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帐会计如何分析应收账款
Ⅰ 如何分析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
货币资金分析的要点有哪些?
(2011-09-29 16:44:04)
在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是随时可以用以支付的资产,其流动性最强。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以货币的金额列示。
银行支票、即期汇票之类的现金等价物或流动性较强的项目也属于货币资金。
但是,货币资金不包括远期支票存款、临时借条、银行退票、已指定用途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
一般而言,决定公司货币资金规模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
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越大,相应的货币资金规模也越大;业务越频繁,货币资产也会越多。
(2)公司筹集资金能力。公司信誉好,向银行借款或发行股票、债券都会比较顺利。公司就可以适当减少持有的货币资金数量。
(3)公司对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货币资金的运用也存在“效率”与“效益”的问题。上市公司运用货币资金的能力越强,资金在公司内部周转很快,公司就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货币资金。
(4)公司的行业特点。对于不同行业的公司,合理的货币资金规模会有差异。有一些历史的经验数据,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或统计年鉴查询。
浅议应收账款分析
2003-12-29 10:1【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一般来说,企业销售商品时,宁愿提供现金折扣以收回销售现款,而不愿意采用赊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来销售商品,并产生应收账款。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一是会减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二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收不回来的坏账。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尽量减少那些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造成的损失。应收账款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收账款总额及周转情况的分析
(一)应收账款是企业正常交易中与顾客发生赊销而产生的未结清账款
影响企业应收账款大小的因素一般有:1.同行业竞争。每一个企业为了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扩大企业的商品销售,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不得不以某一优惠的条件来吸引顾客。而赊销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作为销货者来说,为了招揽顾客,扩大销售量,愿意为购货者提供商业信用。所以企业间的竞争愈激烈,赊销使用得愈广泛,销货单位提供的信用就越多,占用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产就越大。2.销售规模。企业应收账款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销售规模。而企业每天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越多,占用在流动资产周转各阶段的资产也就越大,因为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周转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也就毫不例外地会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而增加。3.企业的信用政策。企业的信用政策主要是指企业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当企业提供信用期限较长、折扣率较低时,企业应收账款方面占用的资产数额就会增加,销售量增多;反之,企业提供的信用期限较短、折扣率较高占用在应收账款的资产数额就会减少,但销量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情况、产品质量、季节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的占用量。
(二)对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分析,可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来进行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赊销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它可以测定企业某特定期间收回赊销账款的能力和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二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在上式中,分子应是赊销收入净额,即商品销售收入扣除现销收人、销售折让与折扣后的余额。因为应收账款是由于赊销而引起的,分母中的平均应收账款是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和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一年内收回的账款次数越多,意味着平均收回账款的时间越短,应收账款收回的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由于一般企业对外会计报表中很少将赊销与现销的数字予以分别反映,所以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往往需要进一步去搜集有关的资料以计算赊销净额。此外,为了解某一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趋势,可编制历年度的比较性应收账款周转率趋势分析表(见下表)。
