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如何冲刺
❶ 如何快速拿到中级会计师证
一、同时报考三科如何分配时间
以本人的观点来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科按照知识难易程度排序,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
如果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分配各科学习时间,以中级经济法所耗用的学习时间为基准,那么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时间应为中级经济法的2倍,财务管理的学习时间应为中级经济法的1.5倍。
我们每天学习的时候应该难易搭配,中级经济法因涉及到一些法条需要记忆的,所以中级经济法最好每天都学,那么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分别搭配中级经济法来学习,比如今天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明天学习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
二、看书、听课和做题的关系
同时备考三科,时间较紧,如何平衡看书、听课和做题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
笔者建议,在备考的基础阶段每科的教材要完整地看完一遍,基础班课件要完整听完一遍,轻一中的同步练习题要做完一遍。
进入提高阶段之后,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这两科以计算为主的科目主要依靠轻一和习题班,中级经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以教材和轻一为主进行复习。
冲刺阶段,各科均应以冲刺串讲班和教材以及轻四为主进行冲刺。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中级经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以看书和听课为主,但习题还是要有针对性的练一练,不求多,但求精,重点放在客观题上,因为中级经济法客观题分数占试卷总分值的70%,当然主观题方面也应该在提高阶段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要只看答案,要亲自动手做。
三、学习方法
1、研读教材
教材对于考试来说非常重要,是考试的“圣经”,因为试题是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命题,如果连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没弄懂就搞题海战术,那等于开启了自杀模式,正如张志凤老师所说“抛了‘根’,忘了‘本’,‘根本’不对!”。研读教材是提高客观题正确率的不二选择,客观题的正确率对于能否顺利通过考试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中级经济法,毕竟中级经济法客观题分值占到试卷总分值的70%。就算以计算闻名的财务管理,也不能完全抛弃教材而搞题海战术。
2、认真听基础班课件
提供给学员的班次很多,同时报考三科,这么多课件全部都听一遍,既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必要。全部班次中最为重要的非基础班莫属。因为基础实在是太重要了,基础不好何谈提高和冲刺?所以时间再紧,每科的基础班都要完整地听完一遍,重难点章节要听两遍。在听课之前最好先看教材或轻一进行预习,将预习时不太懂的地方做上标注,然后在听基础班的过程中重点听重难点部分和预习时不太懂的地方,对于简单的地方可加速听或直接跳过看讲义,这样听课的效果会更好。
3、习题训练
说到底,考试无非就是考查你的解题能力,而不是考查你研读教材的能力,研读教材的能力最终也是为了解题能力服务的。所以无论如何,习题还是要做一些的,至少轻一中的同步练习题和习题班中的题目、轻四的模拟题以及真题(轻一中的经典试题回顾部分就是精选的历年真题)是一定要反复做的。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要通过做题来还原知识点本身,比如在解一道多选题时,分析下都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如果做错了,要做上标注,以便随时复习,并分析做错的原因,以防下次再掉入同一陷阱中。轻四(最后六套题)是冲刺阶段必备神器,即使冲刺阶段时间不充裕,也要做上3套。对于参加无纸化试点考试的童鞋们,还要多熟悉下无纸化考试环境,为大家提供了无纸化模拟系统供大家练习。
4、及时复习
同时备考三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的太多,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可能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发生。所以笔者建议,在每天的学习任务开始前,每科花上1小时把昨天所学的知识点回顾一遍,每章学完之后要做章总结,每周末要将本周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这样会学得更加扎实。不要害怕浪费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
❷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如何进行备考
1. 为什么会“看似努力”
“看似努力”的状态是指考生每天机械、频繁的周旋在备考和生活中,随时都在想着要备考,要学习。不敢和朋友聊天,不敢看电视,不敢玩手机,每天忙忙碌碌,身心俱疲也不敢休息。但其实复习效果并不好。这就是“看似努力”的状态。
出现这种状态主要是因为考生过于重视中级会计考试,还对自己目前的复习状态和效果不满意,觉得自己还有好多知识点没有学到,还有好多考点理解的不好。于是不顾及自己状态,不考虑方法和技巧的就开始频繁忙碌的备考。看起来很努力,但每次测试成绩并不好。
2.“看似努力”的影响
“看似努力”的忙碌状态,会让大脑长期处于运转状态,疲劳作业,并没停下来储备能量,仔细思考吸收的过程,造成的就是看一点忘一点,越学越不会的恶性循环结果。这样的学习状态等于固步自封,只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法学习,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又觉得自己非常努力了,还是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开始怨天尤人,出现消极的心态。
现在网上都流行一句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其实是不对的,学习要讲究方法,“往死里学”只会让人身心俱疲,机械的去运转并没有任何思考和研究,效率是非常低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严重的会影响到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状况。
学习需要张弛有度,过刚易折。想要最后努力一把,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备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杜绝“看似努力”的状态。
❸ 中级会计职称3个月的时间如何高效率备考
一、三大环节夯实基础
