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债记收入会计如何入帐
⑴ 关于会计做账的资产和负债
卖车收入应该记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是先预收款后交车记为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交车时
借:预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⑵ 请问,会计借贷记账法,如何能正确理解资产费用成本借方记增加,而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借方记减少
这个没什么东西要理解的,这就是游戏规则,学了这么多年会计也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资产增加非要记在借方。也不用纠结这个问题,接触多了以后看到会计科目自然的知道哪里记增加哪里记减少了。
⑶ 求会计高手;收入、费用漏记怎么做帐
====== 性质上属于前期差错更正 ======
看收入和费用的金额和性质,如果不重要,按本期差错更正,也就是今年补记。如果重要,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
1、补记,相关损益科目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代替
借:应收账款等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替换“主营业务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替换“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等
借贷相抵的余额用于算下面所得税费用,余额*25%税率
2、调整应交所得税(要看税法是否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替换“所得税费用”科目)
3、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结平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4 分录方向具体对应“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平方向
5、财务报表调整和重述
资产负债表,按照补记的相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调整
利润表,按照被替换损益科目的金额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调盈余公积等科目
6、今年报表附注要相应披露。
大致是这个思路。
⑷ 在会计记账的时候资产类计入借 负债计入贷 所有者权益 费用成本 损益类怎么记呢
你只要记住:借方记入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就行了.
然后根据这个可以推出借方记入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贷方则与借方相反
很好记,我就是这样记的.
⑸ 会计做帐中怎么确认收入的时间
你好:
你的问题是:1.销售货物,如果是收到现金,那么就是收到现金后确认收入。如果是转账或者电汇等,要过几天才能到账的话,是发出货品后就确认收入。2.应该说是确认收入时候开发票。开票的时间要理论上与确认收入的时间一致。开票即取得了索取销售款的凭据,意味着销售的实现,所以就是开票要根据收入确认的时间。发票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但实际工作中,可以在次月开具发票时确认收入。
关于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确定的具体时间有如下规定:
确认收入为收取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分为: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不论是否收到均为当天确认,)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5、委托其他单位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物的当天。为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⑹ 负债评估后确认收入需调整账务吗
在应付所得税法核算下,汇算清缴时的调增调减,不需要做会计分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下,应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汇算清缴时的调增收入是指将会计处理中不计税的收入甚至不确认为收入的情况调整为计税的收入,调减费用是指将会计处理中的费用项目,不能所得税前列支的费用减除,最后计算应税所得(即将利润按税法规定调整为应税所得)。
应付所得税法情况下,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方式,计算出应税所得,按应税所得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所得税税额,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即可。调增的收入与调减的费用不需做会计分录入账。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当税率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
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分晰调增的收入与调减的费用是暂时性差异还是永久性差异,记久性差异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暂时性差异(指可在以后年度调回),则需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予以入账。
⑺ (资产+净资产=负债+支出+收入)是会计恒等式吗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一个基本会计恒等式。
二、不管是企业会计还是事业单位会计,都是依据“会计恒等式”来进行会计核算的。
三、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你不能把两边对等项消掉,应该按照“会计记帐规则”和“会计恒等式”的原则,把上面公式中的各项进行分类。按照记帐规则:
1、资产、支出类的科目期末余额都在借方,支出类科目一般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2、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类的科目期末余额都在贷方,收入类科目一般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3、会计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四、会计恒等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五、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2、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3、它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7)付债记收入会计如何入帐扩展阅读:
所有者权益应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投资人权益 (股东权益)两部分,且权益必然是所有者权益,而不是其他与所有权无干者的权益;为此,所有者权益可以简称为权益。
为了简化会计恒等式,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的平衡性,建议将现在《准则》上规定使用的、同时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多年来采用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更新为:资产=权益
资产和权益是一物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有一定的资产,同时就有一定的权益;反之,有一定的权益,同时就有一定的资产。资产同权益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平衡。
“资产=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会计的实际工作如: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结账、财务报表的设计与编制,都必须以这一会计恒等式为指导。
既然会计恒等式更新为“资产=权益”,那么,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也应与之同步,更新为“资产权益表”。
⑻ 请问收入记账是属于借方还是贷方
收入类损益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成本、费用及税金类损益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期末没有余额。
收入应该是贷方。收入类科目的贷方是增加。
收入是贷方。比如收到主营业务收入现金10000元
借:现金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会计科目 “借方”或“贷方”的区分方法
分二大类:
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其增加方。
3、先把科目分类。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成本类,费用类。
4、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如果很难分别,可以从单调的开始,用:现金,银行存款,作为对应科目,一下就能明白了。
5、无法判断借,贷的时候,可以用“现金,银行存款”代替应付账款,这样一下子就明白了。
例如,供应商送来100元材料,正确的应该是: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