上表表明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正在持续稳定中提高,由五年前的3次,提高到1999年的5.2次,显示其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已有显著改善,应收账款周转率加快。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之一。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力到收回款项并转换为现金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并无一定的标准,也很难确立一项理想的比较基础,但还是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少越好。因为所需天数越少,一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才会越多。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究竟多少才算合适,应视企业的政策并参照同行业所定标准而制定。此外,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周转天数还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因素存在,如销货条件改变、现销或分期付款销货政策对正常赊销的影响、同业竞争、物价水平变动、信用或收账政策变更、新产品的开拓等等,均将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周转天数的变化。严格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周转天数仅表示全部应收账款中的一项平均值而已,确实无法全面了解应收账款中各客户逾期的情形。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坏账准备情况分析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企业对应收账款要及时进行清理和计提坏账准备。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账龄在2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视同坏账。而内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3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才视同坏账。目前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接受,也是最常用的信用期限是30天,信用期限一旦确定,买卖双方都要严格执行。而在我国企业间,虽然双方约定信用期限,但由于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实际上能守信用的企业并不多。
(一)可采用账龄分析法进行分析
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其分析方法可见下表。
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不同的拖欠期限分别确定坏账计提比例。拖欠时间短则计提比例可以低些,拖欠时间长则计提比例相对高些,三年以上的可全部计提。另外,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对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可采用老账优于新账的原则确定还款对象,即先发生,先偿还。通过以上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我国现行分行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o一5%o计提坏账准备。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人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既不与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相对应,也不与当年发生的赊销收入相对应,其数额难以理解。其次,不能避免因坏账发生的偶然性而导致各年坏账损失的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各年经营成果的稳定。
(三)赊销百分比法着眼于损益表的正确,其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
其出发点是: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率来计算。因此,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其优点是,不论各年实际发生的坏账如何,只要赊销业务收入波动不大,坏账损失费用就将保持平稳。此法计算简便,容易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在“坏账准备”账户中一并核算各期的坏账准备金额、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以及前已确认的坏账收回,而在期末时,又不作调整,不能分别反映各个时期的坏账准备金额,从而使得该账户的余额难以理解,甚至会使资产负债表的使用者误解。其次,赊销百分比法的出发点是本期发生的赊销业务量,而不问赊销业务的后续情况。若本期发生的一笔赊销业务款项在本期已经收回,则此业务就不存在风险,但赊销百分比法没有考虑这些情况,仍在期末就其发生额计提一定的坏账准备金。
三、如何减少应收账款损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业务往来中,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且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分析主要是了解坏账准备是否按规定的提取比例提取,年内“坏账准备”账户注销的坏账额有多少属于应注销的坏账。因此,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数额大小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财会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尽早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发生,将应收账款损失降到最低。一是根据市场行情、竞争者的能力和企业产品质量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二是对应收账款严格管理,采取较好的收账政策。最理想的收账策略是既要顺利收回货款,又要维持良好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降低收账费用。这在实际工作中较难做到,但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正确、科学地进行应收账款分析,逐步向这一目标迈进,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Ⅱ 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
