分迅速的發展;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企業進一步集中,跨國公司大量涌現,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生產經營日趨復雜,企業外部的市場情況瞬息萬變,競爭更加劇烈。這些新的環境和條件,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要求實施「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重心在決策」的指導方針,把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放在首位。
與此相適應,在現代管理科學(包括運籌學和預測、決策科學等)的指引下,形成的決策性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是以「決策會計」與「執行會計」為主體,並把「決策會計」放在主導的地位。它突破了原有執行性會計系統的局限,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重大發展。

2.此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管理會計主要在以下各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和創新。(1)企業管理深入到作業水平,形成作業成本計算與作業管理;(2)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形成目標成本計算和與之相聯系的KAIZEN成本計算;(3)以成本的「社會觀」為指導形成產品生命期成本計算;(4)管理會計中行為科學的引進與應用;(5)創建著眼於企業與金融市場共生互動的資本成本會計;(6)創建著眼於社會價值鏈優化的戰略管理會計;(7)創建服務於正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環境管理會計;(8)創建服務於正確實施全球發展戰略的國際管理會計。

由此可見,現代管理會計已成長為一棵以基礎性管理會計為主體的「枝繁葉茂、繁花似錦」的大樹!

以上各個領域的進展和創新,使現代管理會計從廣度、深度和高度上提到一個新的水平,並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提供信息對內深化與對外擴展並舉;(2)應用的指標力求從滯後性向前導性轉變;(3)涉及的內容更趨多學科化。

(三)後現代管理會計階段

這一階段約始於20世紀90年代之初,將延伸到以後較長的歲月,不斷由較低級階段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為什麼說「後現代」始於20世紀90年代之初呢?

1993年,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出版《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書認為「知識社會」本質上是「後資本主義社會」,使「知識經濟」成為「後資本主義經濟」的根本原因是「知識」的「准公共產品」(quasi-public goods)特性。後資本主義社會同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同,是由於經濟增長的源動力,不是來自傳統的「資本家」的投資,而是來自知識的創新與運用。

那麼,進入「後現代」以後,在管理會計領域有哪些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新呢?

1.「後現代管理會計」思想觀念上的創新。總起來說,20世紀90年代後,管理會計的創新不只在技術方法上,而首先是在思想觀念上。我認為,思想觀念上的創新比技術方法上的創新更具根本性、全局性和長遠性。因為思想觀念上的創新對許許多多具體應用於相關領域的技術方法上的創新具有導向作用,可以使許多工作在第一線的專業人員在局部的摸索中少走彎路,正如前面所說的工匠與學者的關系一樣。

而這里所說的管理會計思想觀念上的創新,又是以對管理會計特性的重新認識作為基本的出發點。

管理會計是融管理與會計於一體的一個專門領域,是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為轉移,並隨著管理特性的發展而發展。

關於管理的特性,傳統的認識是:管理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具有雙重性。但強調面不同,就會引發出一系列相關問題。

強調管理的科學性,必然強調:計算的精確性、管理決策的最優化、復雜數學方法的應用和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奇妙功能。這樣一個思路,是環環相扣、順理成章的。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強調管理的科學性,是西方管理學界的主流思想,管理決策奉行最優化准則;強調管理中復雜數學方法的應用,具有權威性的Robert S. Kaplan的著作《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在1982年的第1版中就廣泛地應用了許多復雜的數學方法。管理科學領域的數學熱,形成一個高潮。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現了許多有重要意義的新動向,主要表現在:

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帶頭強調管理的藝術性,認為管理是一種自由度較大的藝術(Management as a Liberal art),與此相聯系,強調「衡量」(Measuring)重於「計算」(Counting)、「認知性」(Cognition)重於「精確性」(Precision)。「認知性」重在整體的質的把握,精確性重在細節的量的描述,前者屬於人文思維,後者屬於科學思維。

