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如何避免大意
① 会计如何规避风险
2017年可说是会计改革元年,会计证取消、金三严查、发票新政、会计黑名单??
各种对会计严控监管的措施不断更新,会计已成“高风险”职业,
今后,会计人如何保住饭碗继续走下去呢?
1、会计证取消
2017年,国家一纸文件,会计证取消了!没有会计证罩着的2000千万财务人茫然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新《会计法》还加强了对会计的约束,会计成为一个高风险高危的行业。
2、金税三期严打
税务检查风暴来临,国地税联合稽查,很多企业被税务机关约谈,只有财务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有多大!
3、财务机器人上岗
基层核算会计面临危机。人工智能在银行对账、月末入款提醒、进销项差额提醒、增值税票真伪查验等业务流程对比人工效率极大提升。
4、实名制办税认证
税务机关仅受理已采集身份信息的办税人员申请的涉税事项,只有在国税实名认证后,才可以正常办税。办税人员风险陡然增大!
5、会计“黑名单“诚信档案
会计在任职期间的财务造假,需要追究终身,会计所有的会计记录需要保存至少10年,你的责任需要你终身背书,严重的可能坐牢。
6、以票控税
纳税人发生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停止发放发票,直至收缴其结存的发票,并注销税控系统发行信息。
此外,造假账需求、业务不规范、缺乏对政策的深度解读等现实问题更是加剧了会计行业从业风险。那么,新的一年,会计人需要如何保住饭碗继续走下去呢?
如何风险规避
1.坚决不买发票。
金税三期对企业风险识别能力太强大,只要企业有违规,可能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补税,重则刑罚!千万不要试图碰触那条线,后果是企业和财务负责人都不能承担的!
2.轻易不去挂名财务负责人!
目前税务系统正在打造一个以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为主的人员库,只要收集你资料之后,你有违规,以后你就在税务背上黑名单。小公司或者代理记账公司之类的会计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3.离职必须做好信息变更!
这一点是会计行业新的风险,现在税务管控严格,如果你离职了还挂名财务负责人,如果你上家有问题,你可能被税务监控。
4.离职后公司不予变更财务负责人,留好证据!
很多小公司,就一个会计。你离职了,可能没有会计跟你交接,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离职证据!与原公司不存在合同关系了,应要求该公司进行财务负责人变更。其次,离职会计可联系该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协调解决,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相应资料进行变更。
新政不停,会计人前路漫漫。保持一颗敢于挑战、坚持学习的心,多花时间学习税务新政策,不断更新自身业务水平,提升实操能力,新的一年,会计人需要让自己更加“值钱”,才能保住饭碗继续走下去。
② 如何预防会计造假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对微观决策,宏观调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另一方面会计造假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严重扰乱了我国社会经济秩序,危害资本市场,表现在,由于会计造假行为者提供的虚假信息,以及各种信息披露的不完善,导致利益相关者通过各种手段寻求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此来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一方面增加了交易的成本,扭曲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所有的后果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因而对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的需求是必要而紧迫的。对会计信息的规范也是刻不容缓的。
二、会计造假原因及相关分析
(一)利益驱动导致会计造假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筹措企业所需资金,这些资金仅仅靠企业内部留存利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企业要从外部融资来达到企业目标,企业只有利用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机构借款等渠道进行债务融资或通过发行股票等手段进行权益融资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造假成本很低而利益巨大情况下公司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虚增利润,少报亏损来达到顺利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
(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会计造假
监督主要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个部分。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其自身难以保持独立性致使其监督缺乏效率,同时也可能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而导致内部监督乏力,就政府监督来说,形式化的会计信息核查,税务稽查不到位以及执行力度不够如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查处力度和打击力度不够等情况严重存在,都有可能导致有些企业钻了空子来谋取高额不当利益。社会监督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是雇佣关系,这就有可能使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高额利益而可能与所服务企业勾结,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欺骗或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三)缺乏严厉惩治措施导致会计造假
最后,对会计造假行为缺乏严厉的惩治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低廉的造假成本以及高额的经济利润导致一些企业铤而走险。会计造假行为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危害资本市场,如果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曝光披露与惩罚力度不够就不足以给违法分子敲响警钟,达不到震慑教育他人的目的。
三、会计造假手段分析
(一)虚假确认