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按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分析判断可收回金额和坏账。检视每一笔应收账款已发生的时间,并按时间予以归类,时间长的提列较高比例的呆账费用。时间短的则提列较低比例的呆账费用。
将应收账款拖欠时间(即账龄)的长短分为若干区间,计列各个区间上应收账款的金额,并为每一个区间估计一个坏账损失百分比;
用各区间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各该区间的坏账损失百分比,估计各个区间上的坏账损失;最后,将各区间上的坏账损失估计数求和,即为坏账损失的估计总额。
(2)总帐会计如何分析应收账款扩展阅读
账龄分析法的特点
1、账龄分析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使管理当局了解收款、欠款情况,判断欠款的可收回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损失。
2、能估计出应收账款不能变现的数额。缺点是不完全符合配比原则,因而要影响到各期的净收益数额的正确性。
总账:就是建帐科目里的所有帐目
应收:应该向别人收的钱还没有收回的先挂帐。
应付:应该付给别人的钱还没有付,先挂帐。
总账会计负责预提、待摊这种类型的科目以及某些公司层面的科目重分类调整,月末结账时核对明细分类账的数字加总是否与总分类账一致,准备会计报表(集团层面会有合并报表)。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总账会计的部分职责越来越弱化,因为系统会自动生成正确的总分类账和会计报表。
应收会计负责销售业务的核算和销售成本结转,主要涉及的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售账款、库存商品等;
应付会计负责采购业务和费用报销等核算,主要涉及的科目包括原材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银行存款、应付预付账款、其他应收应付、应付职工薪酬等;
同一个维度下,还有出纳、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几个岗位。
出纳负责收付款、融资的操作,月末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科目,对外联系银行;
税务会计负责纳税申报、出口退税申报、缴纳税款、领取发票,主要涉及的科目包括应交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和其他应付款等,对外联系税务局。
成本会计负责产品成本的核算,通过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各个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耗费。主要涉及的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半成品、产成品、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
Ⅳ 应收账款财务分析如何进行
1.收入中各项结算占的比重,比如现款、月结各占多少
2.应收帐款帐龄分析,比如一个月的客户数量,应收金额、所占比重。
3.设定2个月或3个月(视公司情况)为超期,进行预警并通报,超期比重过大应收存在严重问题
4.问题应收款的公示及落实到部门或责任负责
Ⅳ 如何评估应收账款
评估应收账款
(一) 根据每笔款项可能收回或受益的数额确定评估值
1、 进行账龄分析,具体分析数额发生的时间和原因。
2、借助于历史资料和调查了解的情况,具体分析债务人资金、信用、经营管理现状等资信状况。
(二) 评估值的具体确定有三种情况
1、对于有充分理由相信全部能收回或受益的,应按账面数额计算评估值。
2、 对于能收回部分款项的,应根据每笔款项可能收回的数额确定评估值。在难以确定收不回账款的数额时,可按欠款年限确定评估值。
(1)欠款时间不超过两年的,可按财会上计算坏账准备的方法,估计出这部分可能收不回的款项,再从这部分应收账款总额中予以扣减后得到评估值;
(2)欠款两年以上、三年以内的扣减30%;以后,每增加一年欠款时间,增加扣减10%的应收款。
各种情况计算出的评估值累加求出应收账款评估总值,扣减的总额也另累加。资产评估报告书中应予以专门说明,并注明企业须办妥有关手续。
3、对于符合有关管理制度规定应予核销的或有确凿根据表明无法收回的,应按零值计算。坏账核销应要求企业办妥有关手续。评估结果中,备抵账户坏账准备数额按零值计算。
Ⅵ 总帐会计,应收会计都是什么意思
总账会计就是一个单位负责全盘账的会计岗位,负责全部帐务统筹,出报表等。
每个单位都有一个负责全盘账的总帐会计,有的由一个会计专门负责,有的由一个会计负责,但这个会计还兼做其他岗位工作,根据单位大小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单位比较大,会计事务比较多的企业,财务人员也多,这些会计人员需要分工,或者分工比较细,会计事务会设置比较多的岗位,其中可能有专门负责往来的应收账款会计、专门负责存货的仓库会计、专门负责费用的费用会计,专门负责成本的成本会计,专门负责报税的税务会计,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总帐会计,这些岗位根据企业的大小,可能由几个会计分别担任,可能由一个会计兼任几个岗位,也可能一个岗位由几个会计担任(如应收账款比较多的,可能设置多个应收账款会计,一个负责华东片区的应收账款,一个负责华北片区,一个负责华南片区等)。
在这些分工比较细的单位,各个岗位或者会计具体负责的内容各个单位会各有不同,但总账会计都是在其他岗位会计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整合,然后编制和出具财务报表。
总账会计常常是一个单位里面财务水平、会计技能比较好甚至最好的,小的单位总账会计常常也是这个单位的主办会计,常常由会计主管甚至财务经理兼任,大的单位财务负责人就可能没有精力处理总账会计的事务,而是由一个会计专门负责总账会计的事务。
应收会计
对销售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配合销售部门核对每个客户的往来情况,对客户应收帐款进行跟踪分析和预警,每月核对内部往来帐项
工作内容:
1. 认真核对并确认客户每一笔回款,做好客户回款的审核确认工作,编制收款会计凭证并登记应收帐款明细台帐;
2. 做好应收帐款日常核对工作,及时将对帐资料归集存档,必要时与销售员一道外出对帐;
3. 每月10日前向部门主管领导报送一份应收帐款分析明细表;
4. 对应收帐款金额较大、帐龄较长的客户进行重点跟踪,包括及时与客户对帐,查明原因并向部门主管领导汇报;
5. 负责应收帐款帐龄分析;
6. 负责指导下属员工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并督促执行;
7. 对公司员工进行财务支持,对其他部门能够进行财务监督、协助和沟通;
8. 完成财务副总及会计核算部经理交付的其它任务。
以上上/元会计老师很高兴为你解答!
