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税务师财务与会计考试
『壹』 《财务与会计》是不是税务师考试中最难
税务师考试设5个科目,具体是:《税法(一)》、
《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
从难度上,一般来说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实务的难度较大,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税法二次之,然后是税法一。
『贰』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计算题怎么提速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
1、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6年;
2、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4年。
3、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获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2年。
4、获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1年。
5、获经济类、法学类博士学位。
6、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了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法律中级专业职务或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税务代理业务工作满1年。
7、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8年。[2]
关于港澳台的规定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107号)规定,香港、澳门居民可以参加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
申请参加考试的香港、澳门考生,应符合报名条件,并根据报名条件规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从事经济、法律或税务代理工作年限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
『叁』 中级会计实务与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哪个更难
过来人实话实说,注税的财务与会计比中级会计实务难多了。
我今年10月底刚刚考过中级,目前在看注税的财务与会计和税收相关法律,并且开始做财务与会计的模拟试卷,应该是有发言权的。
虽然乍一看书,财务与会计的内容比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要少,很多知识点都是泛泛而谈,点到为止,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财务与会计比中级简单。
但是实际上在考试题量、考题的深度来说,财务与会计远比中级深的多,很多题都比较活,陷阱非常多,不像中级那么中规中矩,超纲题、变态题比比皆是。
考试时间也非常紧,只有两个半小时,比中级实务少半小时。却要面对40道单选、30道多选,四大题。虽然四大题都是选择题,但是都需要作出分录进行计算才能勉强选择正确。而且在单选、多选中好多题都有复杂计算。
我做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模拟卷,正确率都很高,基本上都是80分朝上的。
但很惭愧,做财务与会计,有很多题压根不会做,或者是中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即使在严重超时后,正确率也不足60%。
单纯看书,建议你看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内容比较全面,比注税教材编的好,个别没有的知识点再看看财务与会计教材),但是财务与会计一定需要做模拟卷方能看出差距之大。
『肆』 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怎样组合考
两个证书一起备考,是比较好的选择!为什么?
理由一:二者考试时间并不冲突,前后相差一个月左右(一般注会在10月份考试,税务师在11月份考试),这样备考前期可以税务师与注会并行,临近税务师考试的时候再全力进攻考试科目,两者相辅相成,好的学习方法、做题思路可以相互借鉴,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理由二:再加上这两个证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税务师与注会的考试内容是有关联性的。两者考试范围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同时复习两个考试,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拿下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证书进入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更具优势,对我们在企、事业单位的晋升也有助力。
话说这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Part 1:CPA会计、财管&TA财务与会计
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对应注会中的《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财务与会计》虽然分财务管理和会计两大部分,但是会计部分占80%的内容,所以《会计》学好了,《财务与会计》也自然没什么问题。注会比税务师先考试,学习注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肯定会对学习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有一定的帮助。
CPA的知识面、深度都远大于税务师(英文简称:TA)的课程,学过CPA的这两门可以应付TA的这门。但是,考核方向不同,CPA偏重于主观题,TA偏重于客观题。
税务师会计部分的计算量非常大,而且有的题比较难,耗时多,必须多加练习,否则做不完题,必须要学会放弃,注意成本效益原则。而CPA的会计时间充裕,3个小时足够做完所有题目并检查,希望做好充足的准备。财管部分很简单,也就是CPA的皮毛而已,不必紧张;而CPA财管时间很紧张,主观题很多,要熟悉过程,认真细致,主观题的计算量要求极大,2个半小时能做完全部题目就很了不起了。
Part 2:CPA税法&TA税法一、税法二
税务师的《税法一》以流转税为主、《税法二》以所得税为主和《涉税服务实务》对应注会的《税法》。话说回来,税务师的《税法一》和《税法二》比注会《税法》中的实体法写得更为详细、饱满,所以税务师的税法一、二研究透彻了,注会《税法》也没什么问题了。
TA的税法一、税法二两本书,讲述的税种和知识点几乎囊括了CPA的税法,以后这两类考试的税法应该是同步的,考试时间很近,教材截止时间也很近,教材内容差异也会越来越小。所以,学习过TA的税法之后,可以把CPA的税法有特色的地方学一学就完全可以应付了。前提是要多练习,计算速度要过关,毕竟税务师的税法科目是客观题的考核形式,答案都有选择,而CPA还要自己列过程,所以必须熟练。
Part 3:CPA经济法&TA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包含到经济法、刑法和行政法,与注会《经济法》中相同的只有民商法部分,经济法部分在注会《经济法》中也有涉及,但是CPA的经济法有扩充,而且个别法律两类考试的侧重点还是有差异的,比如物权法。民商法部分基本上学习了CPA的,就可以囊括税务师的民商法部分了,个别知识点CPA中没有的需要单学一下。税务师的特色地方,行政法、刑法、诉讼法这些就很枯燥了,需要考生朋友们单学。CPA的其他章节,还是要下功夫独立学的,比如票据法、证券法、还有后三章内容需要单独学习。
上面相同的科目就这样了,要备考可以一块备考。税务师基本上3税总是粘在一起考的。而CPA也有几对组合,比如会计+审计、审计+战略、会计+税法、财管+战略、税法+经济法等等,具体报考,还要结合自身情况。
可能有人说了,我是首次报考,没有考注会,也没有参加过税务师考试,同时准备会不会很吃力呢?