通过虚假确认,提前确认会计收入,变造会计费用或将费用计入不当的会计期间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这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惯用的手段。如2012年深陷财务造假门的万福生科在收入上搞的是真的现金流,选择了虚增“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项目,它的募集资金建设项目还在建设中,这样做不至于招人耳目。至于预付账款,实际也只是走走过场资金最终并未流出。这种虚增收入的方法比简单用“应收账款”去虚增收入要高明得多。
(二)利用关联或关联方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一方面由于关联方交易有其规范和合法性,关联企业可能通过高估资产或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进行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和利息收入来达到虚增收入目的,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转嫁或分担费用如广告费以及资产重组来达到调节利润目的,通过构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来调节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变更条件:法律法规要求变更 ,变更会计政策能提供更提供可靠更充分的计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变更的灵活性。上市公司通过追溯调整法或未来使用法对进行会计政策变更,通过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另外上市公司很可能对上期故意造成的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达到调整盈余的目的。
四、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及相关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会计法》、《会计准则》、《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具体细则,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减少执行的伸缩性,减少会计造假的可能。只有加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执法监督的职责和权限,才能比较全面监控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抑制会计造假行为。及时制定出与惩处范围、方式方法等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处罚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使会计造假的处罚有法可依,以此来约束会计人员以及高管人员行为。
(二)提高执行力,加大惩罚力度
要加大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提高处罚的执行力。不仅要对造假的上市公司还要对未尽责的保荐机构,审计单位,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罚迫使其切实履行质量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司发起人,控股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力度。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
建立独立的、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会计资料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要切实发挥董事会的内部监督职能,要有具有一定财务知识的人员担任独立董事以保证对管理层、控股股东的约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要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注意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样内部审计,监事会和独立董事,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信息披露等机制,在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可能性。最后要求证券公司,税务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履行自生职能,从外部减少造假行为,
③ 怎样才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尤其是财务方面
指的是个人生活方面,还是工作方面?
首先,推荐你买一本工作年历册(就是那种一个小薄本,12个月的每天都空出一个大格的那种),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提前计划出来,财务工作是很有规律性的,比如月末结账月初报税等等,都提前一个月计划好,临时需要调整再在自己的小本上更改一下记录就好。这样,可以防止你粗心大意而忘记事情。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这个册子放在桌面上,看看今天都要干些什么,而每天下班最后一件事情也是看看这个册子,看看今天预计要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没有。
第二,同样是上面一个小本子,你还要记录的东西就是你每天都额外完成了哪些事情,比如说,今天给某某多少现金,今天等了什么账目收下了什么合同等等,这样做过的事情都有个备查,可以防止事后有什么问题的时候留个印象和自我检查。
第三,财务工作无可避免要涉及票据和钱财,如果性格比较粗心,建议把一些工作准备在前头,比如说出门取钱提前准备好赚钱的小包,想一想要拿回什么凭据等等。做任何收支工作前都想想是否符合规定的流程,记住,慢工出细活,可是要麻利,但是还不能急躁。
第四,有的时候只是一个习惯,你注意到了这个方面,自己在工作中多加注意就好了,多想,多记录,财务工作的重复性还是很大的,习惯了就知道哪些步骤容易出问题,容易麻痹大意出差错,就要自己提个心眼了。
第五,多看看身边的老会计出纳是怎么做的,留个心眼学着些,你肯定会很出色的!
加油吧!
④ 财务人员怎样规避责任
1、遵纪守法,切勿以身试法、主动犯罪
自身触犯法律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够规避的风险。遵纪守法,是每个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只要依法守法,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个所谓的法律风险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财务人员而言,故意犯罪多表现为模仿领导签名从而进行贪污、挪用、侵占、提供虚假报告、偷漏国家税款等行为。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还有挪用公款导致公司资金亏空、卷款潜逃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财务人员私欲膨胀、铤而走险或侥幸心理过重的结果。
会做账不应该是体现在这种事情上,为了自己的私欲做假账。主动犯罪的结果,一定是收到法律严厉的制裁。当然,如果中途醒悟回头是岸,对于主动自首的人,法律还是会从轻发落的。
