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貨如何走會計科目
1. 關於進貨的會計分錄問題
有關進貨的會計分錄如下:
一、預付購物款會計分錄:
1、預付購物款時,減少的是企業的貨幣資金,增加的預付賬款,會計分錄應為: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收到對方發的貨物時,經單位驗收無誤後按照貨物價款確認庫存商品,按照貨物的進項增值稅額確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照價稅合計金額沖減預付賬款,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二、貨到付款方式購貨的會計分錄:
1、貨物驗收後記入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科目,待付貨款通過「應付賬款」核算,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2、購貨後支付貨款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三、購買商品運費收購買承擔,並且承運單位的發票開具給購買方的,銷售方代墊的運費做為暫付款,根據運費發票做價稅分離後分別確認采購成本及增值稅進項稅。
2. 購進貨物會計分錄怎麼做
購買貨物會計分錄
一般納稅人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等(含稅,增值稅計入成本)
貸:銀行存款等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應稅行為)在流轉過程中實現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我國增值稅相關法規規定,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企業、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其中,銷售服務是指提供交通運輸服務、建築服務、郵政服務、電信服務、金融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
根據經營規模大小及會計核算水平的健全程度,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採用購進扣稅法計算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即先按當期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後對當期購進項目向對方支付的稅款(即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從而間接算出當期的應納稅額。
3. 進貨會計分錄
付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預付賬款
3.銷售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4.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結轉成本到本年利潤時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財務費用
管理費用等
4. 從進貨到銷售過程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啊
如果是商貿企業
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 商業會計在進貨時,會計分錄應該如何做
商業會計在進貨時,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商業企業會計分錄
一、流動類
1. 收到股東投入的股款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2. 收到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收到應收款項(非現金結算)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企業輔助)
應收票據(企業輔助)
4、因支付內部職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現金,按支出憑證所記載的金額
借:其他應收款(人員輔助)
貸:庫存現金
收到出差人員交回的差旅費剩餘款並結算時
借:庫存現金(按實際收回的現金)
管理費用(按應報銷的金額)
貸:其他應收款(按實際借出的現金)
5、每日終了結算現金收支,財產清查等發現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或溢余,屬於庫存現金短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屬於現金溢余: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查明原因後作如下處理:如為現金短缺,屬於由責任人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現金短缺款(××個人)
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屬於應由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保險賠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屬於無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借:管理費用—現金短缺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如為現金溢余,屬於應支付給有關人員和單位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其他應付款—應付現金溢余(××個人或單位)
屬於無法查明的現金溢余: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營業外收入—資產盤盈利得
6、收到銀行存款利息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
7、收回備用金和其他應收暫付款項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應收款-備用金
貸:其他應收款-其它
8、收到供應單位因不履行合同而賠償損失的賠款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9、將款項匯往采購地開立采購專戶
借:其他貨幣資金—外埠存款
貸:銀行存款
10、將款項存入銀行以取得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和信用卡
借: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
—銀行本票
—信用卡
貸:銀行存款
11、將外埠存款、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存款的未用余額轉回結算戶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貨幣資金—外埠存款
—銀行匯票
—銀行本票
12、向銀行開立信用證、交納保證金
借:其他貨幣資金—信用證保證金
貸:銀行存款
13、交納稅費
借:應交稅費
貸:銀行存款
14、支付購入材料的價款和運雜費
採用實際成本核算
支付貨款、運雜費、貨物已經到達並已驗收入庫
借:庫存商品(可分類)
銷售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其他貨幣資金(外地采購)
支付貨款、運雜費時,貨物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物資
銷售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其他貨幣資金
15、支付供應單位各種款項
借:應付賬款
應付票據
貸:銀行存款
16、支付委託外單位加工物資的加工費和運費
借: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17、支付外購動力費外(購動力費包括外購電力費、蒸汽費等)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18、支付職工工資(社保)
A不計提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其他應付款-社保費(個人負擔部分)
B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費(個人負擔部分)
上交社保時
借:管理費用-社保費(公司負擔部分)
其他應付款-社保費(個人負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貸:銀行存款
19、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開發設施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0、購入工程用物資
借:原材料(專用材料、專用設備)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應付票據
為購置大型設備而預付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收到設備並補付設備價款:
借:原材料(專用設備)(設備的實際成本)
貸:預付賬款(預付的價款)
銀行存款(補付的價款)
21、撥付備用金
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定期補足備用金
借:管理費用等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26、支付各項成本、費用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27 商品流通企業購入商品抵達倉庫前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運輸存儲過程中的保險費、裝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采購費用
借:待攤進貨費用
貸:銀行存款
庫存現金
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
28、 商品流通企業採用進價核算收到的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材料采購