Ⅶ 如何分析一家企业应收账款
1、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企业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又按信用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来详细地、序时地记载与各信用客户的往来情况。
会计的作用在于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正是充当了这一角色。但是,决策的正确与否,还将取决于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特征。所以,对于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部赊销业务都应正确、及时、详细登入有关客户的明细分类账,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根据需要还可设置销货特种日记账以反映赊销情况。
(2)赊销业务的全过程应分工执掌,如登记明细账、填制赊欠客户的赊欠账单、向赊欠客户交送或邮寄账单和处理客户收入的现金等,都应分派专人负责。
(3)明细账应定期同总账核对。
2、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
应收账款收回数额的多寡及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坏账将造成损失,收账期过长将削弱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所以,企业应设置赊销和征信部门,专门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并向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取得信息,以便确定要求赊购客户的信用状况及付款能力。企业的赊销和征信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能是:
(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
(2)批准赊销的对象及规模,未经批准,企业的其他部门及人员一般无权同意赊销;
(3)负责赊销账款的及时催收,加速资金周转。一般对账款的催收期限不能间隔太长,因为在法律上太长的期限可能暗示债权的放弃。
赊销和征信部门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级,其信息来源除了向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取得外,另一个重要的来源应该是明细账和销货日记薄。
对于这两本账薄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账龄分析法,因为应收账款账户余额随着年龄的增加,最终收款的前景就越暗淡,这也是销货折扣被广泛采纳的重要原因。
将应收账款各客户的余额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的表我们称之为账龄法,我们除了可以利用账龄表来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比例外,账龄表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使经理人员对各个客户的信用做出特殊的判断。
3、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冒着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可以说坏账是赊销的必然结果。
对于整个赊销而言,我们可以将个别坏账理解为赊销费用,为了缩小企业的损失,根据配比原则,发生的坏账应同收益进行配比,从收益中扣除,从而列示企业的实有资产,同时不虚夸所有者权益及收益,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企业对坏账的处理有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比较而言,备抵法更符合配比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因而受到青睐。备抵法又分为赊销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三者各有优缺点,对这些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
而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不以方法的采用而区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准确地判断是否为坏账,坏账的核销至少应经两人之手。准备地判断坏账及其多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两人以上的经手为防止舞弊提供可能。如某位销售员对已收回的应收账款装入自己的口袋而向上级申报为坏账。
(2)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应清晰地记载坏账的核销,对已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只要债务人不是死亡或破产,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同时还为以后的核对及审查留下信息。
(3)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先做重现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后做收款的会计处理。这样做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客户希望重塑良好形象的愿望。
(7)总帐会计如何分析应收账款扩展阅读: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
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的帐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帐准备,坏帐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
如果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提取的坏帐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4、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
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5、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
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Ⅷ 对财务报表应收账款分析应该分析些啥
主要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深度剖析、应收账款账龄和应收账款主要客户分布对应收账款成本的影响,进而对企业持续经营的影响来分析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用来衡量一定期间内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其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人÷平均应收账款。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称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其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
公式人人都知道,所以表面上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一定简单明了。但是,在实务中,对“赊销收入”,对“平均应收账款”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在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时,我们需特别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公式中的销售收入,应为利澜表中的销售收人,即包含了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这样处理的理由,一是数据易于取得,具有客观性;二是避免了对当期现销收入或赊销收入的逐笔估算带来的麻烦和人为误差。过去,有的书籍将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公式的分子写为“赊销收入净额”,即公式的分子=销售收入一现销收入一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从理论上讲,这样是更精确,但其实不便于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直接计算、复核该指标。而且l,逐笔统计现销收入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在实务中,将现销收入理解为当日的赊销收入,至于销售退回、折旧与折扣已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销售收入中抵减,无需再单独列示。所以,上述甲同学的计算过程中,将销售收入减去了现金收入,其答案肯定不正确。
(2)公式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科目核算的全部赊销账款。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赊销业务产生的债权,一般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长期应收款”等。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仅仅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而应正确理解为销售业务中的债权资金周转率。因此上述乙同学的答案,不考虑“应收票据”的做法也不正确。
注意:
在坏账准备金额较小时,两种方法计算的周转率差异较小,也可忽略不计。
(3)实务中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每月的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其平均占用额。同时,应注意公式中分子、分母数据时间的对应性,公式中销售收入一般按年汁算,不足一年的要换算成一年的数据,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一般指的是一年内的周转次数。
Ⅸ 如何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财务分析简答题大学会计
应收账款财务分析:
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宽严适度的信用标准、规范合理的信用条件和科学审慎的信用额度。
1、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要求对方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一般以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信用标准越高,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少。
但是,过高的信用标准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相反,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过低,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管理成本,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个合乎企业自身情况的信用标准。
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违约风险承担能力时,就可以考虑采用较低的信用标准,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反之,如果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较弱时,则应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谨防坏账的发生。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应在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并决定是否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
2、信用条件是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接收客户的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销售毛利。
但是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决定企业是否提供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主要取决于提供现金折扣后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成本。
3、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的赊销限额。在市场信息和客户信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符合企业利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