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工智能会计人员如何实现转型
① 会计专业学生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元素的整合,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将成为大势所趋。未来,财务机器人将会彻底替代财务流程中的手工程序,优化财务流程及其标准,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财务工作的精确度。同时,自动化流程的可监控性也将提高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保证工作流程合法合规。
人工智能的产生,对于整个会计行业是一次重大革新,同时也推动了传统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更多的财务人员得以从基础核算程序中抽身,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活动中去,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
作为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会计专业学生应积极应对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行业变革,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学习,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美国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说,“对于会计师而言,其公正无私和个人的诚实性,比簿记技术更加重要。”由此可见,无论会计人才将如何发展,恪守职业道德始终是最根本的要求。
作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最应该修好的课程。但更重要的是,在未来步入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会计从业人员时,该如何将这些道德理论知识贯彻于日常工作中,不为外界所干扰,不忘初心,恪守本分。这正是想要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的会计专业学生所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另一方面,应加强多领域知识学习,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的财会人员是单一专业型人才,而转型后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则应是兼备专业性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大局意识。财务管控是公司治理的根基和核心,我们所看到的很多财务问题,究其根本,其实并不是专业性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乃至多元文化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会计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知识面,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情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保持与企业内各部门及企业外各相关部门机构的良好沟通,保证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应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完善自我,注重日常积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培养自身为人处事的能力。
同时还可借助辅修、双学位等跨专业学习的机会,接触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除此之外,还应多关注时事新闻,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将自身打造成符合时代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新技术学习,让人工智能为我所用。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该行业,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亦是如此。会计人员不应该站在人工智能的对立面,而是应该积极应对行业转型升级,让机器人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更是一个机遇。一方面,新一代会计专业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对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十分熟练。另一方面,会计专业学生本就处在学习阶段,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更应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行业的新发展,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熟练使用各类自动化财务信息处理工具,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我,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会计人才。
② 作为经济管理的财务人员,如何应对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财务给我们的冲击和机遇
一、财务核算——会计核算岗
做为一个从手工账时代过来的人,软件系统对财务工作的冲击感触也是最深的。我刚上班那会,一个财务部用人最多的岗位是记三级明细账的,有数量有明细,如果是一家百货公司,那三级账会计的人数就更多了,工作量繁重,要极大的耐心,还容易出错。
企业规模越大需要的会计越多,这些会计很少有从事管理工作的,都在埋头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过账、试算平衡,现在这些词汇很少听到了,都交给电脑代劳了。
二、财务收支——出纳岗
以前出纳是很重要的岗位,有的单位会配两个出纳岗,一个管现金,一个管银行,因为现金收支很频繁,现金又不能出错,要日清日结,随时盘点。
现在现金几乎看不到了。以前跑银行是出纳的日常工作,不是在银行就是在去银行的路上,现在有网银了,一个单位几十账户,一个银企直联系统就能搞定。
不用跑银行,不用收支现金,出纳还剩下报销转账的活,这个工作也可以交给线上报销系统了,理论上,预算系统控制报销额度,线上审批走流程,手续合规就可以直接付款,基本没出纳什么事。
给出纳致命一击的是财务共享中心,现金管理是大事,工作量再少,公司再小也要设一个岗,现在有了财务共享中心,第一个合并的出纳岗,现金收入实时上划,支出入网上报批,也就没出纳什么事了。
三、统计分析——分析岗
严格来说,BI系统才算人工智能,以前一个人花一个月的时间统计分析,月底才能出几份管理报表,还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提供弹药。现在数据全在线上,就看你怎么用了。很多公司做财务分析就是表面文章,哄上面玩的,这类系统正合用,菜单一点,每周、每日出几十份报表都行,就是没什么人看。但对一些标准化生产的企业,这些数据及时高效,完全可以代替90%以上的人工。
四、对财务思维的冲击
现在都在强调财务思维、业务思维,以前是不怎么讲这个的,大家都在埋头做账,有限的时间做点管理工作,重点也是侧重于财务监督,控费用控成本控预算什么的,严格来说那不是财务思维,是会计思维。
现在有时间了,财务人的关注重点开始向前端移,开始考虑自己要管什么,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开始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都说业财务融合,发展到最后,是业务融合财务还是财务融合业务实在不好说,从目前趋势看,两种思维方式的界限会很模糊。
五、对财务工作范围的影响
还是因为核算工作量的减少,企业管理层开始给财务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预算管理方面,以前是财务预算,现在是全面预算;内控管理方面,以前是财务监督,现在是内控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以前侧重于管钱管物,现在要求业财融合,财务管理变成业务管理;财务预测、财务分析现在都变成了经营预测,业务分析。以前是各搞各的,未来是财务主导,各部门配合。
电脑消灭了核算会计岗,其实是好事,可以让会计们有更多时间入事管理工作,也许有人会说会计岗位需求少了,这么多学会计的怎么办?其实少的都是基础岗位,记明细账、出纳这些活以前主要都是非科班出身的人在干,大学四年学财务出来会甘心干出纳?
所以人工智能对会计冲击很大,对财务专业影响也不小,但如果我们能转变思维,及时转型,这事也没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