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未如何計提所得稅會計分錄
⑴ 關於所得稅,12月份的時候沒計提,一月份做賬的時候分別怎麼做賬啊
1、先計提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交納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已交)
貸:銀行存款
3、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月未如何計提所得稅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會計處理程序如下:
1、將需要調整的損益數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應調增利潤(上年少計收益、多計費用)時記貸方、應調減利潤(上年少計費用、多計收益)時記借方。
2、作所得稅納稅調整。補交所得稅時,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賬戶;沖減多交所得稅時作相反的分錄。
3、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⑵ 上月沒做計提個人所得稅,這月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怎樣做
上月沒做計提個人所得稅這月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怎樣做
第一步:根據人力資源部門提供的職工薪資標准以及考勤依據歸集所有部門應發放工資總額按照不同的服務對象分配到不同的成本費用中:
借: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第二步:計算五險一金企業應承擔部分:
借: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單位部分)
第三步:次月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個人承擔部分工傷生育保險個人不承擔)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現金(實發工資部分)
第四步:交納五險一金:
借:其他應付款—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第五步:繳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拓展資料
借:其他應收款345(本月發工資時扣回來)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345
⑶ 企業所得稅如何計提,會計分錄
1.按月或按季計提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按季繳納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⑷ 月末計提、結轉、交納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如何做
計提並結轉所得稅會計分錄
可以在做上繳的分錄時先做一筆計提的分錄。
計提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現金
月末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⑸ 上個月沒有計提所得稅,這個月繳納的時候會計分錄怎麼寫
你好,這樣子作是不對的,
只有印花稅可以直接入到管理費用裡面
別的都不行的
你的會計這是做的內賬吧,如果是內賬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是外賬,就是不對的。
望採納
⑹ 請教我7-8月份沒有計提企業所得稅,這個月一個起計提,請問這個會計分錄要怎麼做
可以下月補提
1、提取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
2、結轉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如果你對我的回復感到滿意,請你選擇「採納」和「小紅花」評價,
這將鼓勵我們更好的為其他網友解答,謝謝。
⑺ 沒有計提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所得稅=一季度利潤總額*25%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等到今年末做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稅務所會通知),再用今年一年的稅後利潤彌補以前5年的虧損總額。
若彌補後仍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若彌補後有盈利;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同時提取盈餘公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貸: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同時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
⑻ 計提所得稅會計分錄
計提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涉及到遞延所得稅的:
計提時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貸方)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或借方)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當期所得稅(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當期適用稅率
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