不仅不会吃力,还会更加省力好么!虽然税务师考试和注会考试是不同的两个考试,但两者考试范围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所以,如果报考了注会而又报考税务师的相关科目的考试,可以取得同时复习两个考试的效果。两个考试都需要5年通过全科,从时间上看,还是比较充裕的。既然这两个考试关联那么大,我们怎样报考比较好呢?结合以上所说,给您列出以下几种报考建议:
税务师为主,注会为辅:
备考方案一: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注会会计/经济法/财管
备考方案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注会会计/税法/财管
备考方案三: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税法一/税法二+注会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
注会为主,税务师为辅:
备考方案一:注会会计、财管+税务师财务与会计
备考方案二:注会会计、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
备考方案三:注会会计、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
备考方案四:注会会计、税法、财管+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
备考方案五:注会会计、税法、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税法一/税法二
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组合。
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性这么强,做好科目搭配,两个证书的一起备考完全不是问题,既省时间又省精力,简直好的不要不要的!所以我们抓住机遇,拼尽全力!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取得两个证书。
希望可以帮到您!
『伍』 税务师补报名后,财务与会计如何复习
1.内容繁杂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知识融合,2017年考试大纲列出共248个知识点,“会计”占比73%,“财务管理”占比27%。其中要求“掌握”程度的知识点111个,占比45%;要求“熟悉”程度知识点75个,占比30%;要求“了解”程度的知识点62个,占比25%。
2.记忆+理解+计算
该科目属于多特点融合,无论财务管理或是会计,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需要定期回顾反遗忘,或者做总结加强巩固。同时,两类知识均涉及到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计算,因此还需要勤动手,多练习,防止栽“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跟头。
3.考试覆盖面广
由于大纲公布的考核点庞杂,加之机考模式下会有多套试题供选择,因此,考题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对考生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如何复习?
1.合理分配时间
(1)重点章节(比如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收入、财务报告等),花多点时间复习;
(2)难点章节(比如所得税),讲究方法复习,先从宏观把握所得税的计算原则(先将企业净利润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最后前两者共同影响所得税费用),再微观研究各资产和负债的暂时性差异如何确定。
(3)非重点章节,快速高效复习。比如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论”,内容比较简单,考试分值较少,第一遍学习之后,留一些笔记,强化阶段时结合真题,集中训练,利用较少时间巩固即可。
2.多做题,会做题
(1)多做题,并不是要用“题海战术”,而是要把原来做错的、不会做的题目回顾,把知识的短板补起来;同时,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避免考试时出现“会做却做不完”、“感觉做对了,答案却是错误”的现象。
(2)会做题,是指“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通过做题挖掘题目背后的知识点,达到“看到题目就可以锁定要考哪个章节或哪些章节的知识点”的效果,而不是出现“题目中换个问法,或是换个数据就不会做”的囧况。最终考试时,万变不离其宗,题目千变万化,但是考点不会超出考试大纲。如果平时训练“会做题”,掌握了的不是题目,而是知识点,那么通过考试也就是必然了。
3、学会归纳总结
教材“先读厚”,就是基础阶段用“微观的视角”把知识点一点点放大,逐步消化的过程;“再读薄”就是强化阶段用“宏观的视角”将知识点融合在一个框架中,达到“看着教材的目录,可以想到每个章节中的所考知识点”的效果。
4、树立自信,坚持到底
实践证明,怀疑自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所以,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态度,这样,受益的不仅仅是能通过税务师考试,而是以后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坚持是一种品质,考试是一次很好得对毅力和恒心的考验,笑到最后的就是拥有这些品质的人。
『陆』 请问中级会计师和税务师哪个应该优先考试,难易程度怎样
15年的税务师会计考了个注会会计+中级财管
法律考刑法考的太偏
总体来说去年的CTA改为TA,执业改为职称后,都以为能稍微简单点。谁知道来了个这个。
中级的财管 会计组成了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
中级的经济法组成了税务师的法律中的商法,但税务师的法律还有行政法和刑法
税务师还有税一税二代理是中级没有的,多出这么多科目,肯定难了
『柒』 怎样同时备考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的考试
注会《会计》VS税务师《财务与会计》
交叉备考将CPA和税务师类似科目合并同类项,达到节省时间、集中攻关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一门考试中的主科,就可以在另外一门考试的副科备考中偷工减料。
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编写时,对于特殊业务并没有单独成章,而是结合会计六要素的内容进行编写。为此,已经学习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和CPA考试《会计》的考生,需要单独调整思路。现在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一是,考察范围不同。虽然两者在编写时主要都参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的教材中还体现了财政部的一些文件规范,诸如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企业破产清算会计等;CPA考试《会计》的教材并没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对考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和挑战。