教材-网课-做题,三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少了哪个步骤都容易不连贯,至于有的考生问是应该先看书还是先听课,这个因个人学习习惯而异,不过建议基础不太好的考生可以先看一遍教材,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预习的作用,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有目的的重点听一下教材中不理解的地方,听过课后可以再对教材进行一遍快速浏览,之后就是要做题,题目只看不动手是不行的,要认认真真的做,从题目中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了解命题技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错题强化提高
对于复杂章节,如果掌握不好可以再听一遍网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再次听网课往往有不一样的收获,简单的章节可以进行总结记忆,找到不足加以完善即可。要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对知识加以强化,整理错题集,把错题中遇到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记忆,直到不再错为止。
三、强化记忆冲刺完善
到了冲刺阶段就要进行强化记忆了,认真对待模拟卷,东奥的《轻松过关四》中级会计辅导书为大家提供了高质量的考前冲刺六套题,大家要认真对待这六套题,模拟考场环境,做完之后除了非常确定的题目之外,无论对错,每一道题都要对照解析仔细分析,搞懂其中的原理,弄清考查的知识。做到最后的完善。
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主要看大家如何利用,每年都有好多考生利用好这最后三个月,一举拿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所以,相信自己,你也可以,拿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奋力拼搏,祝大家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轻松过关!
❹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怎么复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也是如此,要想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考试,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夯实基础。基础知识把握好了,才能举一反三,取得好的成绩。为帮助小伙伴们顺利通关,我们来请学霸和我们分享下中级会计考试的通关经验。
一、制定学习计划
中级会计备考离不开学习计划,有了学习计划,既能够明确当天的学习内容,又能使自己及时的掌握备考节奏。学习计划可以以周为单位,分段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学习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计划并不是摆设,而是要做出实际的行动,切勿拖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导致当天的学习计划无法完成,那就要想办法在明天的时候多学一些,补上昨天的学习内容。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自我约束力,学习时要心无旁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关于做题
复习中少不了习题的练习,但并不是所有的题都是有价值的。建议大家在备考时仔细研究历年真题,既可以摆脱题海战术,又可以让做题发挥最大的功效。我们可以从历年真题中了解重要考点,出题人的命题规律等,做到知己知彼,考试时我们才能有更大的胜算。做题时,每个人都会有出现错误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看待这一点,保持平常心,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的问题而选择弃考。另外,错题本也是极为重要的,要学会从错题中总结某一知识的考察方向,考前要重点翻阅。
三、调整好心态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考生的精神状态会日益紧张,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好备考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平时也可以增强户外锻炼,多吃些提高记忆的食物。
努力的终点是无能为力,拼搏的标准是感动自己。希望接下来的备考日子里,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❺ 第一次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应该怎么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对于首次报考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是对考试政策要求的熟悉还是对各科知识点的掌握,都需要考生花力气下功夫去了解。为了帮助更多首次报考中级会计职称的小伙伴少走弯路更加高效的备考,以下为首次报考的考生整理了中级会计备考方案。
一、首次报考需要考生做些什么
首次报考的考生对报考流程可能还不太熟悉,为了避免错过重要内容,考生应该多多关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信息,了解报名条件、报名时间、资格审查等重要节点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内容。
二、首次报考的考生如何学习
1、报考科目的选择
中级会计师考试一共三个科目,要求在两年内全部通过。对于首次报考的考生来说要学会量力而行,在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各科难度的情况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如果有能力有时间可以选择一次报三科,如果觉得三科压力过大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两科报考。
2、制定合理的中级会计备考计划
中级会计师考试备考期还是相对比较长的,因此要想在此期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要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认真执行。不要觉得学习计划可有可无,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学习计划的中级会计备考是很容易无法完成或低效完成的。
3、选择适合自己的网课和辅导书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除了官方指定教材是必备的资料以外,至少还应该拥有一套高质量的辅导书,如果自己基础一般或者想更高效的学习还应该选择一个靠谱的中级会计辅导课,这样三者相辅相成才会让我们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更加轻松。
首次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在尽早做好准备的同时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准备充分以后脚踏实地认真备考,相信自己可以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❻ 中级会计职称如何能快速通过三门
1、态度决定命运。是否通过考试完全取决于考生自己。勤劳与刻苦是一方面,自信与智慧更是一方面。希望你永远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备考,努力前行!
