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从业 » 会计如何做好资金管理

会计如何做好资金管理

发布时间: 2021-08-15 23:29:09

A. 一个优秀的财务经理如何对资金进行管理

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可以提前预测资金过剩或资金短缺,能够使财务管理部门将暂时过剩的资金转入投资或在显露短缺时期到来之前安排筹资,使生产企业对整体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同时可以使企业对财务状况、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动性做出必要的分析与判断,为长期规划和实现未来现金流动的整体统筹奠定基础。

要做好生产企业的资金预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和强化资金预算管理体制,加强资金预算的控制与监督。

1、建立健全生产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制度是行为的保障,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资金预算真正纳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只有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责任,才能保证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资金管理过程控制,提高制度执行力。有了好的制度,就要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机构和过程控制方法。建立负责人制的资金管理网络,企业财务部门要在负责人的领导下按照决策层批准的资金预算进行具体运作和过程控制,并通过财务信息平台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进行预算调整,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控制预算的执行。

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行,使企业各个部门都能将资金流转与本部门、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以及降本增效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节约成本、量入为出的资金流控制。

3、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预算。为确保资金预算的科学合理,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组织合理、信息畅通,人员到位。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成立资金预算小组,成员包括财务、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分别负责编制采购预算、生产预算、销售预算、投资预算。其次,是紧扣供、产、销、研资金日常管理的“主旋律”,编制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资金预算。资金预算的可行性是预算执行的保障,要对“资金链”上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充分调研、协商,以确保资金使用高效完整。

在预算具体编制前,资金预算小组应该提出明确的预算编制指导原则,为预算确定大的方向;然后由各部门、各单位提供基础资料,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资金预算,并保持各职能部门的相互沟通;最后由财务部门对企业整体预算平衡汇总,编制出总的资金预算,出具现金流量预算等相关预算报表。

4、强化资金预算的执行、调控及考核。执行和调控是资金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资金预算管理的成败。强化资金预算的执行和调控,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资金预算执行主体的职权;二是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构建资金预算控制网络,确定预算监控重点,采取相应的监控手段,实现预算控制目标的要求。

在资金预算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中,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预算规定的项目、金额和时间,由财务部门划拨执行,财务部门要将现金收支预算方案细化,将各部门的现金支出按项目编号,确定好金额和时间。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变化,而随意改变预算的总体框架。对没有列人预算的项目,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开支,做到没有预算不开支。任何现金流量都必须以预算为基础,各项收支尤其是支出,都必须纳人预算管理,严禁预算外支出情况的发生,对确是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意外性支出,也必须要求责任部门编制补充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环节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企业战略决策发生重大调整时,预算调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使预算调整规范化。

预算信息反馈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控职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为满足资金预算管理调控的需要,必须首先构建相关、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预算反馈报告预算责任指标的履行情况,包括预算额、实际额、差异额及差异的原因及时反映出来,便于预算控制和评价职能的有效发挥。