Robert S. Kaplan與Anthony A. Atkinson合著的《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1989年第2版,1998年第3版)也刪去了絕大部分用較復雜的數學方法表述的內容,而把研究的重點轉移到有關企業管理的體制、組織和決策等方面來。與此同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倡導的管理決策目標從「最優化准則」向「滿意性准則」轉變,也在實踐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後,對管理特性的重新定位所導致的管理會計思想觀念上的創新,體現了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向,即從科學觀向人文觀發展的趨向!由此而導致的一些具體創新成果將體現在下文關於「管理會計在決策支持層面取得的進展」中。

2.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綜合記分卡》的設計與應用。Robert S.Kaplan與David P.Norton合著的《綜合記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1996年出版以後,在理論界、實務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世人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它所體現的「五個結合」:戰略與戰術、當前與未來、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經營目標與業績評價、財務衡量與非財務衡量相結合,無論從理論認識還是從實際應用上看,都實現了新的突破,它完全超越了傳統意義上會計的局限,而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創建新的綜合性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是「後現代管理會計」階段迄今取得的一項重要的綜合性創新成果!

三、管理會計在「決策支持層面」取得的進展

在「現代管理會計」階段,完成了從「執行性會計」向「決策性會計」轉變以後,管理會計師,作為「決策支持系統」中的參謀人員,主要從事決策的研究工作,為決策系統中的決策人員提供決策咨詢服務,這是管理會計師最重要的職能。因為使參謀人員的「多謀」與決策人員的「善斷」實現「智能互補」,是卓有成效地提高企業決策與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環。

從管理發展史看,管理體系中的決策模式是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和人的認識水平的提高,由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的。決策支持模式自然也是這樣。

⑥ 管理會計產生與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現代。

解析:

市經濟的繁榮及其對經營管理的客觀要求,是導致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原因。現代電腦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管理會計的完善與發展。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現代管理科學理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為了科學地預測和決策企業的經濟活動,各種數學的、技術的數理統計方法逐漸與會計科學結合起來,使會計的管理職能不斷擴大和延伸,逐漸形成側重於企業內部管理的會計方法體系,這就是管理會計從會計中分離出來的經濟基礎和歷史源因。

(6)管理會計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擴展閱讀:

管理會計轉型:

在轉型時期,企業的內外部環境正在倒逼企業尋找更為有效的財務模式,企業財務組織需要成為銜接公司戰略、運營與績效的橋梁紐帶,開展公司整體資源配置、並進行准確衡量、全程式控制制和監督,以確保企業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而這些要求正是管理會計服務的宗旨和致力追求的目標,管理會計是實施財務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

財務轉型最核心的是財務人員的轉型。在當前,財務管理人員創造價值的戰場已經轉移,戰略決策支持和運營過程管理與控制才是最產生價值的領域。對於面臨轉型或正在轉型企業來說,培養符合以上要求的高素質人員是一個主要瓶頸,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顯得尤為迫切。

⑦ 1管理會計形成和發展的三個階段 2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及含義 3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及含義

管理會計形成和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以成本控制為基礎特徵的管理會計階段。
第二、以預測決策為基本特徵的管理會計階段。
第三、以重視環境適應性為基本特徵的戰略管理會計階段。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和含義是:
一、會計實體假設。是對管理會計對象運行的空間范圍和活動立場所作的限定。
二、持續運作假設。持續運作假設是對管理會計對象運行基本方式的規定。企業各級責任單位的生產經營和籌資、投資活動將無限期的延續下去。
三、會計分期假設。是對管理會計對象運行的時間范圍的規定。
四、貨幣時間價值假設。是指等量貨幣在不同時間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管理會計的許多決策就是在此假設基礎上做出的。
五、成本性態可分假設。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性態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六、目標利潤最大化假設。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決策中,以目標利潤最大化的方案為最優方案,並假定在實施最優方案時能夠實現目標利潤。
七、風險價值可計量假設。是指所有的不確定性決策都可以轉化為風險性決策。不僅風險具有價值,而且風險的價值可以計量。
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及含義:
管理會計的基本原則是指在明確管理會計基本假設基礎上,為保證管理會計信息符合一定質量標准,而確定的一系列主要操作規范的統稱。
包括四個方面:
一、相關性,提供決策相關性信息。
二、影響力,通過溝通提供有影響力的建議。
三、價值,分析對價值的影響。
四、信任度,協助受託責任履行,建立相互信任。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