不过财务人员贪用公款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毕竟只是少数,多数情况下,还是受胁迫完成的。
2、被迫违法要留有利证据
财务人员更多时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为了生存,领导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常见的,比如,某企业老板要求将部分收入不入账来偷漏税款、提供虚假报表骗取银行贷款等,省下来的钱嘛,可以用来增加员工福利。你说,一小会计,老板说要这么做,可是明显这么做的不对的是违法的,那到底是做呢还是不做呢?据叔不完全统计,大部分会计还是会违心做的吧?而当企业出现问题,始作俑者的领导又会跳出来置身事外,把所以责任推卸到财务人员身上,会计从一个从犯变成一个主犯。
事实上,在法律中真正的“被迫”并不会遭受法律处罚,当然视情节大小会有连带的小惩戒;因此只要能有证据证明自己是被迫的,都可以有效的降低会计自身的法律风险,最多就算是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财务人员通常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有效自我保护,如何才能拥有有力证据证明自己“被迫”这一事实,并且,有时候是根本没有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把自己陷入了风险之中。
其实,当受领导要挟的时候,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录音,特别是打电话的时候,录音是最方便的;其次,让你们的谈话是暴露在公司的监控摄像头下的;当然,有很多领导也会注意防范这些点,这个时候,会计只有通过留存票据或者记日记账的方式,来降低风险。日记本虽然不是一个客观性的证据,但是常年累月的记录也可以作为一个案底参考。因此,当会计或者其它财务人员受到上级的不正当指示而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记住尽可能地留下可以留的东西以防万一。
3、该走的程序不能少,改签的名字不要替
财务报销有时候要走的程序可能会比较繁杂,可能需要这个领导那个经理签名什么的,这时候,作为会计,一定不能为了省事而代替领导签名,否则,出了事只能是自己背锅了。
就像第2点说到的胁迫犯罪,在签名这件事上更是要小心再小心。因为通常企业老板偷税漏税之后,余下来的那些钱一部分是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可能就是自己私吞了,或者建成一个公司的小金库,方便一些琐碎事项的资金使用等等。这个时候,掌管这一大笔金钱的小银行——会计就要注意了,尽量不要留有现金,如果非要留,也不要留多,所有费用支出什么的,该提供票据的还是要提供,该签名领用的还是要签名,可以银行转账的尽量银行转账。特别是老板提钱的时候,通常金额都会比较大,银行转账可以留票根,方便以后对账。
⑤ 会计如何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那就是要记账要准确了。有的时候呢有的单位想要偷税漏税的话,就会从会计的礼物收做假账或者阴阳帐,这就是违法违规
⑥ 做会计应该怎样做避免失误而导致犯大错
你说的那种可能因为做错而被警察抓那种的,就不叫错误了,而是违法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单位负责人负责,会计只要按照自己的职业道德合理的做账,办事,就不会出现你说的那么严重的问题,如果你能感觉到要犯大错的事情,就要慎重!
⑦ 会计交接如何避免风险
想要让交接更加顺畅,避免风险,财务人可以提前对要交接的各项资料、物品进行检查,并尽早将手头还未处理完的工作完成。例如,检查已受理的经济业务往来是否已经填制好会计凭证,账目是否已经登记完毕等
。一、会计交接如何避免风险:
为了让交接更加顺畅,避免风险,财务人可以提前对要交接的各项资料、物品进行检查,并尽早将手头还未处理完的工作完成。
会计岗位在交接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1、将尚未处理完毕的业务,处理完毕。一般将会计交接截至期放在月末,这就是说,将月底之前的凭证、帐簿、报表等编制登记完毕。
2、整理保管的各种会计资料(如凭证、帐簿、报表等)和各种会计物品(如证件、发票、印章、电算化密码等),并列示于交接清单上。
3、整理尚无法处理的业务,列示于会计交接清单上,注明已处理的程度、相关的凭证资料等。
4、交待其他相关事宜,比如相关工作联系部门(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相关会计处理的流程方法等等。这些内容视你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将你工作的内容交待清楚为准。
打印会计交接清单,一式三份。按照会计交接清单交接工作,交接无误后,由移交人、会计接交人、监交人各自签章,各执一份交接清单。
二、需要交接的材料:
1.证件、印章类:
(1)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如未三证合一,需交接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几项);(2)四章(公章、法人章、财务装用章、发票章);(3)开户许可证。2.票据类:
(1)空白票据(如银行汇、收款收据等)、票据存根、票据领购发放登记簿;(2)空白发票(普通发票、增值税进项/销项税发票);(3)发票领用簿。3.凭证、报表类:
(1)历年凭证;(2)历年银行对账单;(3)历年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4)历年申报表(国地税月度、季度申报表,以及所得税汇算报表等);(5)历年的管理报表、财务报表、预算报表、分析报表等。4.电子作业类:
(1)U盾、拷贝数据的磁盘等;(2)税控盘;(3)开票系统密码、国税申报系统密码等;(4)修改地税申报系统动态密码接受的手机号;(5)到税务局将采集头像更改为继任会计。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初级会计职称
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会计交接如何避免风险?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⑧ 会计人员如何避免违法违规
1 对本单位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内部控制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 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 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目标是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 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
⑨ 会计人员应怎样避免风险
1: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应该去主动学学《会计法》和《企业财务制度》,法律规章中对财务人员承担责任有明确的规定。
2: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该了解所在公司的财务情况,这样才能对后面出现的突发情况有个应对,所谓知己知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