在一个会计期末或一项经济活动之后,各职能部门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末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决策部门,看资金的筹集与资金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与企业管理部门的要求是否一致,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计划或预算等。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可依据资金管理部门所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管理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有效。同时,根据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来评定其工作业绩,并与其利益挂钩,真正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从而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总之,要提高生产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水平,不仅要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而且还要制定一套相应的控制和激励机制,将资金预算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统一调配资金,优化投资结构,才能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B. 如何做好资金管理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让很多企业家头疼的事情,怎样做好资产的管理,怎样保证没一分钱都花得有意义,我们就来了解并学习这里面的秘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爲中心,通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实物形态的管理。抓好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其目的就是在确保企业国有资産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当前,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大力加强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主要是爲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存贷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存贷的控制主要包括存贷数量、计价及保管的控制。现代财务管理着眼於事前和事中的成本预测、计划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保证成本费用最低,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l、增强成本管理意识企业不但要提高经营管理各部门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还要注重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要把企业的成本与企业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经济责任及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变“要我管”爲“我要管”变“被动管”爲“主动管”,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麽就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员管理成本的自觉性。比如,上钢在学邯钢的基础上,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年降低成本8000馀万元,这样既减少了资金和能源消耗,又提高了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长松组织系统》工具包——合理、高效的财务分析思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防范运作风险的重要途径,并将使您的工作事半功倍。2、改变成本管理的方法企业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变单纯核算型管理爲综合控制型管理,确立符合现代制度要求的成本管理方法。要积极推行“成本控制法”,实行目标成本责任管理。即按照“制造成本法”的核算原则,对在企业生産经营中发生的与企业生産经营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等直接消耗和制造费用等计入産品成本的费用消耗,实行定额控制;对生産经营过程中间接消耗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消耗,实行指标或者比例控制。并完善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等管理方法。做到事前成本有预测,事中成本有考核,事後成本有分析。3、完善成本管理手段企业要建立以企业财务部门爲轴心的综合管理、统一核算、成本总控制的成本控制中心。它对上以企业目标总成本爲落实目标,向企业领导层提供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管理决策意见。对下以企业分解的定额成本爲管理控制目标,对企业所属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期考核、分析和监督控制,形成企业内部纵横连锁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二是实行成本全面预算管理。针对企业生産任务和年度销售计划,制定企业目标总成本计划,并把总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实行定额或指标成本预算管理。同时要狠抓企业原材料供应、産品生産和销售等环节的成本预算定额管理,重点以百元爲基数确定销售收入成本,成本利润率等指标,衡量和考核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和成本效益水平。三是严格成本管理控制。在制定和完善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消耗定额和指标定额的基础上,严格各种原始记录,物资计量验收和收发出入库手续制度,做到原材料领用按定额、费用开支按标准、审批手续按规定、审查考核按程式,加大全方位考核制度。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和目标成本考核奖励制度,使企业的目标成本与目标利润密切挂鈎,把部门、车间、班组的指标定额成本与其应取得的效益指标和员工的经济利益密切挂鈎,这样既可以调动群衆的积极性,又能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同时使他们明确自己应当肩负的管理责任。建立这种制度同时也可以真正做到成本管理的责、权、利互相统一,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二)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目前,不少企业一方面资金紧张,一方面资金占用较多,运营效率较低。因此,企业要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l、加强筹资管理企业要树立筹资主体观念,要根据企业生産经营需求对预期筹资方式,筹资渠道和筹资结构,根据实行情况,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另外,企业筹资要重点用於企业的生産发展和技术改造,合理调控筹集资金的配置和使用,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效益和盈利水平。2、加强投资管理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於企业的投资规模以及最佳的投资流向和合理流量。企业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金结构。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的调控职能,认真搞好企业内部资金合理配置,优化企业资産占用结构和産品生産结构,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占用和有效使用。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爲了扩大生産规模,在新上专案或对外合资合作专案的选择上,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後再行之。同时,必须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産业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这样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预测投资专案的预期结果,就可以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损失。3、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应在活用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下功夫。一是实行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核算、集中调控,加强资金的预期管理,企业要根据年度生産规划和目标,核定企业内部所属单位爲完成计划期生産经营任务所需的资金要求量,各单位要明确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承担的责任,使其主动精打细算,控制支出和节省消耗,降低资金的占用。通过事前的资金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二是搞好企业内部存量资金应用。企业一方面要防止産品积压,积极回笼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挖掘现有资金的潜力,较好地运用现有的存量资金,努力降低原材料和资金的占用等,达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三是落实资金回收责任制,减少资金的占用和流失。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C. 财务会计工作的资金管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那要看谁的钱

D. 企业 ,财务工作中如何进行资金管理

通常企业内控中会有一个预算管理,这个预算上到全面预算,下到某个部门的预算,预算做好后,企业会安排相应的资金来执行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预算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年初的时候,企业在接待费上的预算是100万,但在年终的时候发现销量不好,所以为了实现利润目标,需要缩减招待费50万,这个总数定了,然后下面各部门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合计的总数不得超过50万。

E. 企业资金管理怎么做如何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1. 由花钱部门和挣钱部门分别做财务支出与收入初步预算。

  2. 财务部门根据其他部门提交的初算资料综合整个公司的财务情况做财务资金预算。分全年的,季度的和每个月的。

  3. 财务部门严格按资金预算控制资金流量。

  4. 制定成本、费用支出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5. 制定销售回款制度并严密签定销售合同,谨慎选择客户,紧紧跟进货款回笼工作。

F. 如何做好个人财务管理

身边的许多人都不是很注重理财,有人说没钱理财,我倒是觉得没钱才更应该理财,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记得有一句名言: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人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但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

方法/步骤

  • 理财第一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的习惯。这其实很简单,可以先从记账开始,把每天的吃穿用度详细的及下来,这样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 有了记账的习惯,就要认真的做总结了,比如哪些钱其实是没必要花的?哪些钱是一时冲动花了的,以后可以拿这来借鉴,不是十分必要花费的,就可以省了,这样下来可以保证月月有盈余,不至于加入“月光”一族了;

  • 手里能有闲钱,接下来就可以做点投资了,现在“宝宝”类的货币基金挺多,有些很不错,要求的起始资金也不多,很适合资金不是很多的人理财;再有就是基金定投,强制自己每个月存一点,也是一个不错的理财方式;

  • 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了。可以去做一个风险相对较高,比如股票之类的投资,不过也不能盲目的投资,要做好足够的功课,并且也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你适合这些投资,可以继续赚取你的财富,如果不适合要及时收手,千万不可有赌徒心理;

  • 值得一提的是上班族一般晚上时间很充裕,大好时光不可虚度了,利用这些时间可以想法提升一下自己,不论是哪方面的提升,这也算是对自身的一种投资,效果也许不容易显现,但一定会受益终身。

G. 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没人能完美的回答你的问题,毕竟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成体系的事,但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又有着不同的工作模式。只能说的是方向走对,事半功倍!