月份終了,對於尚未收到發票賬單的收到商品的憑證,應當分別商品科目,抄列清單,並按付給供應單位的價款暫估入賬(下月初用紅字沖回)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下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後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應付票據
對於發票賬單已到,但尚未付款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收到商品的憑證
借:材料采購(進價)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採用進價核算的商品應同時按進價
借:庫存商品
貸:材料采購
29、 小規模納稅人以及購入物資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購入物資
借:材料采購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應付票據
30、投資者投入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成本差異(計劃成本小於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的差額)
貸:實收資本(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
材料成本差異(計劃成本大於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的差額)
31、 隨同商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借:銷售費用
貸:包裝物
32、 隨同商品出售並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包裝物
33、 分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領用時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貸:低值易耗品—在庫
攤銷時
借:有關科目
貸:低值易耗品—攤銷
報廢時,殘料價值沖減有關的成本費用
借:原材料
貸:管理費用
轉銷全部已提攤銷額
借:低值易耗品—攤銷
貸:低值易耗品—在用
34、 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
採用進價核算的企業,購入的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
借:庫存商品
貸:材料采購
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委託加工物資
結轉銷售商品的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期末,應按所購商品的銷售比例計算確定的與該商品相關的進貨費用的金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待攤進貨費用
35、 商品流通企業商品發生溢余
借:庫存商品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庫存商品發生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6、 發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
庫存商品
支付加工費用、應負擔的運雜費等
借: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直接用於銷售的,應將受託方代交的消費稅計入委託加工物資成本。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應付賬款
銀行存款
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按規定準予抵扣的,應按受託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貸:應付賬款
銀行存款
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的企業,收到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餘物資
37、採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發出商品
借:發出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每期銷售實現時
借:應收賬款
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6. 進貨出貨怎麼記賬
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出庫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生產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如果不入庫直接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生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
(6)進貨如何走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
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等領用庫存商品,應按其成本轉賬。
庫存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核算,產成品的入庫和出庫,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期(月)末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
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較多的,也可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其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可以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採用進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購入商品採用售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
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委託加工商品的賬面余額,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對外銷售商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採用進價進行商品日常核算的,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採用售價核算的,還應結轉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三)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
期末,企業結轉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開發產品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企業將開發的營業性配套設施用於本企業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用房,應視同自用固定資產進行處理,並按營業性配套設施的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7. 進貨的會計分錄
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采購
如果按計劃成本入庫,則:
1、實際成本高於計劃成本
借: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采購差異
貸:商品采購
2、實際成本低於計劃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采購
貸:庫存商品采購差異
8. 進貨如何做分錄
小規模納稅人,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所以進貨時不需要把稅額分出來,支付的全部價值全部進入庫存商品就行了。
9. 商品折扣如何做會計分錄
商品折扣分為三種情況: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和銷售折讓。
商業折扣是直接從應付的商品款中直接扣除,也就是以折扣後的價格入賬。分錄處理為:
借:原材料等(折扣後的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折扣後的金額*稅率)
貸:銀行存款
發票上的銷售折扣屬於商業折扣,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庫存現金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折扣數據)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進貨如何走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按照供應商規定的付款期限,在付款期限內付款後享受的一種折扣。入賬時按照應支付的金額入賬,在期限內付款後,將享受的折扣沖減財務費用。增值稅是否沖減,要看與供應商合同規定,如果合同規定折扣不包含稅額,那增值稅就不做沖減。
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據稅法規定,銷售貨物並給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後,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對於購貨方已付款或貨款未付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和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下,購貨方必須取得當地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送交銷貨方,作為銷貨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並開具紅字專用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