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学会计算
A. 学前儿童如何学习数学计算
链接:
希望可以帮到您和您的宝宝。
《洪恩宝宝学数学》是一套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全面的幼儿数学教育产品。它围绕数学教育知识点构建教学体系,充分展示了数学教育独有的风格,同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大量选用了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素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接受性。
B. 如何教孩子学加减法
学习数学应具备哪3大能力?
理解能力、专注力和计算能力,是孩子学习数学时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这三种能力的缺乏,使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陷入痛苦的根源。
孩子如果缺乏理解能力,就会出现:
同样的题目,刚刚说的是牛,现在换成了羊,孩子就不会了。让你恨得牙痒痒。
孩子如果缺乏专注力,就会出现:
妈妈我饿了、妈妈我要喝水、妈妈我等会儿再做作业吧。就算孩子老老实实坐在书桌前,也可能在不断走神,或者在用铅笔戳橡皮。
结果,做作业的时候,6和9搞错了,23和32分不清。
作为家长,你能不着急嘛!
孩子如果缺乏计算能力,那就别想做好数学啦。
但是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感,还需要一定的练习哦。
说到“数感”,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接下来就解释一下,什么是数感?
大家可以看图数数。对于成年人来说,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哪个图片里的苹果多,哪个图片里的苹果少。
而且,左边的图片看一眼就能知道有几个。
但是右边的图片,成年人也需要稍微数一数,但成年人不是像孩子一样数1234567,而是在脑中自然地把苹果分成两堆或三堆,可能先数3个再数4个;或者先数2个再数2个最后数3个。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区别,就是因为处理这些数字时,大脑运用的区域不同,数感也不同。
一眼分清楚多和少,以及数数的方式,就是数感的表现之一啦。
数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训练的。家长想要孩子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就要从培养孩子的数感入手啦。
4个方式,培养孩子的数感是关键
杜克大学数感实验,以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做为研究对象,发现宝宝对数量变化非常敏感。他能够轻易地知道哪个多、哪个少。
日常生活中也是,要是有两包糖果给孩子挑选,他一定会选择多的、大的那一包。
但是孩子到了做作业的时候,却没有选择糖果的时候那么容易了。
也许这个场景很多妈妈都遇到过,或者即将遇到:
家长问:“这是几呀?”
孩子摇摇头:“不知道。”
家长提示:“不知道你数数呀?”
孩子伸出手指,嘴里念念有词:“12345678”,好,数完了。
家长又问:“几呀?”
孩子一脸懵,回答不出。
家长急了:“不是刚刚数完吗?”
其实,在孩子最开始接触算数的时候,这种情况非常正常,而且很常见。家长一定不要等到上学了再着急上火,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感。
说到培养孩子数感的方式,培培老师列举了好几个:
• 第一:数数在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爸爸妈妈可以在各种场景中灵活运用,比如跟孩子一起排队,可以问有几个人在排队?中午吃饭的时候,让孩子数数有几个菜?玩游戏的时候,让孩子计算一下一共有几个玩具?
运用这些场景,孩子学习数学的时候并不会觉得累。
第二:借助生活中的物品来帮助数数,比如积木、小棒、雪花片等,这些事物能够变成孩子学计算的好工具、好帮手。
• 第三:要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读,而且一定要让孩子接触大数字。比如,给孩子报兴趣班,一次就缴费好几千,买玩具花了好几百等等,都是孩子接触大数字的机会。否则孩子永远在数20以内的数字,就没办法发展数感了。
• 第四:家长要注意避免符号与符号的对应。
让成人用手比个“6”,很多人都会只伸出两根手指。可是这却会让孩子感到迷惑,两根手指不是代表“2”吗?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面前说“6”的时候,就伸出6根手指。
C. 怎样才能教孩子学会计算
1.可以实物算法,比如:
1个苹果+一个苹果=?
1根棒棒糖+1根棒棒糖=?
2.也可以
手指算数,只限于幼儿园用,将来上小学用就不好了,毕竟总不能依赖手指。
左手为个位,右手为十位,从左手为食指数起,到母指了就是五,到第二遍就要进到十位。也就是说右手的食指就代表一十了。
例如:3+4=7
左手:食指1中指2无名指3,接着+4,从尾指开始数四个手指就=7了,(这时只出了三根手指,但母指是代表5的,其他手指是代表1的。)
例如:13+16=29
左手食指开始数3个手指,右个1个手指食指,这样就是13,然后先加十位,在右手加10,就是YE的状态了,轮到左手加6了,从尾指数到6就行了(这时5
个手指都出来了,母指代表5,其它的代表1,这样5+四个1=9),右手两个手指代表20
+
左手五个手指代表9
=
29
不知道你看不看得明白
D. 怎样让孩子快速学会20以内加减法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在理解数字概念的基础上,同时讲解加减法,进而让孩子理解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率,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等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概念。除此之外还教会孩子识别顺时针与逆时针,寻找图形与数字的规律,感知解析几何中的象限与坐标,理解奇数与偶数等高级数学概念与技能。
E. 怎么教孩子学算数,最基本的。
其实,孩子学算术基本都是从数手指头开始的,这是他最容易掌握的道具。数指头没什么不好,熟练了之后,你想让他用,他也不会用了。你可以试着让他把10以内的不用手指也能熟练,那么他可以举一反三的。记得牢了,就能不用手指了。记住,不要让孩子学得烦了,否则他会对数数感到害怕,从而让孩子对你的教育失去兴趣
F. 怎样教孩子学会算五以内加法
1、找到适合孩子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孩子快速理解并掌握数学运算,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孰能生巧,先让孩子背熟1-10或是1-20的数字,然后尽量让孩子认识并写下来。在算我以内的加法时可以先让孩子数手指,慢慢的的在心算,多提问孩子让孩子多练习。 3、让孩子轻松愉悦的学习,多鼓励孩子。 4、保持孩子学习加减的兴趣。
G. 怎样才能使小孩子尽快学会计算,不用再数手指才能算
其实小孩子用手数数
是天然的一个过程
。。。
你想要找的是“珠心算”
看看你那里有人教没有
H. 怎么教孩子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 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 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 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 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 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 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 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 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 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I. 怎样教小孩学算术
我儿子从来未用过手指计算,他三岁时已经会计100以内加减法,而且是心算。 我平时教朋友的两、三岁小朋友,都不用直接问5-4=?,而是试下以下方法: 一般我是用糖果或者花生之类的东西,我会对小朋友说:阿姨给五颗糖给你(但故意少给一、两颗),然后问:现在够吗,还差多少颗。然后再慢慢教深一些。
J. 怎么让小孩快速学会加减法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我们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把这段话说出来,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学生在计算时,说出算理,学生在熟知算理的基础,慢慢将算理内化到心里,形成口算的基础。
10以内的加减是20以内的加减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以2--10的分成为基础的,可以用10根小棒,来让孩子摸索掌握,这样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也不会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其实是在游戏中掌握了10以内的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