之前在财务经理人论坛上发过一个帖子,论述财务管理学习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书本知识中学习,就是我们说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经验的总结和工具的应用等,获得的是知识,这个就是输入的过程,轻松,但它此时尚不真正属于你。

第二个层次,是在工作中学习(on job training),边干活儿,边学会如何把活儿干好、干明白,并不断创新,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形成的过程,一个人的思想、经验、阅历、智慧的形成莫不来源于此,这个是输出的过程,书本上的知识既涵盖不了,也替代不了,尤其是现如今需要的都是跨界的知识,按照现行教育体制的分科治学方式,看多少书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来自于实践的探索,一个人70%以上的有效知识全部来自于实践中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就不难理解很多人做的事儿压根儿就不是他所学的专业,也依然干的不错的原因了。

第三个层次,是在教会别人过程中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场景和机会,师傅带徒弟就是先来后到的差别,这个过程接受的挑战是你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个需要实践加理论的支撑,你既要知道什么是具体、问题,也要有提炼、总结的能力,无形中把你的做法逼着变成了方法论,你就是真的懂了。否则你跟人家讲不明白、说不清楚,或者传授的也不适用。

后面两个层次都是以输出为导向的,把知识内化,转化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新知识,这样才能成为财务领域的高手!

H. 一名老会计谈怎样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清产核资,完善原始记录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和实物收发领退制度。 一是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包括清理财产和核定资金两个方面。清理财产是通过企业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盘点,弄清企业现有资产状况。财会部门在定期对国有资产的存量、分布结构和效益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的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促进闲置的资产处置和利用,活化资金。二是完善原始记录和定额管理制度。原始记录是直接反映生产活动的第一记载,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建立原始纪录要注意准确及时,简便易行,讲求实效,符合企业管理的需要。定额是库存、用工、用钱的标准,制定计划、计算成本离不开定额。为了完成降低成本的任务,企业必须制定先进定额,这是加强成本管理有效途径之一。 (二) 编制财务计划,作好编制计划前的财务指标预测工作。编制财务计划前的财务指标预测是编好计划先决条件。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一是确定预测目标,收集与预测目标有关的原始资料;二是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运用所选定方法和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三是对选定的预测方法,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以及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修正预测结果,作出最后预测。 (三)组织日常管理,如财务计划指标的分解和归口分级管理,财务计划执行中的预测,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收支等。 (四)开展财务检查分析,包括各种形式的财务检查和财务分析等。进行财务检查时,要认真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检查的结果如实上报上级机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方法主要有数量分析法和数学分析法两种。 (五)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要根据国家和上级统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保持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经过群众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实行。

I. 怎样做好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建立在一定会计基础之上,比如EBIT 说是息税前利润,但是光学财务管理~你不一定知道这详细的是怎么来的,所以建议先学习会计,这样才能知道大概的流程,DFL等等..营业的杠杆等等这些计算和预测,都建立在会计最终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财务管理的基础同时也必须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之上,如果会计信息都不正确,财务如何管理?一般会计专业都会学相应的,经济法,税收,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统计,审计等17门左右的学科....这样才能系统全面的了解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可以从事经济类工作,当然,有了会计基础之后,出纳,会计,理财师,证券分析师,很多的...都能用到.可以说,有财务的地方就必须存在管理,不经过管理的财务,资产或货币的利用率是达不到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的核心,无非是"将钱用到刀刃处"的最终转变

热点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养老保险 发布:2021-08-17 15:48:04 浏览:965
会计活页账本怎么装订 发布:2021-08-17 15:48:01 浏览:558
会计继续教育90分是多少学时 发布:2021-08-17 15:47:58 浏览:632
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会计分录 发布:2021-08-17 15:47:53 浏览:149
初级会计报名发票丢了怎么办 发布:2021-08-17 15:47:13 浏览:80
会计乐财务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7:10 浏览:277
内蒙古初级会计考试从哪里报名 发布:2021-08-17 15:46:03 浏览:370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运营怎么做 发布:2021-08-17 15:44:53 浏览:683
如何应对基础会计学考试 发布:2021-08-17 15:43:49 浏览:782
物流公司会计外账处理 发布:2021-08-17 15:43:47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