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錄的借和貸如何區分
根據不同類型賬戶,以增加數和減少數判斷。
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具體如下:
貸方登記減少數;負債類賬戶,借方登記減少數,貸方登記增加數,與資產類賬戶相反;
成本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數,貸方登記減少數,與資產類賬戶相同,與負債類賬戶相反;
損益收入類賬戶,借方登記減少數,貸方登記增加數,與資產類賬戶相反,與負債類賬戶相同;
損益成本費用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數,貸方登記減少數,與資產類賬戶相同,與負債類賬戶相反。
2. 會計中"借"與"貸",如何區分
要想掌握借貸記賬,要首先掌握借貸記賬法即: 借貸記帳法是以「借」、「貸」作為記帳符號的一種復式記帳法。其基本原理包括記帳符號、帳戶結構、記帳規則和試算平衡方法。 (1)記帳符號:借、貸。 (2)帳戶結構:將所有帳戶的左方定為「借」方,右方定為「貸」方,並用一方登記增加數,一方登記減少數。其中,資產類、成本類和損益支出類帳戶用借方登記增加數,貸方登記減少數,期末余額在借方;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損益收人類帳戶用貸方登記增加數,借方登記減少數,期末余額在貸方。 (3)記帳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4)試算平衡:在借貸記帳法下,進行試算平衡的方法是通過編制總分類帳戶余額試算平衡表或總分類帳戶本期發生額試算平衡表來實現的。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資產類: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負債、所有者權益類: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然後掌握帳戶的對照關系和會計分錄。 1、 所謂帳戶的對照關系,也稱帳戶對應關系,是指按照借貸記帳法的記帳規則處理經濟業務時,在有關帳戶之間產生的應借、應貸的相互關系。產生對應關系的帳戶就叫做對應帳戶。 2、所謂會計分錄,就是按反映一項經濟業務的會計科目,以貨幣為計量單位,藉助記帳符號,分別記錄其增加或減少數量變化的一種方法。會計分錄可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簡單會計分錄是由一個借方帳戶與一個貸方帳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復合會計分錄是由一個借方帳戶與幾個貸方帳戶或一個貸方帳戶與幾個借方帳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包含三個要素:1、賬戶名稱;2、借貸方向;3、記賬金額 最後掌握企業資金運動變化的四種情況 企業資金的任何變化,都會表現在數量上的變化。經濟業務的發生,會引起企業資金運動發生四種情況的變化: 1.一種資產增加,同時,另一種資產減少。在資產類一借一貸; 2.一種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增加,同時,另一種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減少。在負債類一借一貸; 3.一種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增加,同時,一種資產增加。借資產類科目,貸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 4.一種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減少,同時,一種資產減少。借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貸資產類。
3. 請問怎樣分清會計分錄的借和貸呢,我需要通俗易懂的回答,謝謝哈
會計科目分為資產類、負債和權益類,還有成本、期間費用等科目。
對於資產、成本、期間費用類科目來講,借是增加,貸是減少;
對於負債、權益類科目,借是減少,貸是增加。
4. 會計分錄是如何判斷借與貸
根據發生的業務確定會計科目的借貸方,資產類借方增加,貸方是減少,負責類相反,比如用現金購材料,那說明材料是增加了,現金減少了,所以借:原材料 貸:現金
5. 會計中怎麼辨別貸方和借方
1、借和貸:是會計借貸記賬法中的記賬符號。不管什麼行業,會計的記賬方法、記賬原理、記賬規則都是一樣的。你只要把借貸記賬法的規則掌握好,其他問題就全明白了。
2、從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看
借貸賬戶的基本結構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哪一方登記增加,哪一方登記減少,則要根據賬戶反映的經濟內容決定。可以分為四類:
(1)資產類賬戶:增加額記借方,減少額記貸方,期末如有餘額在借方。
(2)權益(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增加額記貸方,減少額記借方,期末如有餘額在貸方。
(3)成本費用類賬戶:增加額記借方,減少或轉銷額記貸方,費用結轉後一般無余額,如有餘額在借方。
(4)收入、利潤類賬戶:增加額記貸方,減少或轉銷額記借方,收入、利潤結轉後期末應無余額。
3、從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看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4、從借貸記賬法的試算平衡看
根據這一原理和記賬規則的要求,每一筆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都是借貸相等,因而當全部經濟都記入賬戶後,所有賬戶的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與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必定相等;所有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與期末貸方合計也必定相等。
以現金和銀行存款為標準的話貸就是資金的流出。如:
(1)、購辦公用品時,資金流出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貸:現金
(2)、銷售產品時, 資金流入 借:現金/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5)會計分錄的借和貸如何區分擴展閱讀:
會計分錄亦稱「記帳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帳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帳戶前,通過記帳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帳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帳符號,有關帳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
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和另一個帳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與幾個帳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帳戶的貸方與幾個帳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為了保證帳戶對應關系的正確、清晰、便於了解經濟業務的內容,會計分錄必須嚴格掌握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的基本原則,不允許多借多貸。
會計分錄方法
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6. 請問專家你是怎麼區分會計分錄中的借和貸的
從以下三個角度去區分:
一、借、貸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與具體的賬戶相結合,表示不同的意義。
1、代表賬戶的兩個固定位置:左借右貸。
2、與不同賬戶結合,分別表示增加或減少:比如資產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而負債類賬戶卻相反,貸方增加,借方減少。
3、表示余額的方向。比如:資產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貸方。
二、借貸方向。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每一筆分錄都有借方、貸方,而且每個科目的借貸兩個方向的總的金額是相等的。
三、記在借方或貸方的情形。
六個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在六個要素中有兩個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是資金的去向,負債、所有者權益是資金的來源。
收入-費用=利潤。
(6)會計分錄的借和貸如何區分擴展閱讀:
會計科目中借貸方分別代表的含義:
1、資產: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2、負債: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3、所益: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4、成本:材料采購時,借方表示超支差;貸方表示節約差;發出材料時,貸方表示超支差,貸方紅字表示節約。
5、損益: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分錄
7. 會計分錄怎麼區分借方和貸方
會計分錄區分借方和貸方的方法有:
1、先理解什麼是借貸方向。記住口訣「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即每一筆會計分錄都有借方、貸方,而且每個科目的借貸兩個方向的總的金額是相等的。
2、熟記會計科目。分清六大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資產類科目增加,計入借方,負債增加、收入增加、費用減少、利潤增加都計入貸方。
3、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再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8. 會計分錄 如何區分借與貸
做一個分錄前,你得看清楚題目里都涉及有哪些會計科目,這些會計科目是屬於哪類的,然後再按相應的製作分錄就知道借貸怎麼回事了! 1、資產類帳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 2、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帳戶,貸方增加,借方減少。 3、費用類帳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 4、收入類帳戶,貸方增加,借方減少。 比如把現金1000元存入銀行,這里就涉及了2個資產類的,一個現金資產增加了,一個銀行存款的資產減少了, 所以分錄就是 借:現金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