二是,考察侧重方向不同。CPA《会计》的考试,比较重视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风险,因此更倾向于以企业中易错业务的判断辨析及处理为考察方向,重点与难点比较突出,对考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税务师考试,比较重视企业日常业务的处理,考察范围广,计算量也比较大。因此要求考生复习中注重全面掌握,而不是所谓抓重点与难点,对做题的熟练度要求也很高。
注会《税法》VS税务师涉税3科
从考试科目中不难看出,CPA考试中的《税法》科目与税务师考试中的《税法Ι》《税法II》《涉税服务实务》有相似之处,但是这两种考试关于税法科目的分类和地位不同。
CPA考试的执业性,要求《税法》试题具有基本政策性和筹划分析性的特征;而TA考试的水平性要求税法考核具有政策细腻性、综合性、理论实务兼具的特征,其中体现从业要求的灵活、筹划、与会计结合的题目在《涉税服务实务》科目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考核过程中,《税法Ι》《税法II》与注册会计师的《税法》相比,更加强调对税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更加强调对税法的具体规定的理解和应用,考试更加注重细节。
《涉税服务实务》相当于税务师的综合阶段考核,是将《税法Ι》《税法II》《财务与会计》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考核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核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操性更强,强调账务处理与税务处理、结合各个税种和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解决实际问题。
注会《经济法》VS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从整体内容上看,由于税务师的业务涉及到纳税筹划,在税务局和企业之间扮演中介角色,《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包括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和刑法的部分内容。同时,《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包括了三大程序法,即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以及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以上这些内容都不是CPA考试《经济法》的考核范围。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的考试题型与《经济法》不尽相同,前者都为客观题,后者包括了主观题。这就决定了两科考试备考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陈楠表示,就《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来说,考试重点是法律的原则、制度和程序。因此要求考生非常熟悉这些内容,否则很容易被相似选项所迷惑。
以上,税务师的考试难度要低于注册会计师,考生如果能考下注册会计师,一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税务师2-3门考试,如果考生是以备考税务师为主,那么可以先学习税务师科目为主,再对应地去备考CPA科目。总体来说,两个考试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备考。
『捌』 如何拿下税务师财务与会计
考试的人分为考五科或考二科参考报考资格税I 税II 相关法律 财务与会计 全是客观题单选举40分40题 多选60分30题 综合题40分20题税代客观题30分(10分单选 20分多选) 简答题4-5个(包含2个小计算题)分值24分左右 综合题2个36分左右.
『玖』 注册税务师考试如何合理安排
随着税务师考试越来越火热。2019年税务师考试科目有哪些?各科目侧重点是什么?又该怎么合理搭配报考呢?这些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员关注,下面赶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2019年税务师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为五科,即:《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各科目考试侧重点如下:
《税法一》侧重讲解以流转税为主的几个税种。虽然涉及的税种不多,但是考查的内容非常细致,要求考生对每个税种的税收要素,尤其是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的非常扎实。
《税法二》侧重讲解以所得税为主的几个实体法税种,和《税法一》中的实体法税种共同构成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体系。
《财务与会计》包括财务管理与会计两部分。一方面在于其有复杂的账务处理,另一方面在于复杂的公式计算以及各种优缺点的记忆。既要理解记忆财管公式以及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又要掌握如何运用。从命题规律来看,考试的覆盖面更广。因此,一定要精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从考核思路来看,计算要求高。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内容庞杂、记忆量大,涉及的部门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众多,但考题并非对法条规定的简单考查,而重在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很多知识点既独立又综合,即每章或每个知识点既可以独立命题,又可以相互结合起来出综合题,题目比较灵活。
《涉税服务实务》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重点突出,考试分值分布相对集中,但涉及的章节内容很广泛,和其他科目之间结合比较紧密,对于其他科目知识的运用比较多。注重实务操作,对考生运用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考试时间:
2019年税务师考试时间为11月09日-10日。
考试题型: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题型与原注册税务师考试题型基本一致,各科目满分为140分。
(一)《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
(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
(三)《涉税服务实务》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为主观题。
二、如何搭配报考科目:
税务师考试科目搭配真的很重要,合理的科目搭配对于备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主要介绍2-5科的科目搭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