2、报个培训班是最省力高效的方式,会有专业的老师和相应课件以及备考资料来帮你通过考试。在预习阶段,预科班的课程是你的最佳选择;学习阶段,基础班、强化班课程能够让你事半功倍;冲刺阶段,冲刺串讲班自然必不可少。
3、合理安排时间,大致的学习时间规划:
基本时间段:每天晚上的7:30到11:00左右(共三个半小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大致分配为:精读学习两个小时、做练习题一个小时、回顾复习知识点半个小时;周末两天整,可以分时段,反复进行精读、联系和复习。
挤出的时间段:早上6:00起床学习到7:30温习知识点;午休中的一个小时做一些小练习;上下班在公交、到地铁上的2~3小时可以听听课件,或者看一看电子版教材。不要小看了这些挤出来的时间,加起来每天有近5个小时呢。长期的积累,可以积少成多。
4、考前再次通读教材。这是一个有效提高考试分数的好方法。因为复习之前读教材和复习之后读教材的不同就在于:复习前看教材你可能会感到不知所云,只是有一个大概意识,但是在考前将教材再次通读就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查漏补缺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中级《经济法》这种考点多且密集的科目。
❼ 请问怎样才能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谢谢了。
1、会计职称每年的合格率初级30%中级20%,中级职称考试有点难度,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应该好考得,分会计事务、经济法、财务管理,事务方面,认真看书,吃透教材,学会总计和归纳,书就会越看越少。我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自从公允价值出现后,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都应到公允价值,那债务重组来说,以前的债务重组收入资本公积,现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国家鼓励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负债,注入优良资金,是股市想着良性方向发展。根据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你可以归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处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等。
2、学会计最基本的是要掌握会计准则,理解会计准则,所有的准则都是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如银行,债权人公司管理层等等。举一例说明,公司一笔应收账款5000万元,已经估计可收回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要提取坏账准备4500万元,你没有提取,假设你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000万元,由于你没有提取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资产虚增了4500万元,实际上只有1500万元,这样会误导使用者,别人以为你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非常多,足以偿还贷款、购货款等等,另外虚增利润4500万元(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亏损、临近亏损企业有经济往)来。
3、经济法要理解熟悉教材,考试的时候客观题60-70分,主观题也不需要用书上的原话解答,只要理解就可以了。
4、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例如提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冲销,目的就是害怕企业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在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报表长期投资、会计政策变更等等都是重点章节,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做一定量习题,通过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会计的重点章节每年都是不变的,关键看你能否掌握和理解。
6、经济法需要理解记忆,客观题非常多,我考试的时候,经济法客观题75分,会计客观题45分,当时会计实务客观题我得了43分,可想而知,很容易就及格了,所以只要你把书看懂,理解教材,做一定量的题,及格是非常容易的。
7、财务管理公式较多,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熟练掌握,并能准确记忆,否则,虽然你会推到公式,但考试的时候再推到一遍,浪费时间。会做的等于不会。
8、总之,三门课程都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习题。
9、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祝你考试顺利
有帮助请采纳,谢谢